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議題
民生
觀察
人文
瀏覽
政治經濟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依
最新發佈
最多觀看
最多蒐藏
4K
11:45
政治經濟
8月12日 第159集
遺忘319
全台灣319個鄉鎮,就是不可能讓你全台走透透! 因為金門縣烏坵鄉,你就是去不了...... 隸屬金門縣的烏坵鄉,是目前台灣唯一還在戒嚴的行政區域,一般百姓不得進出。而且烏坵距離台灣很遠,撘乘軍艦要八個小時,但烏坵卻距離中國很近,搭小漁船到湄洲島也不超過兩個鐘頭。這麼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烏坵島幾乎和外界隔絕。島上的居民說,金門都可以小三通,希望烏坵也可以比照辦理…
8月12日 第159集
遺忘319
2K
06:42
政治經濟
7月21日 第156集
東大門進行曲
一年10兆韓元(2700億台幣)產值的東大門,擁有哪些成功的要素? 面對大環境的不斷改變,韓國政府和成衣業者如何攜手化危機為轉機? 不斷地更新設計花樣,快速完整的生產鏈,這是韓國東大門成功的因素。為什麼東大門可以做到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的經濟也受到衝擊。東大門的服裝業者,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之下,積極地以低廉的價格開拓外銷市場。東大門的成衣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7月21日 第156集
東大門進行曲
2K
07:06
政治經濟
7月21日 第156集
競速東大門
韓國成衣,是如何迅速發展崛起? 24小時不停歇的東大門,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從網路到實體店舖,大量韓國進口服飾開始攻佔台灣的成衣市場,台灣的賣家們甚至組成了批發團,大舉將韓國流行引進台灣,韓國成衣究竟蘊含了多少商機?而首爾的東大門,這個24小時不停歇的市場,又是如何大量供應鄰近國家的成衣需求?「傍晚下單,明天取貨」的供需服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7月21日 第156集
競速東大門
690
07:12
政治經濟
7月14日 第155集
六月圍城 - 大埔事件
怪手輾平了結穗的稻田,六月的大埔很不平靜。 從監察院到總統府,農民的心痛官員們感受到了嗎? 苗栗縣的後龍和大埔,最近都因為土地徵收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為了擴大竹南科學園區以及周邊地區特地區的開發,大埔里附近許多農地被劃入徵收範圍,苗栗縣政府採用地徵收條例,完成土地收購程序,但不願意賣地的農民怎麼辦呢?他們不懂,為什麼土地權狀不算數了?一次又一次北上抗議,官員聽到了嗎?
7月14日 第155集
六月圍城 - 大埔事件
474
06:53
政治經濟
6月30日 第154集
誰管慶修院
花蓮慶修院,是一百年前日本政府移民村中的信仰中心,最近的換約招標風波,造成官民互搶三級古蹟經營權的局面。 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慶修院改奉台灣民間神祇,但在政府接管後又邁入荒蕪將近二十年,而後透過民間搶救,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每年吸引十多萬人造訪。今年的第三次招標,花蓮縣議員擔任總幹事的民間團體,參與了慶修院委外經營爭奪戰,標案於是臨時喊卡,移交縣府政風處調查。監督縣政的縣議員,旗下的民間組織,參與縣政府的委外競標案究竟合不合法,或者合不合理呢?
6月30日 第154集
誰管慶修院
186
06:04
政治經濟
6月23日 第153集
老農的好宅夢
開發科技園區,就必須大量徵收老農民的地。 農民夢想田地變建地一夕致富,但到底受益的是誰? 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開發案中,政府利用「區段徵收」得到人民的土地,這群被迫搬家的老農民,有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政府承諾蓋市民住宅,強調農民有居住優先權,但卻得自己出錢購買單一規格的住宅,合理嗎?夢想著農地換建地的老農民們,這筆交易到底划不划算?
6月23日 第153集
老農的好宅夢
741
06:32
政治經濟
6月9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下)
八八風災重創阿里山,當地觀光大受影響,但難道只有蓋大飯店、蓋纜車,才是拯救觀光的唯一救星? 原本一到假日,奮起湖商店街就擠滿觀光人潮,但去年八八風災後,人潮就一去不回。嘉義縣長張花冠提議比照日月潭,興建纜車配合森林鐵路,控制遊客總量,同時提供另一項遊樂交通系統的選擇,但這真的是重現阿里山風華的唯一方式嗎?在瑞里,有一群年輕人出錢出力,期望透過改造民宿,打造阿里山觀光的另一種風貌。
6月9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下)
1K
06:53
政治經濟
6月9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上)
從高鐵到高捷,台灣的BOT建設大案頻頻出包,而阿里山鐵路的BOT案,又是如何走到破局的場面? 兩年前,在反對聲浪中,官方與民間各自懷抱期望、熱烈展開合作情誼,最後為何卻發展成不但破局,甚至還可能對簿公堂?三合一方式的BOT案,命運乖舛,前後碰到多次天災,不但修復責任和費用談不攏,雙方對合約的解讀也不同,一起聽聽合約簽訂的兩造─宏都公司和嘉義林管處,是怎麼看這次的合作破局?
6月9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上)
595
05:38
政治經濟
5月20日 第149集
國家賠不賠
國道三號走山的意外,交通部允諾給予受難者家屬國家賠償 ,那為什麼之前類似的案件申請國賠卻屢遭拒絕?政府單位互踢皮球,小老百姓該向誰求助? 國道三號走山造成四人罹難,而後交通部允諾給予受難者國家賠償,後續效應之一是,其他之前遭到駁回的國賠案,都出現了「敗部復活」的機會。這些案子可能也將首開先例,創下國賠史上,政府「先以天災拒絕,後以新事證認賠」的作法。然而真的有機會,重啟國賠程序嗎?一起重回豐丘明隧道及雙園斷橋事故現場,看看家屬們爭取國賠的心路歷程。
5月20日 第149集
國家賠不賠
160
07:02
政治經濟
5月13日 第148集
川震:我們的娃娃
今年5月12號,是川震屆滿兩週年的日子。透過廣州中山大學退休教授艾曉明的紀錄片,跟著志願調查者的腳步, 回到地震發生第一時間的現場。 去年,中國政府終於公佈了川震的死亡失蹤人數,在總數86000多人,有5335位中小學生。至於校舍的大量倒塌損毀,中國官方表示,其中並沒有人為的疏失,但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們無法接受這樣的論點,他們認為,政府不負責任的豆腐渣工程才是最主要因素。由於官方不願意公佈任何相關資料和數據,這群痛心的父母只好自發調查行動,希望為這些失去生命的娃娃們討回一點公道…
5月13日 第148集
川震:我們的娃娃
104
06:46
政治經濟
5月3日 第148集
川震:公民調查(下)
譚作人入獄後,反而讓更多自願者加入公民調查團隊,透過藝術家艾未未的招集,他們主動調查並且要求中國政府透明化川震訊息。 譚作人被關的消息傳出之後,反而讓更多自願者加入公民調查團隊,這個團隊是由北京奧運場館鳥巢設計者艾未未所招集,他們要求中國官方遵守《信息公開法》,公佈川震的相關資料。第一步,他們主動調查失蹤死亡的學生名單,也希望同步得到官方的訊息,卻得到了很不友善的回應…
5月3日 第148集
川震:公民調查(下)
171
09:10
政治經濟
5月3日 第148集
川震:公民調查(上)
成都的環保工作者譚作人,深入破壞最嚴重的北川地區調查,在發表譴責政府的文章後,卻被以「不滿六四運動定調」的罪名判入獄。 中國成都的環保工作者譚作人,主動深入破壞最嚴重、被封鎖的北川地區調查拍攝,並且在網路上發表了〈龍門山,請為北川孩子作證〉的文章,譴責政府單位早就知道北川位在斷層帶,卻沒有發出警訊,也沒有監督北川的建築應該達到法律的防震標準。後來,譚作人真的被關了,不過罪名卻是:不滿中央對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定調,意圖顛覆國家政權。一起來看看譚作人對揭露真相的堅持…
5月3日 第148集
川震:公民調查(上)
142
07:17
政治經濟
4月28日 第146集
貓纜的考試卷
停駛一年半的貓空纜車,終於在三月底復駛了,監察院調查報告中「不可思議」的問題是什麼? 真的安全無虞了嗎? 去年,監察院針對貓纜提出糾正案,雖然監察院輕輕放下,不過,調查報告證實,貓纜整個計畫有諸多「不可思議」的問題,這些問題現在都得到改善了嗎?住在附近的居民研究了相關的資料,還是有很多疑慮,於是主動委託律師向法院申請假處分,希望貓纜先停工,先釐清法律上爭議,結果法院開了三次庭之後,依然石沉大海…
4月28日 第146集
貓纜的考試卷
857
09:21
政治經濟
3月10日 第139集
錢進海西
海西經濟特區,台灣海峽的西邊─福建,為了吸收台灣的農業資金和技術人才,對岸開出了什麼好條件? 說到海西經濟特區這個名詞,大家可能覺得,好像有點熟,又不會太熟。其實呢,海西這個名詞,是十年前對岸的中國提出來的,它的意思是指台灣海峽的西邊,尤其是福建這個地方。這個概念在政治上要深化和台灣的連結,在經濟上,特別要吸收台灣的農業資金和技術人才。 去年五月,中國的動作越來越積極,國務院用了一萬字,32條條文,宣佈要加快海西的建設。獨立特派員記者在過年前,跟著台商投資考察團去了一趟福建,看看台商怎麼尋找,賺錢的機會。 哪裡有錢,就往哪裡去。這原本是很自然的生意經,卻因為兩岸之間特殊的緊張關係,讓賺錢變得很沉重。兩岸之間的經濟,一定是你消我長的零和遊戲嗎?就不能是雙贏的快樂錢景嗎?去年五月,海西條例公佈以後,短短半年的時間,已經有六百多位台商到福建先遊的台灣農民創業園區,尋找賺錢的機會。 到底是甚麼好條件,吸引了生意人像觀光團一樣絡繹不絕?待會兒,我們就要繼續跟著台商考察團去看一看。不過在這之前,我們要先到古田鎮去轉一轉,台灣吃的白木耳,大都是從古田這裡種出來的。白木耳有嚴重的農藥問題,但就是因為這個農藥危機,又讓台商聞到了商機。獨立特派員記者呂培苓、賴秉寰的報導。
3月10日 第139集
錢進海西
3K
06:14
政治經濟
3月3日 第138集
暖暖的幸福
從基隆暖暖延伸到福隆的基福公路,為什麼做了二十年還做不好?一條充滿矛盾的公路,路線真的只有一種選擇嗎? 基福公路,說起來是一條無中生有的道路,最早出現在民國八十一年的探勘報告。當時由省議員劉文雄爭取建設,規畫從基隆暖暖,經過平溪、雙溪,一路開到台北縣貢寮鄉福隆。原本計畫四年完工,無奈碰上了凍省預算年年不足,先天不良,後天又遇上麻煩,冥冥中已經註定了,它坎坷的命運。
3月3日 第138集
暖暖的幸福
146
06:15
政治經濟
2月10日 第136集
誰要停車場
到底是誰要台北縣的停車場?為什麼連民眾都覺得莫名奇妙? 在我們生活週遭,有很多工程真是叫人覺得莫名奇妙。最常見的,比方說,咦,這條水溝又要挖了嗎?這個人行道不是好好的嗎?現在呢,有民眾發現,台北縣連停車場都蓋的莫名奇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公民記者陳昆龍、楊鵑如拒絕繼續莫名奇妙下去,他們要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2月10日 第136集
誰要停車場
1
...
30
31
32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