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張智龍
攝影記者
報導
張智龍
33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02-03
歲末的約定
長期關懷老人照顧服務工作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每年歲末春節的「寒冬助老」服務已經邁入第12屆。不過今年的活動非常特別,他們開設了「孤寒大飯店」為活動暖身。獨立特派員除了要帶您一起入住孤寒大飯店,也要透過「寒冬助老」五大服務之一的「辦年貨」活動,實際了解獨居弱勢長者的生活處境。
第68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7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01-20
阿嬤家・待續
國內致力提升婦幼人權的婦女救援基金會,從1992年設立慰安婦申訴電話以來,就針對台灣慰安婦阿嬤展開調查及對日求償運動。不過,因為事件發生久遠,加上慰安婦阿嬤們隨著時間病弱凋零,慰安婦人權議題在台灣倡議並不容易。
一直到2016年婦援會才成立國內第一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實體博物館「阿嬤家」。不過去年,因為財務及疫情等壓力,營運四年的阿嬤家不得不熄燈休館,休館之前,婦援會特地召開記者會,強調熄燈不代表結束,而是另一個里程的開始。
第682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2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12-23
青春.失聯中
年終是家人團圓的時刻,不過今年接連發生未成年少女見網友進而失聯的案件。分析統計資料,國內失蹤人口雖然集中在24到64歲的成年人,不過如果從每萬人口失蹤率來看,12到17歲的年齡層失蹤率最高。在這個青少年的年齡層,不但女性失蹤人口高於同齡男性,失蹤率也居各年齡層之冠。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來關心,未成年人的失聯原因,以及家長平日有哪些事項可以注意。
第67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9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11-04
議會監督錄
不曉得大家是否有關心自己投票選出的地方縣市議員問政狀況如何?地方議會是否有善盡把關、監督縣市政府的責任?
107年內政部修改「地方立法機關組織準則」,對於地方議會的旁聽、轉播,以及會議紀錄的公開都有明文要求。這個修正的準則從今年一月開始施行,民間團體也將今年稱為「地方議會透明元年」。
現在法案實施九個月,獨立特派員走訪地方議會,帶您一起關心,地方議會的透明度以及地方議員們的問政狀況。
第67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4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10-28
迫遷‧日常之傷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工程在七月中旬緩拆兩個月後,10月13日針對剩下的陳黃兩家拒拆戶執行拆除作業。陳黃兩家並沒有接受市政府提供的照顧住宅計畫,陳家自行安置,黃家則在原居住地前的天橋底下紮營。
獨立特派員要帶大家回到七月緩拆到十月拆除的這兩個月,透過陳黃兩家的日常生活,試圖了解「強拆壓力」以及「強迫搬家」,可能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第67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5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9-23
蟾蜍山的難題
位在台北市南邊的蟾蜍山,是台北規模最大的山城眷村。蟾蜍山聚落除了煥民新村這個列管眷村之外,同時匯聚了自立眷村以及自立聚落,也就是俗稱的違建戶,形成台灣少數仍留存列管眷村與自立營造眷村共構的聚落。
同時,正因為聚落裡的屋舍,無論是建材、結構、樣式都曾經隨著時間而增建,這個演進的過程也反映了台北的城市發展史,最後在2016年被列為文化景觀。不過,聚落裡有部分住戶最近正為了搬家問題傷透腦筋,聚落裡發生了什麼事?一起來關心,列入文化景觀後,蟾蜍山還有哪些難題?
第66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9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9-16
素人‧審判席
在許多國外電影或是影片中,我們常看到陪審團或是陪審員的橋段內容,國民參與審判的制度,通常是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司法運作以及提升對司法的信心。
台灣在今年七月通過了國民法官法,未來年滿23歲的國民都將有機會被抽選當國民法官參與刑事審判。獨立特派員要透過模擬法庭,帶您一起了解,國民法官如何產生?要怎麼當?而面對素人法官,檢察官與律師在辯護攻防上,又會有哪些挑戰?
第664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6
司法人權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8-05
南鐵‧那一夜
七月,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針對僅剩的五戶拒拆戶執行強拆,其中7月21日預計拆除北區黃家兩戶。這戶黃姓屋主以黃春香為代表,一直到拆除的前幾天,他都還帶領著家人北上開記者會陳情表達不願拆遷的意願。
然而在拆除前的兩個小時,他簽下了自願拆除同意書。在許多迫遷案中,對於抗爭者最後簽下同意書,外界常會以「還不是想要更好的條件」來解讀,然而卻很少能看見抗爭者的壓力,一起來看看拆遷戶黃春香如何從不同意到同意的過程。
第65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7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5-27
罷免這件事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四項直接民權,對台灣民眾來說,相較於已經相當熟悉的選舉,另外三項民權的行使就比較陌生。
6月6日,高雄將舉行台灣第一次的直轄市長罷免投票,我們要透過這個罷免案,帶您一起了解現行罷免機制的設置,還有行使罷免權,可能遇上哪些實務上的問題。
第64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6
藝術
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5-13
疫情‧藝情‧等待天明
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除了觀光、餐飲等服務業受創嚴重,表演藝術產業也幾乎停擺。因為擔憂群聚問題,許多表演幾乎通通取消,業界說,這是比921甚至比SARS還嚴重的考驗。目前表演藝術產業的狀況如何?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下,他們又必須採取哪些自救措施?一起看看表演藝術界如何面對疫情的考驗。
第64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1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4-22
疫情下的就業危機
武漢肺炎對產業經濟的影響正逐漸擴大,許多公司正掀起無薪假風暴。上一回台灣曾經歷一次無薪假海嘯是在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時候,當時許多企業希望透過「無薪假」取代「資遣」,不過因為法令的不完備,引發相當多問題。
12年後,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台灣無薪假影響人數,已經以倍數增長的幅度突破1.5萬人大關,相關勞動部門都相當憂心,認為這是國內失業潮的預警。不過在這一次的無薪假風暴裡,資方出現哪些灰色的規避手段?勞方又有哪些權益可以主張?攸關勞工就業的產業結構可能有什麼變化?
第64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0
公共安全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4-08
監視幼兒園
在兩歲以下幼兒無法表達的基礎上,去年三月立法院通過兒少法修正,明定托嬰中心必須裝設監視錄影設備,希望防範兒虐以及釐清爭議事件。
不過對於幼兒園內裝設監視器的爭議,雖然不斷有修法的聲音,卻一直沒有定論。今年年初,立法院法制局發出一篇「幼兒園虐童事件問題研析」的報告,報告中提出,以修法來強制推動裝設監視錄影設備的具體建議。對於幼兒園裝設監視器,園所以及家長兩端,一直以來存在極大落差。
第64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1
醫療公衛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4-01
缺角的同婚
台灣在去年通過同性婚姻專法,在台灣的同性伴侶有法源可以合法登記結婚,專法通過以來,截至今年2月,已經有超過3400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不過卻有部分跨國的同性伴侶並沒有辦法合法登記,享有婚姻保障。現行法規為跨國同性伴侶造成哪些障礙?沒有辦法合法登記,跨國同性伴侶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第64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9
人物故事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3-11
來去迺菜市
這幾年台灣吹起的青年返鄉風潮,為許多地方帶來產業振興效應,其中不乏相當具有創意的構想。在宜蘭有一位年輕人,透過從小在菜市場長大的經驗,返鄉後除了務農,還帶團參觀菜市場。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菜市場有什麼值得參觀?又該如何將導覽菜市場變成一門生意?一起看看在宜蘭的少年阿公怎麼做?
第63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4
攝影:張智龍
2020-03-04
貓型社會來臨
過去強調人際互動和傳統價值的「犬型社會」,正慢慢轉變到個體獨立自主、追求個性、有強烈主張的「貓型社會」。什麼是貓型社會?觀察家們形容:一個很「宅」、很「懶」、很「獨」的社會。
就人口現實上,台灣的毛小孩、寵物數量在下半年就比真小孩多;就社會趨勢上,人們很宅,宅經濟盛行可見一斑。人們很懶,因為3C產品,與人的互動大量減少。同時人們也很獨,大家各自獨立自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社會現象,會在哪些層面造成影響與改變?
第636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張智龍
37
政治經濟
攝影:張智龍
2020-02-12
反滲透法上路
一直以來,中國持續利用各種管道對台進行統戰,面對威脅,反滲透法是否能有效防範中共滲透?
去年11月,中共間諜王立強向澳洲投誠消息曝光,披露自己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台對媒體、宮廟以及草根基層的滲透。過去政府在偵辦一些違法收取中國資金,在台進行組織滲透的案件,往往因為實際證據取得不易,偵辦困難。
而中共對台統戰滲透手法,經常是以經濟利益拉攏基層,現在上路的反滲透法基本上是以既有法令加重刑責的方式,來嚴格禁止白手套在台從事干預選舉以及政策遊說。不過在相關滲透管道金流無法掌控的情況下,是否真能達到預期成效呢?
第63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張智龍
最前
3
4
5
6
7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