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5-05-19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羅盛達
走味的BOT
從客觀的現實來看,以國內運動賽事的入場人數計算,這麼大的球場肯定無法單獨營運,而建商願意投資的誘因就是用商場養球場,但現在卻變成了大巨蛋安全疑慮的主要癥結。這項開發案也眼看就要變成台灣BOT另一個失敗的案例。
BOT這種開發模式在國外行之有年,當一個政府沒錢又不能停止建設,就只好跟有錢的生意人合作,但生意人將本求利一定要有賺頭,除了政府給予減稅等等優惠條件,准許開發周邊土地、像是蓋商場也是常見的手法。
國內目前為人熟知的案例包括大巨蛋、桃園航空城、還有高鐵站區、以及台北市的兩個國道客運轉運站。而這些由北到南、從中央到地方、無分藍綠執政主導的BOT,都經常被批評為圖利業者,讓財團把政府當提款機。在許多國家創造了讓政府業者和民眾三贏的BOT,來到台灣卻走了調。
第39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53 -
SystemAdmin | 2015-05-19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大巨蛋開唱,準備好了嗎?攝影:羅盛達
安檢大巨蛋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砲火四射,從內湖慈濟開發案、大巨蛋、松菸文創,接連不斷地挑戰先前市府團隊的施政,而按照他個人的說法,其中又是以大巨蛋最為棘手。
這顆醞釀了24年的大巨蛋,好不容易在民國一百年動土,原本預定今年6月15日完工,可以為後年舉辦世大運撐場面。沒想到台北市政權輪替之後,新市府先是開宗明義宣布列為弊案,緊接著提出五大缺失,甚至說要移送當初負責議約的前財政局長--李述德和前市長--馬英九,立刻掀起政壇一番口水戰。
而負責興建大巨蛋的遠雄建設態度相當強硬,除了反駁市政府對安全性的質疑,更直接建議上法院解決紛爭。當然這條路對台北市民未必有利。而柯文哲左打國民黨兩任市府團隊,右踢遠雄董事長—趙藤雄,眼看戰線愈拉愈長,不知何時才能有結論;大巨蛋到底要不要拆,恐怕還有得拖。
這顆大巨蛋如果還想回到當年單純的初衷,也就是回應棒球迷們渴望一座像樣的室內體育場,而不要淪為政治角力的祭品,唯一的機會就是各方撇開過多的算計,重新把公眾利益當做優先考量。但是可能嗎? 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答案。
第39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37 -
-
SystemAdmin | 2015-05-12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等待哨兵雞
還記得嗎,年初全台發生大規模禽流感,總共撲殺了九百間養殖場共四百六十萬隻禽類,到現在市場上供貨只剩一成,二萬隻,因此每斤賣到八十塊,一隻動輒六七百元。禽流感的高峰期過了,大家好像沒事了,有誰關心產地的狀況?獨立特派員重返養殖場,裡頭空空的,錢包也空空,中央政府說可以復養了,地方卻說不行,沒有一套標準流程。
要恢復供貨,首先得有蛋,得有小雞小鵝吧,全台灣幾乎殺光光,有沒有想過,種鵝種雞哪裡來?原本大家都說禽流感是天外飛來的病毒,政府強制規定要蓋密閉式養殖場,花了更多成本卻一樣得到禽流感,疫情搞不清楚也控制不住,就連農委會所屬的畜產試驗所也接連爆發疫情,幾百隻準備供農民復養的哨兵雞全被撲殺,等不到哨兵雞,可憐的養雞養鵝業者怎麼辦?
第39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49 -
-
SystemAdmin | 2015-05-12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百萬新農夫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談宜蘭農地種房的問題,確實只要有錢,買地種房容易,但真正有心人想租地種田卻很難,宜蘭縣政府現在要嚴格審查,希望讓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返鄉新農民有地可耕,保有北台灣最後的穀倉。
不過新手農民沒經驗,要單打獨鬥真的很困難,除了要有知識、技術,還得有經驗,收成了還要銷售,所以有志一同非常重要。團結力量大,台灣小農制必須結合不同能力和專業的人才好分工合作,獨立特派員繼續上週的青農合作社,今天帶你看看另一種型態的農耕特戰隊,為蕭條蒼老的台灣農村帶來曙光。
第39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07 -
SystemAdmin | 2015-05-05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文萌樓的兩道陰影
台北市大稻埕是近代台灣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很多百年歷史低矮破舊的老房子被後來蓋起的高樓包圍,巷道狹小,成為消防安全的隱憂,因此居民都在喊都更,這裡偏偏就坐落著一棟市定古蹟文萌樓,是台灣爭取妓權,性產業去汙名運動的發源地。
但因為產權是私人的,日日春協會是房客,因此長年爭議不斷,今年甚至有居民連署要求廢古蹟,為什麼鄰居容不得文萌樓? 想想看,如果你家隔壁有這麼個女人間,開放觀光導覽,告訴大家這裡過去有小姐為了生活,以肉體換取金錢養家,小孩子問起來,你要怎麼回答?這就是文萌樓四周鄰居反對的另一個理由。
四月底,台北市文化局第一次將文萌樓排進文資會議審查,要求土地所有權人提出管理維護計畫,沒通過,但政府也沒打算徵收,文萌樓處境還是很尷尬。都更、汙名就像揮之不去的兩道陰影。
第39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194 -
SystemAdmin | 2015-05-05青年世代攝影:周明文
青農合作社
看看台灣近年的農業政策,民國95年農委會推出漂鳥計畫、園丁計畫,透過農業體驗,吸引都市人及青年返鄉從農,召喚嚮往田園生活的新農民;97年推動小地主大佃農,讓新從農的青壯年擴大經營規模;100年設立農民學院,希望藉由雲端知識將菜鳥變達人,這談何容易?
農業看似簡單卻需要長年經驗,中央提出的政策名稱漂亮卻難見實效,農業縣市也都各自為政。就像屏東燕南飛計畫,以師徒制帶領新農民入行,至今有43個人成為專業農,他們到農場實習,每個月有生活津貼,實習結束如果取得土地,頭一年還可以每月領一萬,聽起來好像不錯,卻還是有不少實際上的困難得突破。台灣總嚷著人力不夠,成本太高 ,跟歐美大農制沒得比,但為何不因地制宜找出小農的優勢,克服在地的缺點,比如用高科技來處理?像韓國就用無人機大面積灑水、噴藥、施肥,這是管理問題。獨立特派員帶你貼近土地來看青農合作社。
第39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07 -
SystemAdmin | 2015-05-05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為愛放手
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很多人開始學習如何善終?這是全球都在學習的觀念。過去我們忌諱死這個字,不敢想也不敢說,雖然人類一再成功的追求醫學進步生命延長,但違逆自然的結果是,會不會讓親人活著受罪?還可能是浪費資源的無效醫療。
要怎麼及時表達愛,適時的放手,是每個人必修的一堂課。 對一個家庭來說,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是天大的喜悅,但如果生命是這樣短暫,想必對剛做父母的人來說,那種心情從雲端墜落谷底,更是殘忍,就有這麼一個故事被真實的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為愛放手。
第39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38 -
SystemAdmin | 2015-04-28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共享這條路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攝影:羅盛達
Uber優步大挑戰
在美國發跡的叫車程式APP, Uber優步,迅速吸引了重度使用網路的年輕世代,一路燒到了歐洲又進軍亞洲,提供彈性優惠費率和優質服務。
想想看,簡單用手機按個鍵,車子馬上就到,坐一趟高級房車還有開車門和送礦泉水的服務,車資又比小黃便宜,難怪讓運匠們大受威脅,不過Uber提供像計程車一樣的運輸服務, 公司登記卻是資訊服務平台, 讓交通部陷入法令盲點,根本無法可管,只能用檢舉的方式開單,雖然目前已經開了兩千多萬罰單卻無濟於事,這場Uber大挑戰怎麼因應?
第39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27 -
-
-
SystemAdmin | 2015-04-21土地環境攝影:周明文
致命的呼吸
衛福部公布國內最新癌症報告,罹癌人數又增加了,肺癌已經取代肝癌排名第二成為台灣新國病,可能和吸入二手菸、家庭油煙、空氣汙染有關。
還記得嗎?大陸前央視記者柴靜發表一部調查報導「穹頂之下」,造成轟動,也讓我們對PM2.5開始重視。台灣空氣品質有多糟,光是3月,整個西部已經好幾次達到最嚴重的紫色警戒。
過去大家看到灰濛濛的都以為天氣不好,後來知道是汙染就怪說是中國大陸飄來的,但實際上七成是本地製造。 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機車高達一千四百萬輛,密度世界第一,還有,從民國49年開發工業區至今,人口圍繞著工廠四周越聚越多,習以為常,難怪小孩從小過敏氣喘,大人得到肺腺癌、心血管疾病,都和PM2.5細懸浮微粒有關。
當政府在談空汙減量時,應該透過工業區更新與都市計劃,對高污染產業重新評估,就像宜蘭水泥廠,現行標準比歐盟大陸寬鬆,七月將實施高標管制,台灣產業要轉型嗎?現有五座燃煤電廠遍佈南北,該怎麼制定新的能源政策?我們要錢還是要命?
第39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47 -
-
SystemAdmin | 2015-04-21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丹麥足療學校
腳對人有多重要,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足底穴道對應著人體的每一個器官,所以有古代名醫摸腳治病的說法。到了現代,有各式各樣的足部護理,包括泡腳、按摩等等。
足療的商機一年三百億,不過講來講去都還是停留在民俗醫療上,丹麥卻把它當成一種正規專業的醫療學問,從醫學基礎理論開始,近年還發展出科學檢測儀器,測腳的受壓力,好調整走路的姿勢,以及襪子鞋子等等。
想想看,一個人四 五十公斤甚至八 九十公斤,全身的重量都在雙腳,如果使不上力或者施力不當,像走路的姿勢不對或者穿的鞋不合腳,都會影響腳的健康,可能連帶造成身體其他部位受傷,這在台灣是被忽視的,丹麥就有這樣的學校,已經五十幾年歷史,學習一年八個月後就可以就業,而且收入不錯,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很多人末期得面臨節肢問題,足部醫療可以被納入長照保險,多好。
第39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