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2-06-08司法人權文字:婁雅君攝影:張智龍
都更的難題
老房子比新房貴不合理,天下白吃午餐變成錢
炒高房價的預期都更解決了,一些老問題卻也帶來了新問題。
都更後被視為增值的效益,可能造成弱勢的原住戶不但無法共享,
反而成了必須離開的犧牲者。
上個星期營建署長葉世文在立法院表示,一定會趕在這個會期結束前把修正的都更條例送進大院審查,僵持不下被卡在半路上的文林苑都更案,現在就必須等修完法了才有可能動得了!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有四成是30年以上的老房子,全台灣共302萬戶,這些沒有電梯、欠缺消防設備、巷道狹窄,甚至存在海砂屋、輻射鋼筋屋的問題,對居住安全都是很大的隱憂,所以都更有其必要性。
對一些亟待改建的老舊社區,都更可能帶來一線希望,但都更後,現有的住戶卻未必能都留下來,都更像是一場現實的金錢遊戲。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4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x 174 -
SystemAdmin | 2012-06-08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張智龍
都更卡卡
為什麼需要都更?
哪些地方有迫切性政策沒有被說明清楚?
也難怪民眾只能在都更的利益問題上打轉,甚至不看好這項政策。
都市更新一路走來,衍生的問題不斷,不只王家,更多說是都更受害者的居民成立自救團體,最主要是多數民眾對都更法令根本不懂,很多建商以不對等的權力和法律知識半哄半騙,溝通不良,等到居民發現問題,已經無法回頭。要不就是牽涉到分多分少的問題。都更,變成一個不對等的利益交換遊戲。最令人擔心的是,這項政策實施以來,社會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感,住戶認為建商暴利,認為政府失職,一個都市更新政策就這麼被卡住了。獨立特派員帶大家來檢視都更條例的陷阱!
第24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x 167 -
SystemAdmin | 2012-06-08教育攝影:鄭仲宏
接納自閉
自閉症的人不易溝通,
但一部分有特別好的記憶分辨能力。
能善用才能不僅得到尊嚴還可幫助照顧機構。
以色列自閉症日間照顧中心,
請自閉症朋友幫忙算各國捐款就是一例。
上個星期照顧以色列,我們報導以色列軍人到社區去照顧老人,今天我們進一步觀察他們高中畢業規定要做公共服務,就像台灣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有比序項目,其中有一項公共服務,可以加分,但以色列人是把公共服務和教育和軍隊結合,有更充沛的志工人力推動他們社會福利政策,就比如自閉症患者,政府給他們蓋了專屬的社會住宅,並有配套的生產活動,讓他們到老都有被尊重的生活品質。
第24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43 -
SystemAdmin | 2012-06-08教育攝影:鄭仲宏
自閉自立
家長願意接受事實而把握幼年及早治療協助,
能給自閉孩子可觀幫助,減少日後溝通困擾壓力。
但父母終究會老,這是許多家長掛心的事。
也就是以後誰來照顧孩子。
以色列開辦了自閉專屬日間照顧和社會住宅。
讓自閉民眾也可老有所終。
台灣心智障礙者在幼年時可以早療,到了學齡可以進特教班,但當父母老了無力再照顧,他們要去哪?誰能繼續替代父母的角色幫助他們?這是許多心智障礙家長最掛心的。以色列在這間自閉症專屬日間照顧和社會住宅裡,集合他們微小的力量共同爭取自立於社會的生存空間。
第24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40 -
SystemAdmin | 2012-05-31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漲聲背後
物價天天漲,媒體的推波助瀾助長了漲價的效應,
真正賺取人民金錢的都是些知名廠商,
一般的攤販害怕嚇跑顧客不敢漲價,
跟著我們來看看物價上漲的真實面吧!
物價高漲成為現今最大民怨,政府穩定物價小組被說成是廢物,但真的甚麼都漲嗎?獨立特派員到市場上查訪,發現媒體推波助瀾,助長了漲價效應也擴大了民怨,消費信心指數下跌。事實上漲價的都是一些知名廠商,應證了自由市場之下大者恆大的真理,主宰食品原料的上游業者是最大贏家,中下游的攤販沒得選擇,怕嚇跑顧客,是漲聲背後最弱勢的一群,至今他們不敢漲。
第24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31 -
SystemAdmin | 2012-05-31政治經濟攝影:鄭仲宏
正規軍在社區
全民皆兵制的以色列,讓部隊常態性的進駐社區照顧老人,
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
新一代軍人接觸到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
在這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
以色列是全國皆兵制,十八歲高中畢業先當兵才上大學。這個四面環敵的國家也是個老人國,於是他們想到,讓部隊常態性的進入社區照顧老人,軍民一家。
但軍人怎麼放下武器和老人載歌載舞呢?其實這是訓練的一部分。以色列有個軍官說:打敗敵人靠的不是坦克,而是坦克裡的人的素質。基層官兵每年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照顧的老人中就有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讓新一代的軍人在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獨立特派員在以色列的觀察報導。
第2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52 -
SystemAdmin | 2012-05-31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春光關不住
楊逵,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
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
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
文學家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是他自家的事情?還是公共財?
文化部520上路了,象徵台灣邁向文化大國的企圖心。一個進步的城市,文學家的地景往往被視為一塊瑰寶。楊逵,無疑是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一生為弱勢發聲,他很多作品編成教科書、譜成詞曲,影響深遠。楊逵大半人生都在台中度過,去世後,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還被畫進「中科特區」裡的殯葬用地。一個文學家留下來的文物該怎麼保存和珍惜,到底是他自家的事?還是公共財?獨立特派員帶您到東海花園,一起想想這個問題。
第24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x 96 -
-
-
SystemAdmin | 2012-05-24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撒拉之手
以色列有一個免費借用輔具的Yad Sarah撒拉之手輔具中心,
大部分的經費都來自於民眾捐款,大部分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志工。
提供的二手輔具,幫以色列政府省下大筆的醫療支出。
政府打算七月配合國際潮流全面實施ICF失能評估系統,其中輔具系統是非常基本且重要的。獨立特派員到以色列觀察到,他們有一個免費借用輔具的Yad Sarah撒拉之手輔具中心,經費九成來自民間捐款,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志工,提供二手輔具大家輪流充分利用,幫以色列政府一年省下一百多億台幣的醫療支出。
第245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35 -
SystemAdmin | 2012-05-18司法人權
白色巨塔大崩壞
人民的薪水受到企業的壓榨,
醫院內部超時工作、畸形班表處處可見。
平常救人的白衣天使們,
是否都成為了血汗勞工?
在台灣,人,好像是最廉價的,不管那個行業,壓低成本就第一個先砍人事費用。過去醫院賺的錢、包括健保給的經費都花在擴充硬體設備上,很少照顧到基層醫護人員,護士控訴的超時工作和畸形班表都只是冰山一角。在大環境下,醫院要粉飾評鑑成績,全民健保的護理給付太低,民眾醫療浪費,等等,都造成很少的護理人力要做很多額外的工作,難怪讓白衣天使一個個倒下,要不,就落跑,惡性循環,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第24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x 115 -
SystemAdmin | 2012-05-17公共安全系列報導:體檢交通
雪隧期中考
蘇花公路又因為連日豪雨中斷了,
東部交通一直都是問題。
通車六年的雪隧,
倒還真是功德一樁,抒解不少北宜交通流量,
為宜蘭人帶來每天五萬輛次的通勤和觀光人潮。
但是就在上星期,5月7日,發生火燒車事故,2死31傷,是雪隧通車以來最嚴重的死亡意外。雪隧是世界排名第五的長隧道,一場火就像一次大考,檢驗我們過去對長隧道的防救災工作,到底做得夠不夠?花41分鐘滅火、37分鐘排煙,一百多輛人車在嗆鼻的濃煙中摸黑逃命。
為了滿足更多用路人的需求,雪隧從原先每小時速限七十公里,提高到今天的九十公里,有人質疑,增加流量、提高車速,就是拿安全做代價。今天高公局和專家會商,討論速限和安全車距問題。台灣地形多山,橋樑隧道不可少,現在蘇花改也動工了,長隧道的救災安全與逃生常識,跟每個人都有關。
第244集
文字:黃淑敏 / 攝影:李金龍x 190 -
SystemAdmin | 2012-05-17司法人權
折翼天使
現在馬總統聽到護理人員的聲音了,
在護士節提出10大政策60項行動方案,
宣示在年底前訂出合理的三班護病比,
全民健保今年也將護理照護品質經費,
由去年的十億調高為二十億,
但真的可以有效解決結構性問題嗎?
照顧病人的白衣天使倒了,醫師也沒人想當了,
台灣的健保神話還能維持多久?
前幾天護士節,這些南丁格爾向來是守護病人健康的白衣天使,不過最近卻頻頻走上街頭,因為護理人員短缺,已經讓她們長期過勞。有人投書CNN,痛心的表示,這是台灣護理史上最黑暗的時刻!究竟這些白衣天使為何失去了保護病人的翅膀,甚至連自己的健康都不保?
第24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x 117 -
SystemAdmin | 2012-05-17政治經濟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搶食十三億
中國內陸長沙,一個以餐飲服務為主,花錢不手軟的城市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驚人的消費力吧!
過去幾個星期,獨立特派員跟著台商,從中國南方沿海的城市,採訪勞力密集的傳產和電子代工業,到華中沿海採訪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義烏,今天繼續觀察內陸城市長沙!這裡以餐飲服務業為主。透過我們的鏡頭,看到大陸驚人的消費力:記者在台商開的餐廳發現,剛踏入社會不久的上班族,吃一頓午餐人民幣三四十塊,一點也不心疼,每個月賺一萬四千塊台幣,全部花光光。一個台商在內地開餐廳,越靠近西北,檔次越高,生意越好!只要摸清楚了中國人的習性,就能直搗他們的核心市場,找到生存之道。
第24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