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身障者社會企業,開啟創新商業模式
當科技產業遇上身障族群,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想像?台灣有家社會企業,為身障人士的就業問題,進行了數年的田野調查和商業模式的尋找,最後找到了創新且成功的商業模式。他們提供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機會。以多元、公平、共融為核心價值,在企業獲利之外,更思考社會意義。 為身障族群成立的社會企業 如何解決身障者就業問題? 2007年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公司。2年後,走向以科技創新,解決身障者就業的社會企業。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我們進行田野調查之後,發現M型化的狀況很嚴重。進不了企業,又進不了庇護工場的這一群人,非常適合用社會企業的方式。同時間我們也在找,科技產業裡面有沒有一些身障就業的機會可以被創造出來。」 BIM建築資訊模型,是以資訊技術來管理建築,從設計、施工到後端的營運維護。BIM工程師必須具備結構、機電等專業知識,這麼複雜的工作,要如何與身障就業連結?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單一的事項讓他做,他可以做得很好,所以我們會把這樣的工作流程稍微做一些拆解。」 將工作內容分拆成結構、機電、排水等項目,每個小組都有專門的負責內容。(圖/獨立特派員) 完善配套措施打造無障礙空間 創造公平共融的職場 要成為這裡的一員,不一定具備相關背景,但是要經過5個月培訓,採訓用合一,通過率大約3到4成。BIM事業部建築工程師傅漢隆說:「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還有軟體的操作。因為這個軟體也是我們從來沒有碰過的,一個禮拜左右就會跳下一堂課,所以那時候進度跟得很辛苦,壓力很大,甚至想要放棄。」 職訓期間,導入諮商師和主管輔導的機制,提供員工心理和工作上的支持。BIM事業部日本市場開發暨專案經理盛孝銘說:「鼓勵大家能夠把自己的需求或困難點,去跟同伴或是主管討論,因為這樣彼此才會知道說,怎麼樣可以來協助你。」 公司裡的走道是非常寬敞的,當初設計的核心理念就是,能讓兩台輪椅同時通過。(圖/獨立特派員) 除此之外,一旦遇到火災,輪椅族該如何逃生,也在消防演練的規劃中。身障者就業問題,提供的不僅僅是工作機會和無障礙設施,這裡打造的,是一個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說:「它不是一個齊頭式的平等,它是立足式的平等,所以當這些東西給他之後,大家可以公平地在職場上發揮潛能是很重要的。」 社會對於無障礙普遍還停留在硬體設施,卻忽略個別化的需求有所不同。對於上肢無力的輪椅族來說,他們無法自行從輪椅移到馬桶上,萬一跌倒,甚至連求救鈴都按不到。(圖/獨立特派員) 公司內從無障礙的基礎建設,到職場協助員這類更細膩的配置,是一個逐漸改善的過程。職能治療師能針對職務再設計進行評估,包括提供升降桌、軌跡滑鼠、打字輔具等,加上改善環境,來降低身體的不便,建置一個更公平的工作場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人力配置,雖然會被企業視為更高的成本,但他們卻認為,長遠來看,這是人才的永續之道。 在職能治療師的建議下,有了這間減壓室,降低輪椅族褥瘡的風險。(圖/獨立特派員) 辦的不只是活動!在共融運動會中相互理解 不到百人的公司,45%是身障員工。要如何舉辦一場跨越不同障別,以及一般人都能參加的運動會呢?人才發展部資深人資專員洪盈琇說:「會因應大家不同的狀況去做一些不同的輔具,但後來發現,直接邀請他們來做這些測試,或是直接詢問他們,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在規則設計上,也讓身障者可以在競技活動中,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舉辦的不只是活動,而是增進彼此的理解。(圖/若水國際) BIM事業部機電工程師阿龍說:「大家參與的狀況看起來,也可以更加了解到,原來身邊的身障夥伴,他們的狀況是怎麼樣,也更有一個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的同理心。」 參與活動、溝通討論,是公司文化,也是相互共融的進程。對經歷受傷、復原再次踏入社會的身障族群來說,有其正面意義。多元、公平、共融的職場,是每一個人所值得擁有的,當企業有不同的看見與實踐,就是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力量。 婁雅君 / 採訪報導袁宏書 / 攝影 黃郁婷/編輯
專欄
身障者自立生活難,如何透過修訂《身權法》改善?
台灣推動自立生活,支持障礙者回歸社區居住已經10幾年,但讓不同障別團體等待已久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法草案,至今尚未完成三讀程序。許多身心障礙者面臨個人助理時數不足,長時間無人照護的困境;個人助理也因未被制度化,而可能有權益沒被保障。 身障者面臨無人照護窘境 原因是什麼? 65歲的身心障礙者玉姐,罹患肌肉萎縮症,導致全身無力,除了洗澡的時間,吃喝拉撒睡都在一張長椅上,不曾離開。為了減少上廁所的頻率,他幾乎不喝水;傍晚5點以後到隔日早上,因為沒有人力可以協助翻身,必須長時間維持「W型坐姿」,無法好好睡覺。 沒有照護人力的時刻,對玉姐而言分分秒秒都是挑戰,連螞蟻、蟑螂都跑上身,無力招架。玉姐說:「真的碰到兩隻蟑螂,很大,實在咬得很痛,咬得一直掉眼淚,我就呼叫中心保全,我說可不可以請警官幫我一下,這邊實在有狀況了。」 一天有10幾個小時沒有人力支持,導致玉姐的生活已經到了臨界點,而這都是因為玉姐向新北市社會局申請「個人助理服務」,卻只被核准每月60小時。2年前他透過法扶基金會的協助,正式提起行政訴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今年3月16日,認定新北市社會局核定給玉姐每月60小時上限的個人助理時數,無法滿足自立生活需求,因此判決新北市社會局敗訴。玉姐也成為台灣史上第一起,身心障礙者為爭取個人助理時數而告贏政府的案例。 律師翁國彥說明,玉姐的居服加上個人助理時數,每日至多6、7個小時而已,其他的時間他都一個人生活。他認為,這次判決是法律給各級政府,最大的啟示。 然而,勝訴之後,玉姐不足的個人助理時數至今還未到位,現在頂多一週只有一天,因為有安排個人助理,可以睡一晚。 玉姐的生活,只在客廳的椅子跟桌子之間。(圖/獨立特派員) 身障者籲身權法修法 明文規定「個人協助服務」 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孫嘉梁,罹患腦性麻痺,自2011年開始倡議及實踐自立生活。他跟玉姐一樣,都在爭取個人助理時數,希望達到每月155小時。 155小時指的是,每日至少需要5.5至7小時「規律性」的日常協助,包括起床、簡易備餐;早、午餐後跟晚餐前;以及洗澡跟就寢前。這些還不包括不定時排尿需求。 對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修法,孫嘉梁建議在身權法中詳細規範個人助理服務。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總幹事林君潔則期望,在第50條中再新增1條50之1,去明文規定「個人協助服務」是被身權法保障。 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表示,第50條中其實已經明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身心障礙者,應依照需求評估的結果來提供服務,其中就包含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衛福部可以在子法裡再做一些補充跟修正。 身障者至法院前抗議。(圖/獨立特派員) 身障者及個人助理的權益 如何被保障? 小愛是居服員,也是孫嘉梁的個人助理。談起居服員跟個人助理的差別,小愛解釋,居服的所有工作內容都是有法源依據的,那麼發生問題時,也會有督導來協助處理問題。但是個人助理遇到風險時,頂多被社工提醒,可以怎麼做或不能怎麼做,所以他希望,至少能把個人助理納入勞基法。 根據衛福部統計,使用個人助理的身心障礙者,從2018年的532人到2022年,只增加至908人;近3年實際投入個人助理服務的人數,也只增加100多人。 林君潔指出,這是整個結構的問題,不是人力不夠,是沒有開足夠的班。他表示,他們持續跟衛福部反映,每個縣市只撥了3、400萬,人事費都扣掉,根本剩不了多少。 算障團成員周志文質疑,為什麼身權法15年都沒有修,個人助理時數上限依舊是60小時?他認為,修法應該納入更多的障礙類別進來,透過充分的討論再實施,而不是像現在這麼倉促,因為各障別的差異太大了。 台灣宣稱要打造世界級的人權保障環境,玉姐的判例是重要指標。如何透過這次身權法修法,以回應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身權法的修法結果至關重要。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不再只是受助者,新巨輪協會如何絕處逢生?
新巨輪協會凝聚許多無家輪椅身障者,打造共生家園,除了原本就有的街賣,也加入行動餐車和無障礙廚房。協會還結合數位科技平台的傳播力量,讓身障者的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多元,也讓社會看見他們不斷尋求進化、生存,絕處逢生的勇氣。 跳脫一般街賣 身障者的行動餐車 本身就是輪椅身障者,新巨輪協會的創辦人陳安宗,是一手帶領協會成長的靈魂人物,不只牢牢凝聚了一群輪椅身障朋友們的心,就連上早市為行動餐車採買,他也自己來。 「很有心吶!坐輪椅還來買菜,很認真。」菜攤老闆娘陳淑華說道。陳安宗則希望能多跟老闆搏感情,讓他們知道,協會隨時在關心所使用的菜有沒有受傷、保存期限有沒有比別人來得長。 在後疫情時代,大環境更加挑戰,進貨物價成本上漲、民眾減少消費,更影響了弱勢團體自立生存的機會,除了原有的街賣、販售日用品,協會也不斷尋求新的經營模式,打造多元並存、非典型的友善就業場域。 早市採買完沒多久,提供美味午、晚餐的行動餐車就要準備出發。無障礙行動餐車每週都有預定行程,在大賣場前的廣場、校園、或是產業園區開賣,已經養成了一群常客,客人熱情捧場,師傅們更是忙得好有成就感。 行動餐車最高紀錄一天可以賣出196份,對比過去20多年的街賣經驗,餐車師傅李龍鈞心情五味雜陳,「街賣出去要問客人,就是要跟客人客氣一下。做這個也不用去問人家,只要你餐做好,人家自動來買,這樣就好。」 新巨輪協會創辦人陳安宗則說,街賣者如果有機會轉型,往餐飲這方面發展,用雙手料理出美味的餐點,遞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他認為,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不會再認為障礙者永遠就是一個受助者。 無障礙行動餐車頗受歡迎。(圖/獨立特派員) 從自卑到自信 在共生家園重生的身障者們 不停地多元進化,讓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友善。從原本的街賣,到加入行動餐車,最近更全新打造無障礙廚房,以類似雲端廚房的概念,製作各式各樣的便當,在線上、線下開賣,與時俱進,也降低營運成本。 走進寬敞的無障礙廚房,清洗蔬果的流理台、炒菜的瓦斯爐,一整排的高度都已經特別降低,餐廚器具都以身障者的輪椅高度視角為考量,或利用卡榫調整高度,方便身障者清洗、切菜、炒菜、包裝,完成一個個熱騰騰的美味便當。 無障礙廚房廚師鄧幼鵬是小兒麻痺患者,年過花甲,家人不在身邊,過去常常無業流浪。鄧幼鵬坦言,自己年輕時是學金工的,曾自己創業,也賣過樂透、賣過衣服、賣過蔥油餅……,幾乎什麼都做過,卻一事無成,來到這邊才把心安下來,專心學做菜。 鄧幼鵬現在就住在這邊,不僅生活起居無恙,還能和協會成員一起聊天、看電視,人生繞了大半圈,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安心落腳的家。協會打造了共生家園,也讓不少輪椅族的身障者,有了一分歸屬感。 另一名廚師劉玟玲曾是舞台劇演員,過去常要編劇、寫台詞,粉墨登場,上遍台北大大小小的舞台,而現在,他的舞台就是這間無障礙廚房。劉玟玲說:「朋友知道我在做廚房也是說:『你太厲害了吧!這個這麼難的工作。』我的座右銘是,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廚師在特別為身障者設計的無障礙廚房炒菜。(圖/獨立特派員) 因應資訊新時代 巨輪如何結合科技? 面對瞬息萬變的新時代,身障團體也透過網路上各種平台,努力向社會招手。原本在台北市中山地下街,只有5天的「公開!街賣集團的真面目」展覽,也以虛擬實境設計線上展,將展期延長。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讓民眾透過網路親臨現場,更了解身障團體。 要讓資訊跨越時空、更加透明,不只有線上展,還善用社群媒體,讓行動餐車也有自己專屬的頻道或專頁,未來便當盒上還會有QR Code的設計,透過數位網路平台,接軌群眾。 新巨輪協會社工岑家忻解釋,他們認為便當盒不單純只是一個便當盒,也是溝通的載具,所以就跟公益團體三明治工合作,在便當盒上設計QR Code,拿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立體的AR畫面。在吃便當時,也可以認識一個公益團體。 雖然過去曾因一場無情大火,殘酷摧毀好不容易打造的溫馨家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生計。但藉由工作方式的多元蛻變,加上善用數位科技,身障弱勢團體從賣面紙到拿鍋鏟;眼神從自卑到自立,在黑暗的深淵重新找回人生希望。 (※廖怡芬 鄭凱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