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竹苗公立高中職不足,家長憂心學生升學困境【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周明文 袁宏書 黃政淵 賴振元/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人口移入,竹北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導致學生數量遠多於公立學校名額,新竹縣公立高中、高職入學率只有全國的一半左右,交通建設不足也導致通勤上學困難。更有家長團體認為,竹苗區採取的三級分制,有高分低就的疑慮,組成自救會要求改革。 竹苗地區升學競爭激烈 補習風氣盛行   週六假日,就讀竹北勝利國中國三的J同學到學校參加自習。中午離開學校後,接著趕往補習班上課。從學校到補習班的路程,匆匆吃著剛買的便當,分秒必爭的緊張生活,是她身為考生的日常。 小班制的教學,強調重點科目的加強。新竹地區補習風氣盛行,其來有自。補習班業者Arie說:「原則上來說,我們竹苗區的國三畢業生,真正參加會考的大概會有12000人,比較有競爭力的高中,大概會有2000到2300個名額不等,所以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競爭激烈,讓許多考生家長大嘆,孩子即使考了5A,在竹苗區也可能讀不了第一志願。 會考報考人數不減反增 學校數量卻供不應求? 鄰近科學園區的竹北市,目前已是全國近五年來,人口成長率最高的縣轄市,總數僅次於彰化市,躍升為第二大的縣轄市。不僅如此,竹北的幼年人口數也冠居全國,超越所有縣轄行政區,同時也是老化指數最低的鄉鎮。新竹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人口移入效應,影響顯著。 就學人口多,學校數量的需求自然提升。對竹北地區的新舊住民來說,學校增建速度趕不上人口快速成長的現實,使得孩子的求學路,異常擁擠與辛苦。學校短缺的問題,普遍被認為是竹苗區國中會考過度競爭的主因。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統計資料,即使竹苗區公立高中職學校已有41所,但以新竹縣為例,平均公立高中職入學率為38%,遠低於全國的73%。不僅如此,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發言人潘思齊還提到,全台高中職比例最低的就在新竹縣,只有五間,是全台倒數第一。 三級分制導致高分低就?資源如何公平分配? 新竹地區高中選擇有限,壓縮學生就近入學的機會,擠不進離家近的學校,通勤上學則是另一個難題。為了爭取孩子的受教權,一群家長選擇從原本匿名討論的群組浮上檯面,組成「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積極奔走。 面對增班增校的急迫需求,新竹縣政府今年八月試圖提出解決方案。新竹縣教育局長楊郡慈說:「我們跟陽明交大合作的實驗高中,包含我們的六家高中、湖口高中的增班擴校的部分,文興國中、自強國中改制為完全中學,總共5個方案。」 在學校稀缺的情況下,想就讀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會考成績顯得格外重要。自救會認為,現行的竹苗區會考三級分計分制度,無法有效鑑別學習程度,憂心影響考生權益,決定召開記者會,呼籲應立即改制。全台15個考區中,包含竹苗區在內,實施三級分制的有七個。竹苗區的反彈聲浪會這麼大,來自必須對分數錙銖必較的壓力。 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說:「如果是三級的話,考了一點點錯誤他就有可能掉到其他的學校,對於某些學校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棒的事,因為他會意外的收到成績相當不錯的學生,可是對小孩來講這個壓力非常的大。」 記者會結束隔天,竹苗區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工作推動小組開會決議,自117年開始,將改制為五級分加七積點制,加一分扶助弱勢積分。消息傳出,引起各界譁然。 在沒有召開任何的公聽會、不清楚制度之下,不僅家長團體不滿,更引發偏鄉學生在會考改制後,權益受損的討論聲浪。關西富光國中老師簡文萱發起連署,反對走回填鴨教育的舊路。簡文萱說:「其中一個涉及的就是,偏遠學校的扶助弱勢的序位其實是被刪掉的,也因為這個改制讓我們意識到,學生跟家長不會知道學制的改變,就是教育資源的重新再分配。」 弱勢學生的權益、資源公平分配,該如何兩全?竹苗區的過度競爭,反映了什麼問題?科科均等,適性學習,是大部分人心中理想的教育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仰賴健全的制度以及積極的社會溝通。從竹苗區的例子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專欄
從實驗教育到人生探索,體制外教育塑造的成長故事【獨立特派員】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實驗教育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但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有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往國外送;但留在台灣的實驗教育學生,通常不熟悉紙筆測驗與傳統考試,如何升大學是個難題。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跟體制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由體制外進入體制內,面臨哪些困難?在體制外的學習中 找到自己的天賦   今年19歲的吳若瑄,在陪伴她長大的縫紉機旁回憶小學生活。台美混血的她,3歲時從美國返台定居,小學念了兩年的體制內學校。父母希望兼顧雙語家庭的文化,決定讓兩個孩子在家自學,若瑄從9歲起自學 一路到高中,他跟媽媽一起歸納過,外界對自學的三大迷思。她說:「第一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錢,第二個是自學生一定要很有才華,第三個是自學生沒朋友。」 若瑄的自學,充分應用網路上各種學習平台及資源,也搭配實體課程。家中處處可見若瑄的畫作,喜歡畫畫的她去了畫室上團體課,她認為,自學反而更能接觸到真實社會的人際模樣。 體制外的學習找到天賦與熱情,若瑄在去年結束了自學生身份,選擇進入大學就讀。她說:「我想要去多瞭解服裝設計、服裝製作的過程,這時候回到體制內會比較輕鬆,因為所有課程都安排好了,你還可以透過學校去找到很多資源。」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只到高中,若瑄的媽媽擔任多屆自學審議會委員,經常與家長分享經驗,2022年更發表博士論文,研究發現,台灣自學生接續大學學業的困境,第一項是上大學的入學途徑。若瑄媽媽吳懃慧說:「雖然他們有特殊選才,但是特殊選才的名額不是很多,而且你還要知道特殊選擇這個名額並不是只有給實驗教育學生。有些大學有獨立招生,需要多費心,要自己去網站查、打電話去問。」體制外學習經驗 種下自主學習的種子孩子走上實驗教育,對家長也是一場修煉,尤其考驗夫妻是否同調。李柏陞選擇離開體制內教育,是因為孩子的學習過程有特殊的狀況。李柏陞的媽媽莊美慧說:「他是左撇子又鏡像文字,這個讓他寫字的歷程變得非常辛苦,甚至影響到老師對他的評價,跟老師的衝突、然後拒學,然後甚至到了我們需要去進行心理諮商,學習的成功經驗不多,所以相對的他沒有自信。」國中時來到這所位於山區、強調適性教育的實驗教育機構,李柏陞在學習過程中找回自信,學習動力被點燃後,情緒逐漸穩定,也摸索出自己的熱情所在。他說:「那時候是藉由藝術課,老師要求我們做出一個作品,我蓋了一個漁港,就覺得還滿有趣的,我喜歡這種方塊、一個一個從自己的手堆積成一個建築。」 李柏陞高中就讀技職體系的建築科,但要上大學,還是得應試、比分數。18歲的他,目前是大一土木工程學系的新鮮人,他發現體制外的學習經驗,讓自己學會主動發問。一樣是從體制外教育的成長背景,踏入體制內的學習環境,15歲的安妤,國小是自學生,國中念實驗國中,今年回到體制內、考上五專。她說:「我可以去找網路自己去找影片、文章來學,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比我小的、比我年長的都是。」幼時的體制外學習經驗,種下了自主學習的種子,安妤還不確定未來要不要插大,但發自內心產生的學習動機,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學習模式。在實驗學校裡 培養探索世界的勇氣熱鬧活潑的課堂,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是朱天澤帶領的語文課。這裡也是他高中時期,轉學就讀的實驗學校。他說:「我會回來這邊當老師的原因,不只是上課的自由度,課堂之外的事情,你也有很高的自由度,這樣子的過程,我覺得對我的自主決定的這件事情很有幫助。」國小與國中都在體制內學校的朱天澤,到了高中時對是否繼續升學產生迷惘,爸媽支持他花點時間探索真實世界,非常支持他來實驗學校就讀,把握迷茫懵懂的階段,成長過程的每一個事件,都能協助建立深刻的價值觀。媽媽吳洛纓說:「小學、中學的時期,如果你沒有培養出他探索這件事情的勇氣、好奇,你如何期待他在大學的校園裡面,會再去嘗試更多領域的東西?」從體制外到體制內教育,都強調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未來變化莫測,家長必須持續思考,讓孩子理解自己要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實驗教育實驗的不只是孩子,家長也是關鍵。
專欄
在以巴戰火中失去摯愛,加薩醫師用和平撫平仇恨。【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以巴戰爭造成嚴重傷亡,一位巴勒斯坦醫師阿布萊許原本在以色列醫院工作,三個女兒和一個姪女,卻在以色列軍方的砲火中身亡。但他沒有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致力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和平共存。他的故事被一位以色列導演拍成紀錄片,透過鏡頭一起看看這段不可思議的生命旅程。以巴衝突戰火無情 聽見巴勒斯坦的聲音 爆炸瞬間,大樓應聲倒塌,平凡的街道上,轟然巨響、威力驚人,以色列空軍對加薩走廊大肆破壞,戰火無情,殺死了大約50名的巴勒斯坦警察。以巴衝突下,造成無數家庭破碎,包括曾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加薩醫生阿布萊許,也身受其害,以色列坦克炮火,擊中了他的家,三個女兒和一個姪女,喪生於以色列軍方的殘酷攻擊。 憤怒和悲傷下,阿布萊許醫師打電話給他在以色列電視台工作的記者朋友,當時朋友正好在做新聞直播,當下決定要把這通電話播送出來。阿布萊許在電話中說:「他們為什麼偏偏要射我們家?我是治療以色列病人的醫生,難道這是你們的回應?這就是和平?」透過新聞直播,阿布萊許明顯崩潰、哭著懇求幫助,給了以色列人一個管道,聽見來自巴勒斯坦的聲音,讓他們知道這場戰爭的代價。阿布萊許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想把他們養育成人,倡導人道主義並接受教育,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但是卻看到他們在我面前被殺害、被化為碎片,淹沒在他們自己的血液中。」阿布萊許盼透過改革 以推動和平取代仇恨儘管遭遇家破人亡的至痛,阿布萊許醫師始終沒選擇仇恨或報復,反而更堅定的致力於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的和平共存。在以巴衝突的殘酷現實中,他的女兒成了無辜的犧牲品,而他的故事,正是許多因戰爭導致家庭破碎的縮影。阿布萊許說:「特別是作為一名婦科醫生,當我接生了數千名嬰兒,我更知道接生嬰兒的意義。我知道賦予生命的意義和婦女分娩時承受的痛苦,而這也影響了如何衡量和重視人的生命。」阿布萊許醫師在加薩的難民營出生長大,是第一位在以色列婦產科醫院工作的巴勒斯坦醫師,接生了許多的新生兒,深知生命的脆弱與可貴,不分國籍、宗教、種族或背景,所有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與保護。阿布萊許醫師,曾經獲得四次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現在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全球醫學榮譽教授,他希望讓人人享有平等、正義、尊嚴和權利的信念和行動,不僅感動許多人,也成為以巴和平進程中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他說:「我們需要重燃希望,恢復對國際社會的信任。我們需要改革,否則我們該何去何從?」他為此成立了女兒生命基金會,目標是透過教育和支持,幫助年輕女性實現夢想,並為她們的社區帶來積極的改變。基金會致力於為中東地區的年輕女性提供獎學金,透過教育來賦權女孩和年輕女性,阿布萊許認為這是實現中東地區持久和平的關鍵。 化悲傷為動力 透過電影尋找和平與和解回憶起災難前和家人在海邊奔跑嬉戲,阿布萊許醫師更加堅定,將悲劇轉為積極行動的意志,《生命有愛》這部電影記錄阿布萊許醫師在加薩戰爭中令人心碎的遭遇,和他選擇化悲傷為力量,透過教育阻止仇恨生根蔓延,堅持和平共存的理想。其實《生命有愛》的導演,當初決定拍片,是因為在電視上看到阿布萊許醫師,在法庭上爭取道歉深受觸動。而為了傳達這個故事,導演從醫生個人的親身經驗出發,帶出他所處的環境,以及整個生命脈絡、成長背景,藉此凸顯生命的價值。導演塔爾.芭達說:「這個故事講起來很複雜,因為它是一個角色的個人旅程,但這也是一個正在進行的政治和社會問題。」 目前阿布萊許醫師和家人定居在加拿大,也拿到了公民身分,他在加拿大繼續推動和平與教育,致力於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不過遺憾的是,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判決出爐,這次傷亡是由於軍事行動,國家不承擔責任,也因此從未正式道歉。戰爭殘酷,所有生命都應該被尊重與捍衛,以暴制暴解決不了問題,藉由這段不可思議的生命旅程,希望引發更多共鳴!
專欄
藉「雞」發揮 突破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
周明文 邱惠恩 / 採訪報導 雞擁有多重且深刻的文化意涵,從生活型態、飲食佳餚,一直到俗諺俚語。然而,隨著講究成本效率的工業化管理後,人與雞之間只剩吃不吃,以及多快的速度、多便宜的價格吃到雞跟雞蛋。台中一間長照機構,讓長照長輩以友善飼養的方式飼養雞,突破失能長輩只能被照顧的長照困境,並重新校正雞、人與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與一個社區的力量。有雞陪伴 一大清早,66歲的吳喜德阿公拄著拐杖,一步一步走向雞舍,距離雞舍1公尺遠時停下來、把拐杖放在地上,彎下腰拔草,「這是牠們的點心,去見牠們要給一點禮物,」喜德阿公笑說,雞舍外一大片恣意生長的草不除也不灑農藥,就是給為了留給雞吃,對人類而言是雜草,對雞而言卻是保健食品,上下午各吃一次,一次三種草。 雞農資歷僅3年的喜德阿公,目前養62隻蛋雞,其中12隻是其他雞農無法再照顧因而「托孤」。每天例行工作包括餵飼料、倒水、清理雞舍、檢查健康狀況與「幫母雞們按摩」。喜德阿公笑說,按摩除了讓雞舒服外,也是為了促進感情。他觀察,如果餵完雞就跑,那天產蛋量時長少十幾粒,「大概是生氣了,覺得你都不關心我」。這位「雞爸爸」有時還開金嗓唱給母雞們聽「雞寶寶、雞寶寶,快生蛋,阿公沒錢囉!」 喜德阿公過去從事粗工,40幾歲時罹患骨膜炎,最後雙腳膝蓋都不良於行,無法再外出工作賺錢養家,「整天窩在家躺著,人馬上就走了,」但養雞工作並不繁複,雙腳不便仍能負擔,最重要的是,「牠讓我有心做這件事情,可以講是這個雞在救我的生命」,尤其看到雞咕咕叫時彷彿在歡迎我,「很高興、很舒服,人啊,心裡快樂就是良藥」。 被雞療癒的喜德阿公,從一位只能臥病在床的失能者,成為養雞的產能者。以產蛋率來看,受到天氣、雞齡等影響,冬天產蛋率友9成,夏天產蛋率降至7成,一個月收入大約落在4千元至8千元。記者問:這樣夠用嗎?「養活一大家子當然不能,但是在山上沒什麼開銷,有空地我們自己種菜,想吃點肉就可以買肉,這樣就好了」。 這些雞蛋統一由62歲的雞班長、人稱囍妹姊的林囍妹運送,他同時也是一位雞農。原本是電子廠作業員,每日騎車來回近2小時,再加上年紀漸長,致使身心疲憊,因此55歲便匆匆退休,回到山上自家農地。然而,不識農務的他種什麼虧什麼,後來生活發生轉「雞」,「想說試試看,我也不求賺很多錢,每天生活就有個依靠就行了,不要說每天閒在家裡沒事做,就開始養雞,」囍妹姊說。 記者跟著囍妹姊於下午走進雞舍,所有母雞們一擁而上,接著他蹲下開始幫母雞按摩雞屁股,笑說,「我扮演牠們的男朋友,幫牠們按摩、跟牠們互動。」看著環伺在旁、倚賴他的「女朋友們」,他滿心喜悅地說:「心裡滿高興的」。 失能也可產能 喜德阿公跟囍妹姊都是由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照顧的長照長輩。「伯拉罕」是泰雅族語,代表圍爐烤火,有互助興旺的意思。自109年成立至今,長照範圍涵蓋台中和平區17個部落,照顧約130位失能長照的長輩。 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林依瑩認為,失能不代表失去生產、失去作夢圓夢的能力,「我覺得很多失能長輩的生活就是三餐、換尿布、洗澡、看電視跟被電視看,」甚至不分社經地位高低,許多長輩老後似乎就只能如此黯淡。 林依瑩過去任職於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長達12年,推出「不老騎士」企劃,甚至拍成紀錄片,全台巡演143場,引發熱烈響。2016年受時任台中市長林佳龍之邀,擔任台中市副市長,期間成立了全台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小學:博屋瑪實驗小學,林依瑩相當喜愛該校教育理念,因此帶著孩子搬到部落定居,自己則每日開車至市府上班。 林佳龍連任失敗後,愛上部落生活與教育環境的林依瑩不願離開,起初與十幾個照服員用「合作社」的方式成立All in one的長照機構,目前合作社參與人數已增至80個人。林依瑩解釋,根據《合作社法》,勞動合作社的結餘要分配給參與的社員,秉持合作社「共勞、共治、共用」的精神,分配的原則是勞動治理投入得越多領越多,而非錢投入得越多領越多的資本主義邏輯。 林依瑩同時將「長輩不只是活著,也可以有生活重心,也可以圓夢」的精神運用在伯拉罕。找上食二糧創辦人、人稱雞校長的楊環靜,教長輩們養雞,但沒想到遇上困難,「長輩都覺得養雞有什麼稀奇,我們也小時候大家都會養,為什麼還要特別找老師來教。」 林依瑩帶著長輩參訪楊環靜可容納400隻雞的雞舍,當日剛好遇上傾盆大雨,大水沖入雞舍,結果「長輩都嘖嘖稱奇的說:『雞舍怎麼不會臭?』」,不懂養雞的林依瑩後來才知道,原來一般大型雞場大多惡臭。自此,長輩們敬服於雞校長的專業,開始跟著楊環靜學養雞。 伯拉罕協助長照長輩養雞分為兩種,一種是像喜德阿公這樣的生產型養雞,一人最多可養50隻蛋雞。第二種是療癒型養雞,特別設計給失智或者失能較為嚴重的長輩,平日協助整理藥草給雞吃。 長輩們最開心的,莫過於「發蛋錢的那一天」,甚至雞蛋有時成為公益晚餐的食材,長輩從只能受人幫助的角色,變身為幫助人的角色,「手心向下的幫助別人,自立起來後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生活價值其實完全不一樣,」林依瑩笑著說出自己的觀察。 不過,為什麼是養雞?而不是養其他經濟型動物呢? 「友」雞陪伴 「雞在我們傳統文化中代表家,」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原本是美食家,出過幾本傳統市場美食之旅的書籍。「我在傳統市場看到人跟食物之間的剝離關係,不曉得吃一顆雞蛋背後有一隻活生生的雞。」楊環靜自問,不知食物從何而來、如何而來,也不知因為食物而產生的食品安全、環境汙染、生態浩劫等問題,「我還能說自己是美食家嗎?」反思完後,他開始走訪國內外學習生態知識,製糖製鹽砍甘蔗樣樣都來。最後,看到雞在生態環境與人類文化中的特殊性與多元角色。 楊環靜指出,早期台灣,台語講起厝,當時人們會送雞做禮物,生孩子坐月子時就會宰了雞補身體,甚至當時許多農家前庭後院都養了好幾隻雞。更不用說多的是跟雞有關的俗諺俚語,例如偷雞不著蝕把米等。雞展示一種生活型態、一種飲食文化。 以天性而言,雞會吃蟲、吃菜、吃土。因此,早期農家會藉由雞來翻土、抓蟲,雞大便也是一種天然肥料。楊環靜解釋,如今講究效率成本的工業化管理思維,大量飼養雞隻,並且將雞關在狹小的格子籠裡生蛋,甚至每日用藥保持健康與產蛋率,才導致含有化學成分的大量雞糞便成了汙染土壤的負擔,甚至禽流感新聞時有所聞。人與雞之間的關係疏離且扭曲。 楊環靜後來進修成人教育,將友善飼養雞的知識轉化至各領域,從銀髮長照、特教、藥癮等,教導人如何用友善的方式飼養雞隻的同時,雞也成為療癒人心的寵物。 走進喜德阿公跟囍妹姊的雞舍,確實沒有異味臭味。這是因為伯拉罕與附近的學校合作,讓學生或年輕人當志工,把山區大量的落葉集中後拿來鋪在雞舍地板,與土壤跟粗糠混合在一起後,既能保持雞舍環境乾燥去除異味,母雞們也能保持健康,社區環境乾淨整潔,當志工的孩子也與社區長輩之間多了互動與話題,一舉多得。 雞舍裡還有一個藍色桶子,裡頭是給母雞補充蛋白質的黑水虻幼蟲,吃廚餘長大的黑水虻,讓社區的廚餘有了去化管道。「引導他用另外一個方式跟雞產生關係,用最友善的方法跟牠一起創造共好,人也好、雞也好、環境也好、社區也好叫共好,」楊環靜解釋。 長輩們從養雞的過程中發現,雞原來會躺在沙子裡扒抓翻肚、洗澡除蟲。雞也像貓狗一樣撒嬌、給人摸給人抱,甚至還能遛雞。楊環靜更舉辦「友雞運動會」,召集社區老少帶著自家的雞來賽跑,相當刺激逗趣。 透過友善的方式飼養與陪伴,重新校正了雞、人、環境三者之間,被經濟至上的思維扭曲的關係,讓雞成為陪伴一個人,也陪伴一整個社區的力量。
專欄
圍牆內的明陽中學,矯正、教育雙軌並行【獨立特派員】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七、八月份是學校的暑假,不過有一些特殊的學校卻沒有寒暑假。明陽中學雖然名為中學,事實上卻是一所矯正學校。主要收容觸犯刑事案件的司法少年,所以學校裡有矯正及教育兩個系統雙軌運作,同時也適用一般學校的108課綱。一起來了解,在這所特殊學校裡學生如何生活及學習。圍牆、鐵門內 矯正學校的教育現場 高雄的明陽中學是國內四所矯正學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收容刑事案件少年的矯正學校。不上課的時間,學生必須待在自己的寢室內,房間裡,沒有任何3C產品,除了從圖書館借閱的書,唯一的娛樂就是收音機;雖然可以養寵物,但僅限養魚,其他生物都不被允許。 在這裡,從環境清潔到個人衣物,都是學生必須自己打理的生活庶務。勤務中心則位處寢舍的中心位置,環繞式的螢幕,所監控的空間幾乎涵蓋了整個校園,換句話說,整個校園都在戒護區裡面。 在明陽中學的教學現場,是老師在前方上課,教導員在後方陪同的景象。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基本上就是管學生的食衣住行,他對學生的陪伴是從早上到下班,一直都在旁邊。這個也是矯正學校的特色,因為這邊有雙軌在運作,一個是教育系統、一個是矯正系統。」不一味禁止學生嘗試 創新教案刺激學習動力李銘偉在明陽中學執教邁入第17年,之前在其他學校也有10年執教經驗。提到明陽中學教學場域裡教育與矯正雙軌並行的特殊之處,透過他的教學場域可以稍微反映 裁切成一樣大小的砂紙,上課時發出去多少數量,下課時就必須收回多少數量,除了數量要能對上,連尺寸大小也不能短少。對於一些戒護上的忌諱,李銘偉在課堂上並不一味禁止。在他的授課理念裡,無論是工藝學習或是作品樣態,都是協助學生理解自己,同時建立常規的一種途徑。有著戒護色彩的校園,原本是高雄少年輔育院,1999年因應少事法矯正教育實施而改制為學校,課堂上也適用108課綱。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108新課綱要施行在矯正學校其實有很大的挑戰。因為這些孩子就是從體制跑出來,然後現在又要用體制的課程去讓他們適應,這個會有很大的衝突,所以108課綱我們只取它的精神。」而適用108課綱的明陽中學,也要上國文、英文、數學等學科,同時依照學籍以高一到高三進行分班。明陽中學教師黃俊諺說:「他們很多國中輟學,所以其實只有到國小的程度;有些有念到高職或高中的夜間部,程度相對會好一點。」矯正教師如何培養?校方盼學生擺脫負面標籤除了教學上的挑戰,學生的背景也讓師生關係有較多考驗。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老師的敏銳度要夠,要有專業性,能夠把他們帶回來,慢慢讓他們專注在感興趣的議題上去思考。在這邊要擔任老師,跟一般普通高、國中的教師專業不一樣,我姑且稱他為矯正教師。」因為教學場域的特殊,明陽中學採取獨立招募徵選教師,不過所謂的矯正教師養成目前還沒有標準流程。目前這些矯正教師,都是經歷過十幾、二十年的生活、工作經驗。明陽中學校長涂志宏說:「這五年來,學生會再繼續升學的比例很少。因為他們經濟壓力應該很大,所以回到正常的社會之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能夠有一份正常的收入,這可能比去念大學還要重要。」在明陽中學,畢業只是一個名詞,不代表明天就可以踏出校門,必須繼續留在學校等待刑期服滿,學校會利用這段時間讓學生去考證照。為了去標籤化,畢業證書上也不會有明陽中學的名字,希望他們將來能夠順利就業,不要再帶著這張負面標籤 。
專欄
小人物大發明 台灣參與IEYI競賽20年之路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台灣參與世界青少年發明展(簡稱IEYI)已邁入第20年,今年8月將在台灣舉辦。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發明改變了歷史,例如輪子、印刷術、蒸汽機等,這些發明解決許多困難,讓生活越來越便利。不過,發明是專家學者才有的能力嗎?在台灣有一群師生花時間、花精力、花資源長年鑽研發明。 高雄東光國小擁有全台唯一一個創意發明館,圖片上是學生得獎作品「伸縮好睡學童椅」。圖/獨立特派員 東光國小發明館 高雄東光國小擁有全台唯一一個創意發明館,館藏是歷屆學生的得獎發明作品。得獎最小年紀是三年級,發明作品是「伸縮安全防盜鐵窗」,既可防盜又可防止幼兒墜樓,開啟安全鎖就能逃生。「當時有兒童墜樓的社會事件,所以學生才有此發想,」東光國小退休老師楊宜倫說明。 原為資優班老師的楊宜倫,苦惱於要設計什麼教材教導資優班學生時,發現了IEYI競賽,「發展創意正是資優生很需要培養的能力,試上一堂課後發現孩子反應很熱烈,」於是2005年楊宜倫開始指導學生參與IEYI競賽。 世界青少年發明展(簡稱IEYI),發明組最小參賽年齡是國小一年級,是所有發明競賽中年齡最小的。複審評分項目包括創意性,也就是過去從未有過的發明;第二,市場效益,強調外觀精緻度及對整體社會貢獻度;第三,操作,講究結構與運作設計。 台灣從2004年開始參與IEYI,今年邁入第20年,八月份將在台灣舉辦。台灣參與IEYI的重要推手是台師大工業教育系教授洪榮昭,「他不一定要懂得很多科學原理,懂得應用器材比較重要,就像我們都是先學會騎腳踏車,才去了解齒輪原理,這叫內隱式學習,知識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累積起來。」 觀看東光國小創意發明館擺放的作品,的確沒有高深的科學原理。像是「衛生紙夾住器」,將髮帶圈住衛生紙盒開口處,衛生紙就能順利抽取,不會卡在抽取處。另外,「伸縮好睡學童椅」靈感來自學生共同的痛苦回憶:趴在桌上午睡,睡完常是手麻身體痠痛。有鑑於此,學生讓教室椅子透過伸縮幾個關節,就能從椅子變床,類似沙發變成沙發床。 「我才見識到說孩子其實他們潛能無限,只要你適度的引導,他們就可以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想法,」楊宜倫驚艷於孩子們的創意,即便2020年退休,仍不時返校協助師生。東光國小不僅有創意發明館,每年暑假也舉辦創意發明營隊,甚至列為學校的校本課程。 「神奇釘鞋」是可以在雪地與一般地板穿的兩用釘鞋,陳盈泰小五作品。圖/獨立特派員 「發明是我們學校一個很大的課程,所以我們那時候一直處在一個很鼓勵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問題的氛圍,」東光國小校友陳盈泰,如今已是建中高二學生,他回憶當時只要有想法便會畫在紙上跟老師討論,發明氛圍相當濃厚。 陳盈泰自己本身也參加過三屆IEYI,其中一項作品「神奇釘鞋」,運用簡單的齒輪操作,就能讓釘爪自鞋底升降,進出雪地與室內無須再穿脫釘爪,相當簡便,「亮點是升降鞋底,釘爪是固定在鞋子上,因為鞋底比較不容易壞掉,」陳盈泰表示,這是小學五年級的發明,於2018年在印度舉辦的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得到金牌。 連7年投入發明 智能復健手滑車讓機器來做重複性的復健動作,復健師不必長時間從旁協助手部受傷患者。圖/獨立特派員 IEYI參賽資格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職畢業,因此,有學生連續參與長達7年。 目前就讀康乃薾美國學校的邱寶萱與邱議德姊弟倆,自2018年還在就讀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便投入發明,弟弟主要負責前期設計與組裝,後期的產品美化、簡報與介紹則由姐姐主責。 姊弟倆拿出今年最新的參賽作品:智能復健手滑車。手放在墊子上固定好後,按下啟動鍵,車子就開始照四種復健模式移動:直線、平行、X型、圓型,根據患者力氣大小可調整輔助程度,並設有緊急停止按鈕,按下去機器立刻停止所有動作。 智能復健手滑車靈感來自於鄰居手受傷,「我跟著鄰居去復健,看到復健師在旁邊一直站著移動鄰居的手,我覺得這種重複性的動作如果由機器來做,復健師就可以做別的事情,」邱毅徳說。 像邱家姊弟倆這樣連續投入7年課外活動,在升學主義體制下實屬難得,「國中升學壓力就來了,那學生往往屈於現實,如果也沒有老師引導的話,他自然而然就變成升學主義下的犧牲品,」楊宜倫觀察。 苦樂參半的發明過程 發明從無到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人適當的引導。圖/獨立特派員 發明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引導學生的第一步:觀察生活、發現需要。「我總是跟學生說你們要當一個生活的不滿足,也就是不要滿足於現況,」楊宜倫表示,自己會鼓勵孩子平常拿一個筆記本,記錄下生活遇到的問題。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老師、同時也是邱寶萱、邱議德姊弟的指導老師豐佳燕指出,觀察問題有分幾個層次,首先,發現問題,第二,你覺得這是一個問題,第三,你覺得這是一個有必要被解決的問題。 學生發想的過程中,創意總是天馬行空、無邊無際,甚至如果不切實際該怎麼辦?「不用批評,不要說:『這怎麼可能啊』、『這太誇張了啦』,」豐佳燕認為,老師要學習不預設答案,也不潑學生冷水,否則學生參與的興致也一併熄滅,「讓學生自己想想看這些天馬行空的方式有沒有做出來的機會」。 引導學生發明的第二步:擴充學生的生活與知識資料庫。楊宜倫表示,自己會蒐集許多創意發明的例子給學生分析與歸納,「解決問題是一個觸類旁通的過程,你可能一下子想不出方法,可是在你看了很多的東西或者市面上很多的例子之後,也許突然之間就想到解決方法。」 「有共變思維,發明過程中就能減少摸索的時間,」洪榮昭解釋,發生事情通常都不是單一因素,以麵包烤焦為例,烤焦原因可能是溫度、時間、食材、擺放的位置等,共變能力是基於大量的生活與知識基礎,也可在發明過程中培養出來。 引導學生發明的第三步:實驗實作。「發明需要綜合型的能力,有科技、數學、工程,不太可能一個人全都會,因此很強調團隊合作,」豐佳燕是資優班老師,但他喜歡讓資優班跟普通班學生一起合作,「資優班學生有比較多的優勢能力可以協助團隊成長,但同時他們也學習到普通班學生其實也表現得很好。」 對學生而言,發明過程無疑是苦樂參半,「找到適合的零件真的很痛苦,」邱議德表示,網路上的零件品質參差不齊,買回來,組裝後發現不合適,又要重新買回來再試,不斷重複同一個過程直到成功,「當辛苦這麼久後終於成功,那一刻真的很開心」。 「當然還是會想得金牌,但投入作品的時候不會想這些,」邱寶萱認為,雖然得獎對學習簡歷有幫助,但更多是自己有興趣,「想要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動力,而且也可以考驗自己對一件事情的耐心和持續性」。 由於IEYI會到其他國家比賽,「向全世界各國的人介紹自己的作品,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新奇的經驗,」陳盈泰回憶三屆出國參賽的時光。 陪伴孩子的家長也是苦樂參半。「這個不行啊,」邱寶萱與邱議德的母親劉靜萍本身從事設計,也是個點子王,他回憶自己剛開始陪伴孩子常武斷的評論孩子的想法作法,「後來我發現我一開始就打滅孩子的想法,他們可能就沒興趣」。 劉靜萍認為,投入發明的過程中,孩子有很多情緒,包括挫折、憤怒、與同組同儕的摩擦,都需要家長跟著孩子走過一遍。劉靜萍進一步發現,探索過程中累積起來的不只有知識還有素養,「包括組裝、合作、自律、習慣都內化成自己的基本素養,一輩子都用得到,別人不可能搶走。」 拿到金牌然後呢? 參與IEYI的發明作品,多年來,不乏有廠商等來詢問,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像是陳盈泰的神奇釘鞋已申請台灣跟美國專利,「我想要把我這個想法賣給美國大公司,但是後來發現有點麻煩又很花錢,就沒有繼續做。」 投入發明教育的老師與學生並不了解商品化或市場化的操作模式,即便有好的點子,仍停留在學術領域內。 洪榮昭以日本青少年兒童發明展為例,金牌作品會擺在MITSUKOSHI百貨,公共電視會介紹學生的作品,並且找企業界或天使投資來現場。 另外,發明過程中需要機器設備與耗材,也常讓師生傷透腦筋,像是陳盈泰的神奇釘鞋,為了符合鞋子的弧形角度最終還是得找廠商協助製作,「有時學生有很棒的想法,找廠商卻沒有錢的話,怎麼做出來是一個大問題,」楊宜倫表示,或許政府可列出一些可合作的單位或廠商名單。 「有時變成好像是有錢人參加的活動,」豐佳燕認為,或許教育單位可以有類似國科會計畫的平台,學生提案子,經過審查通過後,可拿到所需的設備與資金。
專欄
公東高工面臨退場危機!技職教育如何長遠發展?
尹雯慧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位在台東的公東高工,是老牌技職學校,不過去年卻因為財務狀況不佳,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對象名單,限期兩年改善,面臨退場危機。面對困境,公東高工積極尋求解方,教育部也成立查核小組,派員輔導。經過一年的努力,危機雖然暫時解除,卻也凸顯了技職教育在台灣發展的難處。 面臨退場危機 技職教育學校的困境 位於台東的公東高工,於1960年由瑞士神父錫質平成立,辦學用心、深獲在地民眾喜愛,卻在2023年被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學校名單,限期兩年改善,否則將面臨退場危機。 公東高工的學生們,在校園裡,熱鬧舉行年度成果展,展示自己創作的作品,模樣充滿自信。(圖/獨立特派員) 自2022年4月公告施行《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以來,全台已有13所私立高中職被列入「專輔學校」,而財務管理不善為其共同的難題,少子化的衝擊,導致招生人數不足,直接影響學校財政收入。不過,造成公東高工財務破口的原因,卻並不止於此。 公東高工校長李恭榮表示,老師們對於學生的指導都不會在意成本,每一名學生的實習材料費大概是一萬元,可是學費卻只能收到5200元左右,中間約有4800元的缺口。在這樣的情形下,老師們還是盡責地教導學生,有時候寫計畫也不一定能通過,財務缺口因此越累積越大。 公東高工積極尋求解方 退場審核機制如何衡量? 面對限期改善的巨大壓力,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公東高工使出渾身解數。校長李恭榮說:「要先自助而後人助,所以在不減薪、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之下,請同仁們身兼多職,把人事費用慢慢降下來。」 李恭榮也提到,改善財務的部分除了董事會的支持之外,主要來自台灣社會各界的愛心,未來也會在對老師的權益有所保障之下,從10個科慢慢縮減成6個科。 公東高工教師謝甄芸說:「我們老師是非常自願一人身兼多職,當然這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教學品質,只是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壓縮再壓縮。」 面對這樣的情況,教育部同時成立查核輔導小組,數度派人實地前往了解、介入輔導。國教署高中組組長黃瀞儀說:「他們對這所學校有非常高的向心力,而且企圖心跟教學熱忱都非常的強。大家都很有心,但是重點是,這些心應該是回到校務的發展。」 針對退場條例審核機制,外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前立法委員劉櫂豪說:「這所辦學這麼卓著,而且有那麼好的歷史傳統的技職教育學校,它不應該只用單純的數字來衡量辦學成績。」劉櫂豪認為,除了全國一致性的標準之外,應該要有一個機制去評鑑,讓擁有優良傳統的學校,能夠永續培養更優秀的技職人才。 在校方與各界的積極努力之下,教育部於今年5月7日召開私校退審會,宣布包含公東高工在內,4所學校免除列專輔學校。(圖/獨立特派員) 重重挑戰之下 公東高工的職人精神如何傳承?  公東高工退場危機暫時解除,學生們可以安心地在這裡繼續學習。實習工廠裡,同學們聚精會神練習木工技術,公東高工木工科的卓越表現遠近馳名,吸引不少外地學生前來就讀。 來自新北的黃鈺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身為外地學生的他說:「我在公東,可以更認識到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在未來的發展更需要什麼。這是我在台北,這個快時代、快流行下沒辦法感受到的。」 為了精益求精,除了白天上課,晚上挑燈夜戰、努力不懈的學生大有人在。(圖/獨立特派員) 公東高工的教職員,有三分之一,都是返鄉服務、回饋母校的校友。已故創辦人錫質平神父,引進德國「師徒制」的教學方法,傳承的不只技術,更是專精致志的職人精神。 異地求學的黃鈺傑,克服了環境適應的困難,在國家競賽中頻獲大獎,更獲頒總統教育獎。無償付出與指導他的老師們,為他示範最好的身教,他也希望未來自己也能回來學校,把這分精神傳承下去。 不過,表現優異的黃鈺傑,當時就讀公東高工的選擇,也遭到家人的反對。他的處境也反映了台灣社會從教育體制的設計,到學歷掛帥的環境氛圍,在在都是技職學校招生困境的原因。 興學超過半世紀的公東高工,在偏鄉教育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提供弱勢學生受教的機會,更為他們開啟貢獻社會的可能。雖然順利解除列入專案輔導名單,但面對校務經營,公東高工往後的挑戰依然不少。如何在少子化的浪潮中,站穩腳步?如何在產業變革裡,殺出重圍?在在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
專欄
新政府的人口挑戰 給錢催生行得通嗎?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林玟馨 / 整理報導 520新政府上路,迎面而來的是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預估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另一頭,2023年的總生育率是0.865。政府多年來推出各種的催生政策顯然成效有限。究其原因,包括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生活選擇越來越多元等都讓人望「生」卻步,但除上述原因外,本篇報導試著提供另一種觀點:「競爭至上的價值觀」或許才是「最強避孕藥」。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之初,就得面臨被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重創的台灣。圖1/總統府 520賴清德總統上任,新政府上路之初,就得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兩個人口海嘯。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組組長溫在弘一開始受訪時便直言:「人口是命運(demography is destiny)」。 那麼台灣正在與即將面臨什麼命運呢? 首先,儘管地方縣府不斷加碼生育津貼、育兒津貼及補貼幼兒學費,雲林縣第三胎補助津貼加碼至13萬元,全台之最。然而,2023年台灣總生育率還是創下歷史新低點0.865,意即平均一位女性一生生育0.865個小孩。少子化隨之而來的是引爆學校退場海嘯,以及產業缺工數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2025年預估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20%,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只用了短短7年,除南韓跟台灣一樣外,日本花11年、法國花28年、德國花36年、英國51年。造成勞保破產大限不斷逼近、高齡醫療照護延伸出健保黑洞等問題,更甚者,高堂養護壓力大造成懼「生」,與少子化互為因果。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造成,「地震只有幾秒鐘可以反應,人口預測有10到20年的預警時間,但是人口問題永遠都是溫水煮青蛙,你永遠不會覺得它很嚴重,」溫在弘指出,雖然1990年開始0至5歲出現第一波缺口,不過總人口數直到2020年以前都一直處於上升期,因而在90年代初期鮮少政客正視人口有危機一事。 這兩波人口海嘯早已沖進許多地區村鎮,因此早在政府動用國家力量對抗海嘯時,其實不少地方人士已開始著手自救計畫,尤其在海嘯第一排的學校。 鏈結社區 緩少子危機 東山國小藉由食農教育與碧雲傳鄉的活動,盼加深學生與地方社區鏈結的程度,減緩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現象。圖2/獨立特派員 5月週間下午,獨立特派員記者來到台南市東山區青農王莨耿的芭樂園,東山國小的同學們正頭戴著斗笠認識芭樂的一生,並在王莨耿的指導下,踮起腳對著龍眼大小的小芭樂「套袋」,同學笑說袋子類似手機防撞殼,防止芭樂碰撞受傷。 40來歲的芭樂園青農王莨與國小學生都市是台南東山區的罕見人物。因為東山區早在2011年便是「超高齡」區域,2023年底65歲以上人口已占27.19%,51歲到64歲人口占24.85%,0至18歲人口合計僅9.43%。 學校是少子化海嘯第一排,台南東山國小擁有123年歷史,在此任教20年的教務主任歐奕淳表示,20年前學校有24班,到目前學校只剩下13班。以一班25人推算,20年前全校約600至700位學生,目前為271名,20年少掉約三分之二。不過這已經是東山區五所小學中情況最好的,「其它四間的小學加起來的人數並未達我們學校的人數,」東山國小校長曹欽瑋表示,自己於民國92年在它校擔任負責招生的註冊組長,「當時就慢慢看到孩子數量在減少,年輕人留在鄉下的比例是越來越低」。 為此,曹欽瑋透過學校特色課程「食農教育」與社區打開連結合作之路,像與王莨耿合作開放農園讓學生實地觀摩,也在校內興建「郁蒼食經學堂」,教室裡有政府與陳蒼經基金會捐助的百萬廚房設備。記者到訪的那天,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技助理教授黃裕文正在教學生認識米的營養,接著,擁有烘焙專業的返鄉青農盧秋安則教學生製作巧克力米餅。 歐奕淳表示,讓學生體驗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拉近與土地的距離,「更希望藉由教育的力量,讓學生知道要如何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校長曹欽瑋想得更遠,食農教育「讓學生了解在地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物產,他長大之後才會對自己的家鄉有懷念與了解,才有可能介紹給朋友,甚至回到家鄉打拚。」 曹欽瑋認為,社區活絡與否關係著人口發展,最終影響學校存廢。因此,不只食農教育,2020年學校進一步接受東山區信仰中心碧軒寺的委託,辦理文化部碧雲傳香文化體驗教育推廣計畫,讓有意願的孩子參與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走香路的活動,藉此加深學生與地方的鏈結程度。 青農從事社區營造 青農返鄉不只務農,也從事社區營造。圖3/獨立特派員 台南東山區目前務農人口占6成,火龍果、絲瓜、稻米、龍眼為大宗,但是逐漸老化的人口成了農業隱憂。部分第二代、第三代開始返鄉接手家裡農務。 返鄉青農盧秋安,曾在台北麵包店工作六年,帶著同有烘焙專業的妻子回東山,接手雙親農田,偶爾至東山國小教授烘焙,未來計畫結合東山農特產與烘焙專業開設麵包店。只不過返鄉初期得重新適應娛樂相對乏味的鄉村生活,「同齡的朋友都跑去外地生活,所以回來基本上是沒有朋友,」好處是務農時間彈性,不若以前被綁死在麵包店10幾個小時。」 同為學校合作的青農王莨耿,原本從事鋼鐵業,為了照顧年邁雙親,於九年前返鄉。初期專注於田間作物管理,對周遭環境較無心理會,直到近兩三年才發覺社區環境也相當重要,「一個人可以走很快,那一群人走可以走很遠的概念,」王莨耿表示,與里民合作打造良好的環境,提高東山區對外的曝光度及來訪意願,有助於農產品銷售。 因此,王莨耿務農之餘,也開始從事社區營造活動,努力申請政府計畫來行銷東山地區,從食農參訪活動,一直到社區銀髮照顧課程,「我們有跟大專院校配合,開設一些課程,包括體適能、手編手作課程,藉此延緩老化,並且健康老化」。近期,有鑑於東山區有很多保存良好的閩式古厝,王莨耿也邀請講師介紹老屋再生。 「學生人數都有慢慢地在回流,」曹欽瑋觀察,即便有少子化浪潮,但家長對於學校的認同跟支持度越來越高。至於返鄉青農人數,「這個我們看不到確切數據,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跟我們互動的人變多了」。 給你錢催生管用嗎? 像東山這樣的自救計畫核心是打造更好的生活環境,並且從小開始培養地方認同,但是若詢問正值壯年的人是否願意到環境良好的農村小鎮生活?恐怕鮮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 溫在弘分析,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運作下,少數人累積大量資本,並且等比級數累積更多的資本,進而加劇低薪、高房價、性別不平等、職場不友善等社會問題,「假設我們一直不斷強調個體競爭這件事情,這種資源分佈不均、極度集中的狀況就不可能改變」。 溫在弘進一步指出,或許可以反過來思考,廢校、缺工、老年保障不足等問題的元兇是少子化與高齡化嗎?或者是因為資源沒有被妥善分配呢?「我們不是有很多流浪教師,但同時卻有學校退場跟偏鄉招不到老師的狀況嗎。」 這也是為何政府不斷提高各項津貼補助也無濟於事,「你去問多少台灣的家長想送小孩去全美補習班、想送小孩去補各種才藝,」都是為了讓孩子在力爭上游的路上不至於屈於下風,因此沒有家長會認為錢夠用,「所以給你錢叫你生的邏輯行不通,追求一個更平等、更和善的生活環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溫在弘認為,政府各項政策催生牛肉,例如職場育嬰政策、學校教育、引才留才、移工移民政策等成功的前提,都是基於一個社會是否能有公平且不歧視的態度,這個態度不是撒錢補貼可以做到的,但卻可從教育及每個人作起。 邱惠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