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專題影片專欄意見調查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主題
議題
政治經濟司法人權土地環境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醫療公衛公共安全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社福弱勢青年世代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藝術體育人物故事
專題影片
專欄
意見調查
關於我們
政治經濟
主題
後疫情時代的永續時尚
過去走在時代尖端,引領潮流的時尚產業,也面臨了新的任務與挑戰。過去織品、布料的生成需要龐大的能源以及自然資源,時尚業是僅次石化業的高汙染產業。但現在永續時尚是時尚和設計產業在面對環境的衝擊下,發起自省的環保運動。來看看舊衣新穿、升級再造、以及繽紛的醫療等級防護衣,如何改變我們對時尚與永續的觀念與做法。
土地環境
主題
游牧日常
最近印度、中國在拉達克煙硝四起、邊界衝突不斷,在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下,為了專心防疫,兩國才進行和談。 而在這個邊境,有一群特別的大地之子游牧民族,他們世代在這個海拔四千多公尺的荒野大地逐水草而居,生活環境非常艱困,一頂帳篷及放牧的牛羊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生活簡單,內心純淨、自在知足。 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更是拉達克豐富文化的重要底蘊之一,他們在這片遼闊大地放牧的高原山羊,是被稱為軟黃金Pashmina的頂級羊絨,市場價值不菲。不過現在因為氣候變遷,游牧民族賴以為生的水草近年有了劇烈變化,冬天太熱,夏天太冷,寒冬冷冽的氣候及夏天缺水幾乎成了游牧民族的致命危機。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在拍攝的過程中,使用空拍機拍攝羊群,不到一會兒時間,立刻就有印度軍方到牧區關切。原來軍方在游牧民族的羊隻身上裝了隱形監視器,用來監視敵情,連牧羊人都不知道有這些間諜羊的存在,邊界軍事的敏感危險可見一斑。 另外,游牧民族近年面對牧區環境日益惡劣,許多人開始選擇放棄游牧生活,同時希望下一代能接受現代教育後,能過更好的生活。這些現代化與游牧生活平衡的兩難,讓拉達克特有的游牧文化正逐漸消失。他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
土地環境
主題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三個傻瓜之後
1974年以前,拉達克因為軍事地理位置被孤絕於世界之外,1974年開放觀光後,世人開始有機會親近這個最後的世外桃源。不過拉達克雖然美景壯麗,生態環境卻相對脆弱,全球暖化造成居民仰賴的冰川雪水減少,水源成為拉達克嚴重的困境。 另一個更致命的危機是電影《三個傻瓜》風靡全球後,拉達克湧進大量各國及印度本地的旅客,替拉達克的環境及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從傳統文化的保存延續、生態保育的維護,到市容景觀的劇烈改變,《三個傻瓜》之後對拉達克帶來的衝擊與質變,恐怕是當初拉達克人遠遠想不到的。 環保生態與觀光發展間的角力與拉扯,是許多國家面對的兩難,拉達克也不例外,來看看拉達克的美麗與哀愁。
土地環境
主題
邊界異域-拉達克三個傻瓜之後
1974年以前,拉達克因為軍事地理位置被孤絕於世界之外,1974年開放觀光後,世人開始有機會親近這個最後的世外桃源。不過拉達克雖然美景壯麗,生態環境卻相對脆弱,全球暖化造成居民仰賴的冰川雪水減少,水源成為拉達克嚴重的困境。 另一個更致命的危機是電影《三個傻瓜》風靡全球後,拉達克湧進大量各國及印度本地的旅客,替拉達克的環境及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從傳統文化的保存延續、生態保育的維護,到市容景觀的劇烈改變,《三個傻瓜》之後對拉達克帶來的衝擊與質變,恐怕是當初拉達克人遠遠想不到的。環保生態與觀光發展間的角力與拉扯,是許多國家面對的兩難,拉達克也不例外,來看看拉達克的美麗與哀愁。
土地環境
主題
天燈的異議
元宵節剛過,平溪天燈又是人擠人,今年已經舉辦第十七年了,國際知名,還被譽為每個人一生必遊的世界14大旅遊景點之一,讓不到五千人的平溪小鎮每天都幾乎是元宵節,每天都有人放天燈。 過去曾經因為煤礦場一個個關閉,小鎮沒落,但近年又旺了起來,居民很多都做天燈的生意,要不,就是賣吃的發觀光財。一個個的天燈寫上了祈福的字句,帶著人們的祝願升上天空,很美,但也給當地居民帶來莫大的危機,包括每天得清理掛在樹上、林子裡、河床和屋頂上的天燈的殘骸,鄉公所乾脆動員居民撿到五十個換一瓶醬油或洗衣粉,十個換一包衛生紙,但是最糟糕的是,常有天燈還沒燒完就掉下來引起火災。天燈究竟能保誰的平安?
土地環境
主題
綠色行動講堂
一個博士班候選人放棄了都市生活下鄉種田,在台灣很多人以行動實踐理想,而不只是在辦公室空口說白話。有行動力,身體力行的還有他,部落客醫師楊斯棓,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自費環島演講,講的是大家關心的核能議題,從去年三月反核大遊行過後,他開始行動,一年多已經講座超過兩百場了,從剛開始說得不夠流轉到現在妙語如珠,他擁有很多粉絲,最重要的是他用生活化的討論方式讓人從各角度理性思考核電問題,而不只是一味的激情反核,他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 為什麼短時間內造成如此大的旋風? 來看看他的綠色行動講堂。
土地環境
主題
玩翻墾丁
看見台灣這部片子賣座很好口碑更佳,引起很多人的省思甚至政府官員也拿來當教材和施政方向,但實際上有多大的效用呢?內閣閣員換了一批之後又能夠痛改積非成是、積習已深的環境問題嗎?獨立特派員在墾丁悠活事件爆發之後持續追蹤報導。 前幾個星期前我們播出了悠活復活,當時採訪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時,處長就表示,有心要輔導地方業者合法化,似乎這樣才能消化成長中的觀光人口,但是怎麼合法化?這幾年墾丁旅宿業快速成長,估計有上千家民宿,多數有合法爭議。 獨立特派員跟著屏東縣政府實地稽查,真的,地方只有一個稽查員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每次政府被批評執行不力時,責難就落到他頭上,大陸港台各種消費爭議投訴,他也要處理,最近聽說他要離職了。我們採訪那天,感受到他的無力與無奈,罰單照開,一開三萬,但想想:為什麼業者罰不怕?一年七百萬人潮加上無限制擴張的民宿,恆春墾丁的遊憩品質與環境負荷正逐漸失控。
土地環境
主題
二億年的禮物
金門之寶 鱟(ㄏㄡˋ)  兩億年的歷史與在地人的故事 今年九月,金門小三通已經破千萬人次,今年的金馬獎50周年影展也移師金門舉行。這幾年金門經常成為鎂光燈焦點,觀光倍增。但是金門除了金酒之外,還有一個寶,那就是生存地球有二億年歷史的一種節肢動物,鱟。老一輩的金門人過去隨處都可以抓到鱟,也不覺得特別,他們吃鱟、拿鱟來堆肥、也當成器皿或藝術品,這種關係維持了數百年。 早期台灣西海岸還沒被破壞時,也可以看到像鐵甲武士般的鱟,現在只剩下金門澎湖還能找到牠的縱跡。大小金門是因為長期軍管,岸邊佈滿地雷,所以才讓鱟的棲地得以保存。但是這十年,金門因為商港、連外道路、BOT工程一個個啟動,以致鱟的棲地被破壞,數量逐漸減少,有人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其中有個守鱟12年的年輕人叫洪德舜,世居鱟的故鄉後豐港幾百年,他和鱟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雖然金門水試已經成功進行鱟的復育和放流工作,但這些能趕得上人類破壞的速度嗎。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