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這座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
專欄
宜蘭內城社區,邁向能源公正轉型之路!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宜蘭內城社區,運用早期的耕耘車「力阿卡」載著觀光客體驗農村風光。不過力阿卡燒柴油排放黑煙,反而汙染了農村,因此內城社區最近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要將力阿卡電動化,而且還要以水力發電的綠電,來供應電力。淨零轉型的過程中,如何不遺落任何人?內城社區如何邁向公正轉型? 復興農村記憶 內城社區鐵牛車成特色 位在雪山山脈腳下的內城,是宜蘭縣員山鄉中部一個典型的農村社區。依山傍水,生態資源豐富,曾被評選為「全國第一名社區」。內城目前常住居民大約1600多名,65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超過18%。面對老齡化的人口結構,內城早在20多年前,就開始為轉型尋找出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鐵牛力阿卡」。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呂茂昌表示,社區的前理事長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就是用這種車子做為社區串聯的交通工具,變成社區產業發展的動力。社區居民古來今也說:「我們的鐵牛力阿卡體驗活動應該有20多年了,以前小時候坐這個鐵牛車,現在就像是復古,載客體驗成績還不錯。我們多弄幾台,把老人家都叫來開,不會無聊,也可以賺一點零用錢。」 復興農村記憶帶來了遊客和商機,也讓鐵牛車力阿卡以不同的姿態,繼續與居民生活緊密結合。(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除了噪音可能影響居民,力阿卡燃燒柴油會產生黑煙,也可能汙染空氣。當台灣努力邁向淨零排放,內城社區彷彿是轉型挑戰的縮影。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游錫錂說:「因為我們都是用柴油的,在內城社區跑的話,整個會烏煙瘴氣。以後用改電動的話,對這裡的空氣品質會影響滿大的。」 降低空汙危害 社區如何推動能源轉型? 將力阿卡從柴油改為電動化,就是能源轉型的第一步。宜蘭縣政府環保局長許嘉琦表示,內城社區就是一個低碳社區,結合以前的產業,推動低碳旅遊。 運具電動化的期待很美好,但符合淨零概念的綠電從哪裡來?轉型的下一步,就是運用豐富的水資源,興建微水力電廠。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力阿卡從吃柴油變成吃電,變成電動化的力阿卡,但如果電池還是由灰電來充電的話,變成只有一半的完成度。所以我們就想說跟他們合作,讓電池透過微水力的設備來充電,變成是全綠的電動載具。」 內城居民與計畫執行團隊,正在評估社區內適合設置微水力電廠的幾個案場。(圖/獨立特派員) 興建一項設施,無論大小,都會為環境以及居住其中的人們帶來影響。因此有人同意,也會有人擔心排擠原本的農業用水。微水力電廠的概念並不普及,絕大部分的內城居民並不了解它的運作方式。 科技公司營運長楊勝崎說:「現在的微水力發電,一根水管就可以拿來發電,發完的電就退回水管,只是把水管裡面原本有的能量拿掉而已。對居民來說,對這件事情是還不夠了解的,所以在溝通上是一個很關鍵的點。」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也說:「社區後續如果真的要使用微水力發電的話,考量到經營的主體性,是不是要成立公民電廠,也是在社區組織面一個滿大的挑戰。」 面對氣候變遷 公正轉型刻不容緩 透過一次次的會議與討論,居民才可能信任轉型,並產生共識。宜蘭淨零永續鏈活動執行計畫主持人王穎達說:「這個計畫與公正轉型最有關係的,就是在做政策推動的時候,一定會有一些利害關係人受到影響。」 公正轉型的背景,源自八○年代環保運動興起後,與其伴隨產生的勞工權益問題,兩者之間如何互相調和衝突,而被提出的一種概念。近年由於國際氣候治理的趨勢改變,公正轉型的含義也被更廣泛的應用。台灣推動淨零轉型的十二項關鍵戰略中,公正轉型便是其中之一。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仲恩說:「面對氣候變遷,需要做出非常廣泛的經濟、社會轉型,公正轉型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不遺落任何人。我看到內城社區的活動設計是,很有意識地希望可以觸及到公正轉型。」 內城社區正在為力阿卡尋找新出路,這些減少的濃煙占了多少碳排放比例,目前不得而知,但內城的居民願意擁抱新觀念。(圖/獨立特派員) 2024年才過完一半,全球已經多國出現史上測得的最高溫紀錄,氣候變遷的問題迫在眉睫,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淨零減碳的過程中,如何避免造成新的不平等,公正轉型也在起步。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減塑已成趨勢,無包裝商店的挑戰與未來!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再度聚焦減塑議題,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除了生產源頭,販售端也有無包裝商店正為減少塑膠包裝而努力。不過台灣從2015年第一間無包裝商店開設以來,目前經營家數約略只有30間。一起來看看,無包裝商店主要的經營概念以及面對哪些經營挑戰。 無包裝商店 讓資源重複再利用 八年前,鳳嬌與拉拉以減塑為理念,開設了無包裝商店,也是台灣早期經營無包裝商店的商家之一。店裡販賣的雞蛋,是直接從養雞場送達,從進貨到售出,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一次性的包裝材料,所有的容器都經過回收重複使用。 店裡販售的方塊狀蠟磚,是用回收的蠟筆製作的,每一塊都是化零為整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是無包裝商店,但部分生鮮商品還是會有塑膠包裝。拉拉說:「我們選擇用二手的袋子,而不是每次使用一個新的袋子。」冰箱內的生鮮商品,有些放在保鮮盒內,可以依照需要的數量購買,少部分則為了不影響食材,用二手袋子包裝。 2024年6月,國衛院及台北醫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其中關鍵,凸顯不當的包裝反而是另一種風險。而要降低包裝風險,生產源頭的倡議也不能避免。鳳嬌說:「我們跟生產者有一個很緊密的關聯,會去討論產品特性適合放在什麼地方保存,因此生產者也會去思考說,好像不是只有『有包裝販售』這個選項。」 不同於市售包裝,製作完成的米粉,被放置在小店提供的箱子裡,以無包裝方式讓消費者按照所需數量,以自備容器購買。(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商店走入校園 食品保存如何把關? 台灣第一家開設在校園內的無包裝商店,希望將減塑的概念往學生族群延伸。開設不到一年的小店,是無包裝商店界的新成員,劉瀞云回顧經營過程,食品保存最費心思。 除了以公克計價的零食、清潔劑等,連洗衣膠囊也可以單顆販售,將販售數量化整為零,也吸引只想少量購買的客群。(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的食品,大部分都要透過密封容器盛裝,有些甚至要在存放在冰箱裡面。由於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外包裝,購買後的標示就很重要,尤其是食品,除了會提供日期標籤,商品架上的名牌也會附註製造及有效日期讓消費者知道。同時,部分商品也會提供相關使用建議。 在無包裝商店,除了商品揭露方式與一般商品不同,購買流程也很不一樣。無包裝商店經營者劉瀞云說:「假如你有帶容器的話,就可以使用你的容器,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業者的二手容器,我們都是秤重的。」 自備容器、以商品數量計價,是無包裝商店的交易方式,也提供回收的二手容器讓消費者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在意商品外觀與售價 無包裝新概念新挑戰 綠色店家資訊平台經營者許雅婷經營了一個環保平台,平台上收錄了台灣各種綠色店家的資訊,其中無包裝商店也是綠色店家種類之一。他說:「大家還是在意商品的外觀、包裝,習慣去購買已經包裝完整的商品,也對無包裝這個概念不太熟悉。」 將近十年時間,扣除歇業的店家,無包裝商店在台灣的成長家數一年只有三家,反映無包裝商店拓展不易。許雅婷觀察,除了自備容器習慣尚未建立,對價格期望的落空也是原因之一。 許雅婷說:「消費者對於無包裝商店所販售的商品,有一些既定的想法,認為都已經少了包裝,應該價格可以再更低廉。」但他也提到,因為目前無包裝商店的規模都偏小,所以進貨成本較高,另外台灣氣候潮溼悶熱,也讓食品類商品的保存更為不易,這樣的壞損率也會導致成本提高。 不僅如此,目前部分法規也限縮無包裝商店的商品種類。許雅婷表示,《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其實是把沐浴乳、洗髮精納為化妝品,所以不能像一般洗衣精、洗碗精可以做分裝銷售。另外像是《有機農業促進法》也規範了有機農產品的分裝銷售,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法規,限縮了無包裝商店可以銷售的產品。 根據統計,全球2023年每分鐘平均製造一百萬個塑膠袋,其中大部分只使用不到幾分鐘就被丟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凸顯減塑在環保及永續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而無包裝商店,或許就是你我減塑的新選擇。
專欄
歐盟碳關稅將上路,對台灣將造成哪些影響?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橫跨半世紀重返蘭嶼,薩米藝術家的奇蹟之旅
今(2023)年5月,來自挪威的國寶級薩米原民藝術家馬漢士,舉辦了《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馬漢士44年前第一次來到台灣,在台灣各地及蘭嶼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現今在旅居挪威的策展人王湘鄉協助下,馬漢士帶著自己的藝術創作,重返心心念念的島嶼。 曾遊歷台灣 薩米藝術家馬漢士重返舊地辦展 今年5月23日,在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舉行了《薩米文化|台灣印象》半世紀回顧展的開幕記者會。受邀展出的挪威藝術家馬漢士為78歲高齡,是北歐的原住民-薩米人。 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44年前曾到訪台灣,足跡遠達蘭嶼。他與台灣的深刻緣分,打動了旅居挪威的台灣景觀建築師王湘鄉,於是決定替他跨海辦展。 策展人王湘鄉說:「很感動,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移民,在這個外國人的家裡,看到一系列台灣的照片,而且是我根本還沒有出生時候的台灣,我覺得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 馬漢士長年關注薩米文化在挪威政府殖民主義,以及挪威化政策下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他透過藝術創作,傳達對飽受壓迫的原住民文化,和生態議題的反省與思考。馬漢士獲得不少獎項與肯定,2022年更被挪威國王授予聖奧拉夫勳章爵士榮銜。 此次來台展出的作品包含多種形式,除了藝術家廣為人知的傳統薩米文字地圖的製作外,更包含當年旅行蘭嶼的田野成果。馬漢士的地圖沒有邊界,只有水文和高山,這是他美學的中心思想。 藉由作品表露對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時,也蘊藏了藝術家重返故地,拜訪故友的想望。馬漢士表示,想要分享他在台灣曾感受到的喜悅,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台灣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達悟人也是。 挪威薩米藝術家馬漢士。(圖/獨立特派員) 重溫蘭嶼記憶 薩米人與達悟人的奇蹟相遇 來台灣辦展,是馬漢士重返記憶的路徑,路的另一端,是他心心念念的蘭嶼,以及在那裡曾經待他如家人的朋友。 馬漢士回憶,當年他造訪蘭嶼,一位年輕人款待他至家中,並讓他待了數個星期,他就是Shimanewan。馬漢士口中的Shimanewan,中文名叫作周朝明,得知久違的朋友將要來訪,他特地請假,從台北連夜趕赴蘭嶼。 當年周朝明騎機車載著馬漢士環島多次,馬漢士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紀錄,島上許多角落都有兩人友誼的見證。相隔多年,兩人終於有機會再次重溫年輕時的旅行。 周朝明認為,這應該是緣分,「馬漢士要過我們雅美人的生活,融入我們雅美文化、社會裡面。」 馬漢士也感嘆:「再次造訪那些我曾經去過的地方,我急切地想要為這些美麗的地方拍照。對我來說,能夠再次回到這裡,是人生中的奇蹟。所以我真的很高興這真的成真了。我無法用我的嘴巴大聲喊出來,但我在心裡吶喊著。」 馬漢士睽違44年與蘭嶼友人周朝明相見。(圖/獨立特派員) 馬漢士蘭嶼之旅雖結束 愛與羈絆沒有期限 時間為小島帶來許多改變,不過,馬漢士當年親眼目睹的核廢料儲存場卻仍然屹立。曾參與挪威環境運動的他,談起當年的景象,歷歷在目。特意再度前往核廢料儲存場,馬漢士徘徊的身影,彷彿有許多未竟之語。 馬漢士提到,他認識一個雅美人曾在核廢料儲存場工作,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到一些白色的斑點,看起來非常不自然,於是開始對這個地方產生懷疑。當馬漢士返家後,他才得知這裡是核廢料儲存場,這是當局做的一件很糟糕的事。 5月下旬已經是飛魚季的尾聲,薩米藝術家重返蘭嶼的奇蹟之旅也順利完成。飛魚來年仍會再度造訪,說不準自己歸期的馬漢士,有了達悟的族名,那是蘭嶼的家人,為指引旅人方向,而留在他心上的座標。 馬漢士說:「我的薩米名字是Elle-Hansa,我也有雅美的名字,叫作Shibiasonkunakum,意思是一個有著善良心腸的人。」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爬上樹梢、親近樹木,攀樹師如何建立民眾與環境的關係?
近幾年,攀樹師成為新興的特殊行業,一般負責路樹的修剪,這種作業修剪機動性高,可以依據樹木生長原則做修剪,更能保護環境。不僅講求攀樹技巧,還得具備樹木專業知識。除此之外,也有人推廣將攀樹作為休閒活動,頗受歡迎。 爬完樹才能畢業 攀樹成國小特殊傳統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承襲傳統,桃園大崗國小每年5、6月都會舉行攀樹活動,讓學生爬到樹上,從老師手中領取畢業證書,度過最難忘的畢業典禮。 帶著小朋友們爬上大樹的,是攀樹師翁恒斌。9年前,翁恒斌最早在台灣推廣攀樹活動,剛開始大家還很陌生,現在很多學校也將攀樹納入戶外課程。攀樹過程中,孩子們必須靠自己力量,還要克服對高度的恐懼。 桃園大崗國小校長伍賢龍就說,在畢業以後,人生會有很多的困難跟挑戰,希望畢業生透過攀樹,來學習面對困難跟挑戰,以後的人生,就可以應付一些壓力。 翁恒斌從小就喜歡戶外活動,從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畢業,一直從事環境教育工作,2015年因為興趣考取攀樹師證照。雖然這項證照最主要的工作是修剪樹木,但翁恒斌更希望透過休閒活動,連結人與樹之間的感情。 翁恒斌提到,在美國,基本上考到攀樹師證照的人都會去做修剪樹木的工作,他就同時進行攀樹、修樹的工作跟休閒的攀樹活動,順便透過帶別人爬樹,把攀樹介紹給更多的人。 翁恒斌指導畢業生們爬樹。(圖/獨立特派員) 一繩懸命 攀樹師如何進行修剪工作? 桃園孔廟兩旁種有高聳的椰子樹,由於椰子樹葉片老化,經常會連同葉鞘一起掉落,容易發生危險,因此管理單位都會定期請攀樹師來做維護。不過爬椰子樹,最難的是投擲沙袋,必須先將引繩拋過很高的椰子樹頂端。 攀樹師林韋銘解釋,因為椰子樹沒有強健的側枝可供固定繩子,所以只能以丟沙包的方式束緊繩子。他們的主要作業內容就是把健康狀況不好、即將淘汰的葉子修剪掉,以及加上束帶。如果在他們休養期間,葉鞘跟葉子掉下來,這個束帶會把它固定住。 林韋銘表示,行道樹修剪最重要是疏枝,避免枝葉影響行人及車輛安全。攀樹師除了要具備良好體能,有時還必須在颱風過後,負責修整被破壞的路樹,應付各種狀況,工作風險相當高。 林韋銘說:「有時候工作會接觸到一些半倒樹,就是它可能是已經傾倒了,但壓在別的樹上或者是壓在建築物上面。你要去整理這樣的樹,就會有一些比較不可控的狀況發生。」 單腳懸空,全憑雙手出力往上拉,機動性高,可以做到一般吊車無法勝任的工作。攀樹修剪在國外很常見,但台灣大部分還是使用吊車,而且經常有過度修剪的問題。 林韋銘強調,大家會以為剪得多,樹就可以撐比較久,但其實樹木是生物,生理邏輯不是這樣。葉子是樹木養分的來源,修剪之後它還是需要這些養分,所以它就會去調度其它養分,來長出更多的葉子,所以剪得多,它的反應反而會更劇烈。 攀樹師爬上椰子樹修剪。(圖/獨立特派員) 樹木修剪學問大 攀樹師竭力推廣養護觀念 台灣有很多森林,在都市間也種植許多行道樹,但翁恒斌認為,與國外相比,我們對行道樹的照護其實很不友善。 翁恒斌指出,有時是吊車修剪,或是可能想要比較省事,就直接從樹枝中間切斷,留一截樹枝在這邊。「為什麼我們要切在脊線跟領環這個位置?因為樹木的癒合細胞分布最多就是在脊線跟領環這一圈,所以如果從這邊切掉,留了一截,它的癒合細胞是不會長到這邊的。」 樹木修剪必須依照它的生理結構,無論下刀位置或是修剪的技巧,都會影響樹木健康狀況。台灣每回風災過後,路樹總是滿目瘡痍,其實大部分可說都是管理的問題,不是樹穴太小、根系無法伸展,樹木容易被吹倒,就是樹枝經常被斷頭修剪,造成腐朽菌入侵,導致樹幹中空容易被強風折斷。 傳遞正確的養護觀念,翁恒斌認為,一個國家是否文明進步,可以先看他們是如何對待身邊的樹木。「其實是大家不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他忽略了這件事情。所以如果可以讓他知道,大家其實是會關心我們樹木的。」 從爬樹、親近樹木建立對環境的關懷,從而認識樹木的肢體語言,讓更多人了解、珍惜並善待我們生活周遭的樹木,這也是翁恒斌和林韋銘他們之所以從事樹木工作最主要的初衷。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全球海洋生態拉警報,台灣海洋三法進度如何?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台灣身為海島國家,海洋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台灣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 全球海洋資源逐漸枯竭 台灣如何因應? 根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將近90%以上的魚種,已逼近甚至低於可持續生存的數量門檻。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表示,包括捕撈、環境變遷、氣候變遷、汙染,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資源量的變動。比方說魚的繁殖,是比較早生,還是比較晚生;魚體是變大還是變小,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魚群的資源量。除此之外,在漁業捕撈也可以從單位努力量,也就是漁獲效率來檢視,一個網子下去本來可以抓五隻,現在變成抓三隻;本來抓五公斤,現在變成三公斤。台灣的海域跟全世界所有的海域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資源量確實變少。 為海洋永續發展,台灣在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當中明定政府須在二年內制定海洋三法,也就是海洋保育法、海域管理法及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然而三年過去,早已經過了法定期限,直到最近才有新的進展。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不過如今也面臨生態危機以及漁業資源減少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保護區成效尚未達標 海洋三法能成解方? 今年2月,行政院會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海洋產業包括離岸風電、海洋觀光、漁業以及運輸等,立法目的主要在為發展海洋經濟。 綠色和平基金會專案主任鍾孟勳說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條文非常側重在如何去刺激或促進經濟發展,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資源慢慢消耗。所以很多人說海洋三法其實是三位一體的概念,海洋保育法絕對是最重要、最優先的。 海洋保育法主要在協調並促進海洋保護區的整合,落實生態保護;海域管理法指的是海洋空間規劃、海域的使用權及管理。目前行政院只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 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徐承堉認為,海洋產業發展條例先推,跟現在政府推的風力發電有很直接的關聯,所以可以理解先推海洋產業發展條例,但會擔心另外兩部法案沒有進去的時候會失衡。 台灣海域缺乏整體規劃,雖然目前公告有46個海洋保護區,不過根據2021年海洋保育署針對其中22處所做的成效評估顯示,至今仍無保護區達成目標,只有4處可望達標,而以基隆潮境施行成效最好。 潛進基隆潮境海裡,有機會看見美麗的獅子魚。(圖/獨立特派員) 基隆潮境復育有成 卻面臨遊憩與保育的兩難 潛進潮境海裡,可以看到各式各樣色彩繽紛豔麗的軟珊瑚以及珍貴的大海扇。由於潮境剛好是寒暖流交會,有許多浮游生物,海底生態豐富,被潛水人封為海洋的祕密花園。這樣的深海奇景,實在很難令人想像,其實潮境旁邊早年是個垃圾掩埋場,對這裡環境造成很大傷害。後來是經海洋科技博物館接收,由海科館負責處理汙染問題,調查並監測海洋生物。 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分享,海科館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養珊瑚,試著讓珊瑚能夠分株、繁殖。因為珊瑚是群聚動物,看起來好像一分為二,但其實每一片上面都有非常多的珊瑚,自己又會進行細胞分裂,然後再繼續長大。通常在實驗室裡面,只要空間夠的話,這個方法是能夠確保珊瑚長到足夠的大小,可以應付野外環境的時候再把牠移植出去。 潮境復育有成,不過近幾年也面臨新的問題。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科長蔡馥嚀坦言,潮境保護區其實面臨到遊憩跟保育的壓力,現在採取的折衷方法是,保護區的範圍裡面增加總量管制。 海洋保育與觀光如何兼顧?在永續漁業下,如何做好有效漁業管理?今年3月4日,聯合國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而對海洋保育,台灣不能再停滯不前。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土地環境
主題
【卓越大賞】游牧日常
【黃金旅程】 印度、中國的邊界拉達克,這個化外邊境地區常因煙硝四起、衝突不斷受到矚目。但在這個地方,有一群特別的大地之子游牧民族,他們世代在這個海拔四千多公尺的荒野大地逐水草而居,生活環境非常艱困。一頂帳篷及放牧的牛羊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生活簡單、內心純淨、自在知足。 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更是拉達克豐富文化的重要底蘊之一,他們在這片遼闊大地放牧的高原山羊,是被稱為軟黃金Pashmina的頂級羊絨,市場價值不菲。不過現在因為氣候變遷,游牧民族賴以為生的水草近年有了劇烈變化,冬天太熱、夏天太冷,寒冬冷冽的氣候及夏天缺水幾乎成了游牧民族的致命危機。 【荒野呼喚】 中印邊界的拉達克是軍事重地,稍有風吹草動,兩國的軍方都會異常緊張。獨立特派員的採訪團隊在拍攝的過程中,使用空拍機拍攝羊群,不到一會兒時間,立刻就有印度軍方到牧區關切。原來軍方在游牧民族的羊隻身上裝了隱形監視器,用來監視敵情,連牧羊人們都不知道有這些間諜羊的存在,邊界軍事的敏感危險可見一斑。 另外,游牧民族近年面對牧區環境日益惡劣,許多人開始選擇放棄游牧生活,同時希望下一代接受現代教育後,能過更好的生活。這些現代化與游牧生活平衡的兩難,讓拉達克特有的游牧文化正逐漸消失。他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