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警察值勤中!
-
-
AdminAdmin | 2020-07-22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文字:邱惠恩
開槍之前,開槍之後
法律授權警察開槍逮捕犯人看起來天經地義,但實際上台灣員警大多不敢開槍,為什麼呢?
因為在台灣,警察執法時的開槍之前和開槍之後,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包括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開槍?以及可以開幾槍?這些問題都很難有標準答案。還有,開槍後要面臨可能長達好幾年的司法訴訟,甚至員警本身要付出相當可觀的賠償金,這些問題都成了綁住員警手腳的桎梏。
現在行政院通過警械使用條例修正草案,這次的修法能降低警察使用警械的不確定性嗎?
第656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凱文x 56 -
AdminAdmin | 2019-03-06政治經濟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
尋人專家 帶你回家
國內近年列案失蹤人口每年大約都有2萬人左右,透過各種方式都找不回來的家人,就像人間蒸發,那種情感的煎熬往往讓親友難以接受。
我們要帶您看一位警界知名的尋人專家,新北市海山分局的蔡淑女。以前尋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蔡淑女卻將心比心,將冷衙門變成了失蹤者家屬的明燈,幾年來他至少已經協助456位失蹤者回家。他豐富的尋人經驗讓他可以從被人忽略的蛛絲馬跡找到線索,例如他常說人的臉會變老,但鼻子和耳朵等特徵不會變,就可以成為比對的重點。他不只找到活人,也會帶著身分不明的死者,找到回家的路。熱心的他,如何發揮專業、協助求助無門的家屬?又是如何讓跨部會的協尋單位整合成有效的尋人系統?
第586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鄭淑文x 29 -
-
-
SystemAdmin | 2011-03-03教育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文字:婁雅君
鑑識拼圖
冤案常因查證有瑕疵,高水準的鑑識就變得很重要。
台灣目前鑑識科學發展如何?對刑案已經有些什麼幫助?
即使您不是警察,如果能多了解,或許也知道怎樣自保權益。
13年前,21歲的江國慶,被執行槍決,13年後,江國慶案,被認定是一樁世紀大冤案。整起案件被認為,軍方在偵辦上有重大瑕疵,除了涉嫌刑求逼供外,江國慶的自白,和現場的調查報告有許多矛盾之處。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疑點都應該要經過鑑識的過程,來還原整個犯案的經過。不過當時並沒有CSI影集,鑑識觀念也還不普及,中央警察大學的鑑識科系剛成立不久,畢業生人數也只有三屆。其實,鑑識不只是協助辦案尋找真兇,更重要的是,藉由各種跡證,還原現場與犯案過程。當科學辦案,越來越受到重視,讓所有的證據說話,類似江國慶的冤案,才能避免。
在CSI影集中,主角身兼現場調查、辦案、鑑識等多重身份,不過這樣的情況,只會在戲劇裡頭出現。現實世界裡頭,鑑識人員並沒有這麼風光,他們是一群在幕後,採證、檢驗證據,扮演協助偵辦的角色。但是隨著鑑識越來越受到重視,需要鑑識報告的案件也越來越多,鑑識人力是否足夠,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性如何,也開始受到了關注。
第18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紀岳君x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