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識拼圖
教育
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
文字:婁雅君
SystemAdmin | 2011-03-03
冤案常因查證有瑕疵,高水準的鑑識就變得很重要。<br />
台灣目前鑑識科學發展如何?對刑案已經有些什麼幫助?<br />
即使您不是警察,如果能多了解,或許也知道怎樣自保權益。<br />
<br />
13年前,21歲的江國慶,被執行槍決,13年後,江國慶案,被認定是一樁世紀大冤案。整起案件被認為,軍方在偵辦上有重大瑕疵,除了涉嫌刑求逼供外,江國慶的自白,和現場的調查報告有許多矛盾之處。<br />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疑點都應該要經過鑑識的過程,來還原整個犯案的經過。不過當時並沒有CSI影集,鑑識觀念也還不普及,中央警察大學的鑑識科系剛成立不久,畢業生人數也只有三屆。其實,鑑識不只是協助辦案尋找真兇,更重要的是,藉由各種跡證,還原現場與犯案過程。當科學辦案,越來越受到重視,讓所有的證據說話,類似江國慶的冤案,才能避免。<br />
<br />
在CSI影集中,主角身兼現場調查、辦案、鑑識等多重身份,不過這樣的情況,只會在戲劇裡頭出現。現實世界裡頭,鑑識人員並沒有這麼風光,他們是一群在幕後,採證、檢驗證據,扮演協助偵辦的角色。但是隨著鑑識越來越受到重視,需要鑑識報告的案件也越來越多,鑑識人力是否足夠,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性如何,也開始受到了關注。<br />
<q>第186集</q><br />
文字:<a href="/Mw"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婁雅君">婁雅君</a> / 攝影:<a href="/about" title="在本視窗開啟 關於我們">紀岳君</a>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