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關山電光部落 農村慶典傳承族群創生文化【獨立特派員】

分享文章

每年冬天農忙之後,位於關山鎮的電光社區都會舉辦電光農村趣的慶典,內容有阿美族對抗清兵的雷公火之役戲劇表演,也有由部落裡阿美族與客家居民共同參與的巴歌浪完工宴。部落歷史的戲劇表演,成為族群創生的核心動力,就算偶有挑戰、困境,但時間永遠是他鄉變故鄉的最佳潤滑劑。

台灣東部的花東縱谷,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不僅盛產好米,同時也是台灣原住民文化最多元的地區。舊名雷公火的電光部落,位在海岸西側山腳下,與關山鎮隔著卑南溪遙遙相望。

每年12月秋收農忙過後,部落放眼望去,隨處可見一畝畝由翠綠轉為橙黃的田地。暫時休耕的稻田,搖身一變成為電光部落舉辦電光農村趣慶典的舞台,有演出,有市集,還有熱鬧的巴歌浪完工宴。

近年來,從一個原本社區同樂的規模,逐漸蛻變成當地頗為知名的文化盛事,吸引許多外地觀光客參與。電光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秘書潘寶瑩表示,為了營造出農村好玩、活潑、多元化的樣貌,因此名字取作「電光農村趣」,而「戲說雷公火」則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電光部落為近年知名的旅遊景點。(圖/獨立特派員)

將口述化作戲劇,電光部落的歷史傳承

戲說雷公火,主要是講述在19世紀的恆春阿美族人,由屏東滿州翻山越嶺遷徙至電光地區定居,以及對抗清兵入侵的故事。原本只是一段透過耆老口耳相傳的口述歷史,後來電光部落頭目張萬生靠著毅力採集,謄寫成文字記錄,才完成出版電光部落史。

「大概1874年,有一組清兵發現這裡有人居住,要求歸順清朝政府,並在某月某日前來攻打。為了保護家園,因此部落的年輕人一致反抗。」頭目張萬生說,因為老人家每次喝酒醉的時候就開始講這個故事,所以才有了記錄起來做成雷公火戲劇的念頭。

頭目亟欲保存文化記憶的熱切,任職社區發展協會的潘寶瑩都看在眼裡。他與協會另一位成員黃薰平,著手將電光部落人人耳熟能詳的雷公火之役,從耆老口述改編成戲劇展演。剛開始只是一個單純陪伴部落老人的社造計畫,後來卻成為凝聚村民的年度重要大事。

潘寶瑩告訴《獨立特派員》,在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所做的只是希望陪伴長者,可是慢慢的透過大家的肯定,以及在地的人的支持,似乎找到一個凝聚居民的力量,大家一起共同起來完成事情的團結心。

戲說雷公火講述著19世紀阿美族對抗清兵的歷史。(圖/獨立特派員)

巴歌浪完工宴,展現多元文化特色

除了阿美族,電光部落還有約占兩成人口的客家人,以及其他少數族群。本身是卑南族的潘寶瑩,和因為研究田調來到此地定居的黃薰平認為,有別於觀光導向的嘉年華,電光農村趣的核心價值,在於創造部落所有住民的共同生命體驗,而食物則是最能體現多元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

黃薰平解釋,村子裡有一個巴歌浪的完工宴,是屬於無論客家人或是阿美族人的共同習俗,大家會在耕作完後一同享用完工餐。而他們也將戲劇與完工餐的元素抓取出來,在每年年底舉辦一個屬於電光居民的節慶活動。

「當有機會在社區發展協會帶團體的時候來說,我從來不希望去細分誰是什麼人。」潘寶瑩說,大家都是一起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對他而言電光就像是一個家,因此從來都不會去做族群區分。

每年的巴歌浪完工宴,是婆婆媽媽一展廚藝的大好時機。(圖/獨立特派員)

攜手北藝大創造新意,試圖打破營運困境

策畫部落重要慶典並非易事,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學習,期間也曾經歷老人凋零,造成停演危機。2019年,由行政院推行的地方創生元年政策,開啟北藝大與電光部落合作的契機,同時也帶來新的影響與衝擊。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秘書潘寶瑩坦言,策畫慶典仍然擁有一定困境,因為一直以來所進行的企劃並非產業類型,因此在非營利的狀況下每年支應活動給了他們不小的壓力。

北藝大藝術社會實踐中心主任王寶萱表示,北藝大的介入一開始是完全聚焦在戲劇方面,主要協助擔任排戲指導、導演或是相關服裝、舞台、道具的協助。但在第一年時比較像是帶著學生移地教學,由社區部落當老師。因為其實他們的服裝與道具,都是透過傳統技藝與工法設計出來,因此一開始是先來學習,接著學校才透過一些交流帶進一些關於道具、舞台、服裝的巧思,幫助他們的傳統技藝融合當代元素,在舞台上發揮展現。

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與北藝大專業團隊的合作,三年來逐漸發展出更具體的慶典規模,而在過程中電光部落居民並非僅是被動地接受,而更積極地主導及參與,對於生活文化內涵的詮釋,也有了更多在地的想像。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黃薰平認為,雖然現在許多農村發展會仰賴觀光來振興經濟,但對於真實居住或是長時間於在地工作的人而言,大家覺得維持農村原本樣貌才會是最好的發展。

不過度依賴中央政府的資源,電光農村趣試圖透過味覺、視覺、聽覺的感官體驗,從追溯自身歷史背景出發,創造電光所有居民共同的文化集體記憶。面對商業利益思維,如何延續傳統與開創新局,進退之間都是課題。

(※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