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下,除了前線,民眾與各行各業都得照常過日子,如何讓整座城市在戰爭威脅下仍然正常運轉,政治人物責無旁貸。經歷大屠殺事件的布查市(Bucha)市長費多盧克表示:「我非常確定除了專業心理輔導外,最好的公民復健就是讓城市恢復市容。」公視於9月13日到9月27日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布查(Bucha)、伊爾平(Irpin)以及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東臨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Kharkiv)。除了少數全毀的建物,大部分皆已恢復市容。
城市難見戰火痕跡
2022年3月3日至31日俄軍占領布查市,並發生令國際震驚的大屠殺事件,能辨認的屍體數達501具。布查市府員工帶領公視《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距離市府路程約5分鐘的聖安德烈教堂( St. Andrew's Churc),金頂白身的教堂矗立不搖,然而建物仍有些許武器攻擊後的破壞痕跡。
教堂左側則是大屠殺事件的部分罹難者的墓園與紀念碑,116位民眾長眠於此,年紀最小四歲。「占領期間,俄軍放任罹難者曝屍街頭,有的長達好幾周,原本禁止我們埋葬屍體,後來不斷協商後,俄軍才允許在教堂旁設墓地,」布查市府員工解釋。
「作為市長,看到一座死去的城市,其中有狗和獸人(對俄軍的蔑稱)隨意活動,這是很難接受的,」布查市長費多盧克(Anatolii Fedoruk)表示,從烏軍收復布查首日,就啟動重建計畫。
城市重建目標是「讓城市不再有俄軍的任何痕跡」。費多盧克表示,「我非常確定,除了專業心理輔導外,最好的公民復健就是重新建造那些被摧毀的住所。」
除了罹難者紀念碑,以及部分等待重建的全毀民宅外,布查市容已陸續恢復。不注意看,很難想到這裡曾被俄軍占領毀壞。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基夫的獨立廣場與市府行政大樓原本被武器擊中,記者到訪時,廣場已修復,市府正面也整理乾淨並重建中。
首都基輔更不用說,僅剩小部分的建物仍呈現廢墟模樣,不留意看,不會將其與戰爭聯想在一起。
甚至每日不分晝夜的空襲警報已成生活的背景音樂,引不起大規模恐慌與騷動。人們照常逛街、遛狗、吃飯與曬太陽。
不過,城市中處處可見募兵廣告,包括街道看板、地鐵看板、火車上的電視都有。出入城市邊境處也設有軍事檢查哨,尤其東臨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靠近出入口處的2公里處開始,有許多明的、暗的軍事碉堡,以及防止重裝部隊進入的護欄,可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城市各顧也設有陣亡士兵與罹難者紀念區。這些痕跡都在提醒民眾,殘酷的戰爭還未結束。
然而,在這些紀念區與廢墟中,也總有向日葵相伴,提醒人們永不失去盼望。
稅賦優惠
「稅務局不會像以前一樣常光顧餐廳,」位於基輔市中心的克里米亞餐廳Musafir老闆凱瑪爾(Kemal)表示,戰爭後,政府祭出稅務優惠,減輕餐飲業者負擔。
同樣位於基輔市中心、歷史悠久的Pervak餐廳經理柳德米拉(Lyudmila)也表示,稅務優惠是很重要支持,餐廳前方的夏季露台座位是政府土地,目前只收象徵性的1赫里夫尼亞(烏克蘭貨幣名稱,簡寫為UAH)。
戰爭初期,部分在地食材供應鏈斷掉,然而當時絕大部分餐廳也停止營業,因此衝擊有限。不過,凱瑪爾指出,一年後部分食材仍無法買到。他指著餐桌上的長米飯說,過往長米絕不會出現在克里米亞的餐桌上,以往皆用短圓的米,但目前買不到,也不知何時能買到。
買得到食材則面臨物價飛漲的狀況,像是茄子,「有時價格甚至比牛排還貴。」凱瑪爾表示,與戰前相比,成本漲了四至五成。柳德米拉則表示,餐廳平均帳單少了約50%。
餐廳人手也因戰亂大換血,許多人逃離國外,目前餐廳大部分的員工皆是新成員。重新訓練也需要成本。餐廳都自備發電機,甚至有避難室。
記者問:「除了稅務優惠外,你們還希望政府如何協助產業?」兩位餐廳負責人一致回答:「不太需要政府幫忙。」他們都了解非常時期,國家傾注全國之力在前線戰事,業者盡量自立自強,並且提供就業機會,讓城市經濟活絡起來。
貪腐使官員稱帝
整肅貪腐,應該是烏克蘭民眾最有感的話題之一。因為烏克蘭的貪腐,不只貪錢,有時已危及到國家主權。
記者走訪被烏克蘭人戲稱的「貪腐博物館」,原名是「межигір'я」,是當地地名,本是修道院,後成為貴族居住地,再後來,成為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在任時的官邸。
整區140公頃,約五個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園區內潺潺流水、綠蔭環繞。亞努科維奇自住宅邸許多地方都貼有黃金,敬拜室更以琥珀寶石裝飾,相當「榮耀」。
打開寢室窗戶,聶伯河無敵美景盡收眼底。電影室座位的按摩椅是區分男女體形的設計。室外有高爾夫球場等球場,並有動物園,牛羊乳便取自這裡。園區裡頭備有普丁專屬的休息宅邸。
整個園區奢糜的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總價值粗估至少20億美元,經費全搜刮自民脂民膏。本來該拿去建設國家的錢,全進了政客私人口袋。
「實際上政治人物都是為人民工作,但這經常被遺忘,因為腐敗使官員成為國王,人民成為奴隸,」貪腐博物館負責人丹尼斯.塔拉赫科特里克(Denis Tarakhotelyk)指著園區高達三層樓的圍牆說,亞努科維奇以為可以躲在這道圍牆後面。不想當人們為了一個理念、一個價值觀而起義,「他們可以推翻任何東西,任何獨裁。」
亞努科維奇親俄的態度與貪腐的行為,引爆民眾怒火,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集會抗議,爆發廣場革命,亞努科維奇政權被推翻下台。
憤怒的民眾原本要毀掉宅邸,但丹尼斯率領團隊保留下來,「這是犯罪證據,」是毀壞國家根基並彰顯人類無止盡貪婪的證據。
烏克蘭為肅貪,成立國家反貪腐局。今年9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宣布,因為貪腐之因,開除國防部長。
政治人物一條心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19年,以政治素人之姿獲得73%得票率,從喜劇演員轉行為國家總統。到了2021年底支持率僅剩31%,表現不如預期。直到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澤倫斯基國內外聲譽攀上新高峰,「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我們對總統表現持相當批判的態度,然而,戰爭後他表現得很好,」37歲的烏克蘭國會議員基拉·魯迪克(Kira Rudik),是烏克蘭選民之聲(Golos)黨魁,又兼任泛歐自由黨派聯盟(ALDE)副主席,他指出澤倫斯基是一個很好的說故事的人,戰爭開始時,及時告訴國內外社會烏克蘭發生什麼事情,「團結世界各地的人,一起支持同一個目標:讓烏克蘭贏得勝利。」
澤倫斯基自拍影片上傳社群平台說:「聽好,我人在這裡!我們不會放棄武器,我們將捍衛國土。」凱瑪爾認為,這是非常強而有力的訊息,「對我們多數民眾來說相當鼓舞。」
同樣是選民之聲黨與國會議員的安德利.奧薩德丘克(Andrii Osadchuk)表示,烏克蘭國會首次運作日在入侵行動後的3月3日,當時俄軍距離基輔市中心僅20公里,「相信我,戰爭時期國會議員一如既往履行職責並不容易。」
國會議員以身作則,留下與民眾一起面對戰爭,並且一如往常盡本份,回應選民所託,是維持民眾信心的重要基礎之一。
基拉時常飛往國外與各國領袖會面,提高烏克蘭能見度並連結資源協助國內戰事。台灣也是其中一站,2022年6月19日總統蔡英文接見基拉及其訪團。台灣除金援烏克蘭重建城市,也包括戰爭民生物資,例如發電機等。
基拉受訪時一再強調一觀點:非常時期,政治人物不分黨派、一致對外。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