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總統辯辨變 電視辯論有發揮民主功能嗎?
如果說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是全國人民對台灣未來總統的「面試」,那麼這種形式的面試有充份發揮其功效嗎:候選人藉辯論會讓政策越辯越明?作為面試官的選民們有因此更瞭未來的國家領袖?《獨立特派員》對電視辯論會提出四個反思以及四個如何觀看電視辯論的建議。 台灣2004年首次舉辦總統電視辯論會,20年過去了,此形式有充份發揮其功效嗎?圖/獨立特派員  候選人要被聽見 1960年美國首次舉辦總統電視辯論會。時任副總統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尼克森(Richard M. Nixon)與代表民主黨參選的參議員甘迺迪(John F. Kennedy)。當時黑白電視機剛於美國家庭普及,候選人政見不再只是平面白紙黑字與廣播聲音,選民能肉眼觀察候選人的一言一行。 不只美國,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都會舉辦選舉電視辯論會。反觀台灣是保障舉辦「政見發表會」而非「辯論會」。《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45條只規範中選會要以公費提供候選人於無線電視頻道上發表政見。「辯論會」是二組以上候選人同意,電視台應予受理,並得向中選會申請經費補助。換言之,並沒有強制規定舉辦辯論會。 曾擔任2016年蔡英文競選總統與蘇貞昌競選新北市長的辯論幕僚、現任中華辯論推廣協進會常務理事的賈培德表示,資源造成不平等的狀況在民主國家非常明顯,口袋深的候選人可以發動所有宣傳管道。「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是確保所有候選人都有一個平台來發表自身的政治理念,選民也有固定管道了解所有候選人。」 然而,人手一機、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候選人宣傳自身的社群門檻越來越低,民眾搜尋資訊的平台也益發多元且容易,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還有存在之必要嗎?這種形式有充分發揮其功能嗎?  反思一:辯論會次數過少 電視辯論會次數宜增、題問宜更多元。圖/公視 電視辯論會反思一:辯論會次數過少。 由於辯論會並非強制舉辦,舉辦一次已相當不易,很多時候容易因候選人各種理由而「流標」。 台灣首次於2004年舉辦總統電視辯論會,當時由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與國民黨候選人連戰同台對決,當時總共舉辦兩次。 畢竟一場辯論會的時間有限,觀看英、法、德國的電視辯論會,都舉辦二至三次。每次辯論會結束後,應給予社會大眾與候選人再次沉澱思考的時間。2004年台灣第二次總統電視辯論會一開始,主持人便提醒兩位候選人:「第一次辯論會舉辦過後,社會上有一些聲音。第一是希望不要辯多於論;第二是不要實問虛答。」 反觀此次2024總統電視辯論會只舉辦一次,對於一位預計掌握國家大政四年之久的候選人,「一試定江山」的作法過於草率。 反思二:提問來源宜更多元 電視辯論會反思二:辯論會的提問來源應該多元。 2004年總統電視辯論會舉辦兩次,每一次各邀請五位來自不同的民間專家學者提兩個問題,共計20個問題。包括中研院院士、婦女新知協會、司改會、大學教授等,題目包含經濟、司改、性平、教育、原住民、財政賦稅、政治風氣等。 2016年則加入網路公民提問,以抽籤方式抽出五題超過千人連署的題目,包括科技、司法、財經、經濟、勞工。 反觀2024總統電視辯論會只有五家媒體提問,也只提問一次。其中,四家媒體都聚焦在兩岸關係,一家媒體另提出居住正義、貧富不均、國會不過半的問題。更遑論三位候選人光是澄清自身炒房地疑雲跟兩岸政策就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對其它議題產生了排擠效應。 確保提問對象多元,被討論的議題也就更多元。 反思三:宜落實交互詰問 台灣電視辯論的交互詰問僅一問一答即結束,容易讓候選人閃避關鍵問題,也無法聚焦議題討論。圖/公視 電視辯論會反思三:落實辯論會的交互詰問制度 台灣多數的電視辯論會制度分為四階段:申論、提問、交互詰問、結論。然而,台灣的交互詰問只不過是一問一答就結束,並沒有繼續追問、討論或質疑。 政策辯論出身的賈培德表示,交互詰問(Cross-Examination)脫胎自法庭辯論中律師詰問證人的制度,「律師可控制證人回答什麼、什麼時候回答、什麼時候換下一題,證人有義務針對問題回答。」 交互詰問可以協助所有人在有限的時間內聚焦問題,針對問題反復地進行質疑與討論,「如果你發現對方開始顧左右而言他,你可以立刻制止他,請對方回到原本的問題並且回答,」賈培德指出,台灣的辯論會一問一答就結束,候選人很容易對尖銳的問題四兩撥千金、輕鬆過關,也達不到「政策討論與辯論」的目的。 反思四:主持人角色宜更積極 電視辯論會反思四:主持人角色宜更積極協助聚焦政策討論。 台灣電視辯論會主持人通常肩負維持秩序與宣布流程規則兩項任務。「台灣政策辯論會的主席一向是念稿的花瓶,直接放錄音也可以,」賈培德直言,歐美國家的政策辯論會主持人是極為資深的新聞媒體人,主席相當瞭解各政黨政策脈絡與候選人背景,「當我們想更具焦問題的時候,主席的角色變得很重要。」 假設候選人對問題言詞閃躲,主持人也會出手,要求候選人有義務回答疑問。  看發表會與辯論會有四個方法。圖/各候選人社群 看門道1:是否口號治國 怎麼看政見會與辯論會1:口號治國 vs. 執行規劃 候選人於政見發表會一定會端上政策牛肉,尤其說出補助多少錢、投資多少金額的牛肉更香。要留意的是,候選人對於這盤政策牛肉的食譜是什麼、食材從何來、怎麼烹煮、何時烹煮、給誰吃等等,都應說清楚講明白,否則只是口號治國。 賈培德以本次三位候選人都有提出的社會住宅為例,「我們會蓋很多社會住宅」跟「我們已經計畫每年蓋多少社宅、包租代管比例、地點在哪、發包進度、完工進度等」,這兩個說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看門道2:留意資訊真假 怎麼看政見會與辯論會2:留意資訊真假 有效的政策辯論是基於事實的基礎之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動14位同仁,針對本次總統候選人的發言內容(包括總統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進行事實查核,屬於意見的範疇不查。 對於本次查核結果,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執行長邱家宜表示,候選人最常見的手法是只說出「部分真實」,也就是在事實與數據裡挑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來重新脈絡與陳述。 這些冰山一角的事實,很容易誤導選民,由其多數民眾也不會對其進行查核。邱家宜認為,政客之所有敢如此操弄真假,「這是新聞媒體怠惰造成的,新聞記者只報導了候選人各說各話,然後就覺得完成工作了,並沒有對其內容進一步查核,」讓政治人物覺得不會被踢爆或揭露。 邱家宜建議,當候選人提出一堆數據的時候就要特別小心,這些數據都可以從政府的公開文件去查核。 看門道3:自己最關心的事 怎麼看政見會與辯論會3:釐清自己最關心的事情,留意相關政見。 臺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建議,先釐清自己最關心什麼,「問自己:這個國家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再去聽候選人有沒有相關政見,有沒有解決你關心的問題。」 看門道4:耐心看全場 怎麼看政見會與辯論會4:耐心看完全場,思辨資訊。 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通常約2小時至2個半小時,「我知道很長,但是請大家耐著性子從頭到尾看完它,」賈培德指出,新聞媒體受限篇幅與時間,只能擷取片段播出,「你很難看從新聞媒體到全貌,」很容易被誤導。 看完後,賈培德建議,停一下、想一下候選人到底講了什麼,並且辨別資訊是否有意或無效。 讓電視政見發表會與辯論會真正落實辯論政策、思辨政策,才能真正改變該改變的問題。 (※邱惠恩 劉建邦/採訪報導) 邱惠恩/編輯
專欄
【記者在烏克蘭5】戰火下城市如常運轉 政治人物責無旁貸
戰爭之下,除了前線,民眾與各行各業都得照常過日子,如何讓整座城市在戰爭威脅下仍然正常運轉,政治人物責無旁貸。經歷大屠殺事件的布查市(Bucha)市長費多盧克表示:「我非常確定除了專業心理輔導外,最好的公民復健就是讓城市恢復市容。」公視於9月13日到9月27日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布查(Bucha)、伊爾平(Irpin)以及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東臨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Kharkiv)。除了少數全毀的建物,大部分皆已恢復市容。 城市難見戰火痕跡 圖一,布查發生大屠殺事件,聖安德烈教堂一旁埋有罹難者及其紀念碑。圖/獨立特派員 2022年3月3日至31日俄軍占領布查市,並發生令國際震驚的大屠殺事件,能辨認的屍體數達501具。布查市府員工帶領公視《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距離市府路程約5分鐘的聖安德烈教堂( St. Andrew's Churc),金頂白身的教堂矗立不搖,然而建物仍有些許武器攻擊後的破壞痕跡。 教堂左側則是大屠殺事件的部分罹難者的墓園與紀念碑,116位民眾長眠於此,年紀最小四歲。「占領期間,俄軍放任罹難者曝屍街頭,有的長達好幾周,原本禁止我們埋葬屍體,後來不斷協商後,俄軍才允許在教堂旁設墓地,」布查市府員工解釋。 「作為市長,看到一座死去的城市,其中有狗和獸人(對俄軍的蔑稱)隨意活動,這是很難接受的,」布查市長費多盧克(Anatolii Fedoruk)表示,從烏軍收復布查首日,就啟動重建計畫。 城市重建目標是「讓城市不再有俄軍的任何痕跡」。費多盧克表示,「我非常確定,除了專業心理輔導外,最好的公民復健就是重新建造那些被摧毀的住所。」 除了罹難者紀念碑,以及部分等待重建的全毀民宅外,布查市容已陸續恢復。不注意看,很難想到這裡曾被俄軍占領毀壞。 圖二,哈爾基夫市府行政大樓被武器擊中,如今門面已修復,建築後面重建中。圖/外電、獨立特派員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基夫的獨立廣場與市府行政大樓原本被武器擊中,記者到訪時,廣場已修復,市府正面也整理乾淨並重建中。 首都基輔更不用說,僅剩小部分的建物仍呈現廢墟模樣,不留意看,不會將其與戰爭聯想在一起。 甚至每日不分晝夜的空襲警報已成生活的背景音樂,引不起大規模恐慌與騷動。人們照常逛街、遛狗、吃飯與曬太陽。  圖三,在紀念區與廢墟中,總有向日葵相伴,提醒人們永不失去盼望。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城市中處處可見募兵廣告,包括街道看板、地鐵看板、火車上的電視都有。出入城市邊境處也設有軍事檢查哨,尤其東臨俄羅斯邊境的哈爾基夫,靠近出入口處的2公里處開始,有許多明的、暗的軍事碉堡,以及防止重裝部隊進入的護欄,可說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城市各顧也設有陣亡士兵與罹難者紀念區。這些痕跡都在提醒民眾,殘酷的戰爭還未結束。 然而,在這些紀念區與廢墟中,也總有向日葵相伴,提醒人們永不失去盼望。 稅賦優惠 圖四,餐飲業者表示政府祭出稅務優惠有效降低經營負擔。圖/獨立特派員 「稅務局不會像以前一樣常光顧餐廳,」位於基輔市中心的克里米亞餐廳Musafir老闆凱瑪爾(Kemal)表示,戰爭後,政府祭出稅務優惠,減輕餐飲業者負擔。 同樣位於基輔市中心、歷史悠久的Pervak餐廳經理柳德米拉(Lyudmila)也表示,稅務優惠是很重要支持,餐廳前方的夏季露台座位是政府土地,目前只收象徵性的1赫里夫尼亞(烏克蘭貨幣名稱,簡寫為UAH)。 戰爭初期,部分在地食材供應鏈斷掉,然而當時絕大部分餐廳也停止營業,因此衝擊有限。不過,凱瑪爾指出,一年後部分食材仍無法買到。他指著餐桌上的長米飯說,過往長米絕不會出現在克里米亞的餐桌上,以往皆用短圓的米,但目前買不到,也不知何時能買到。 買得到食材則面臨物價飛漲的狀況,像是茄子,「有時價格甚至比牛排還貴。」凱瑪爾表示,與戰前相比,成本漲了四至五成。柳德米拉則表示,餐廳平均帳單少了約50%。 餐廳人手也因戰亂大換血,許多人逃離國外,目前餐廳大部分的員工皆是新成員。重新訓練也需要成本。餐廳都自備發電機,甚至有避難室。 記者問:「除了稅務優惠外,你們還希望政府如何協助產業?」兩位餐廳負責人一致回答:「不太需要政府幫忙。」他們都了解非常時期,國家傾注全國之力在前線戰事,業者盡量自立自強,並且提供就業機會,讓城市經濟活絡起來。 貪腐使官員稱帝 圖五,這座被戲稱為貪腐博物館的園區,奢糜程度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圖/獨立特派員 整肅貪腐,應該是烏克蘭民眾最有感的話題之一。因為烏克蘭的貪腐,不只貪錢,有時已危及到國家主權。 記者走訪被烏克蘭人戲稱的「貪腐博物館」,原名是「межигір'я」,是當地地名,本是修道院,後成為貴族居住地,再後來,成為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在任時的官邸。 整區140公頃,約五個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園區內潺潺流水、綠蔭環繞。亞努科維奇自住宅邸許多地方都貼有黃金,敬拜室更以琥珀寶石裝飾,相當「榮耀」。 打開寢室窗戶,聶伯河無敵美景盡收眼底。電影室座位的按摩椅是區分男女體形的設計。室外有高爾夫球場等球場,並有動物園,牛羊乳便取自這裡。園區裡頭備有普丁專屬的休息宅邸。 整個園區奢糜的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總價值粗估至少20億美元,經費全搜刮自民脂民膏。本來該拿去建設國家的錢,全進了政客私人口袋。 「實際上政治人物都是為人民工作,但這經常被遺忘,因為腐敗使官員成為國王,人民成為奴隸,」貪腐博物館負責人丹尼斯.塔拉赫科特里克(Denis Tarakhotelyk)指著園區高達三層樓的圍牆說,亞努科維奇以為可以躲在這道圍牆後面。不想當人們為了一個理念、一個價值觀而起義,「他們可以推翻任何東西,任何獨裁。」 亞努科維奇親俄的態度與貪腐的行為,引爆民眾怒火,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集會抗議,爆發廣場革命,亞努科維奇政權被推翻下台。 憤怒的民眾原本要毀掉宅邸,但丹尼斯率領團隊保留下來,「這是犯罪證據,」是毀壞國家根基並彰顯人類無止盡貪婪的證據。 烏克蘭為肅貪,成立國家反貪腐局。今年9月3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宣布,因為貪腐之因,開除國防部長。 政治人物一條心 圖六,烏克蘭選民之聲黨黨魁、議員基拉·魯迪克受訪表示,不分黨派,政治人物一致對外。圖/獨立特派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019年,以政治素人之姿獲得73%得票率,從喜劇演員轉行為國家總統。到了2021年底支持率僅剩31%,表現不如預期。直到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澤倫斯基國內外聲譽攀上新高峰,「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我們對總統表現持相當批判的態度,然而,戰爭後他表現得很好,」37歲的烏克蘭國會議員基拉·魯迪克(Kira Rudik),是烏克蘭選民之聲(Golos)黨魁,又兼任泛歐自由黨派聯盟(ALDE)副主席,他指出澤倫斯基是一個很好的說故事的人,戰爭開始時,及時告訴國內外社會烏克蘭發生什麼事情,「團結世界各地的人,一起支持同一個目標:讓烏克蘭贏得勝利。」 澤倫斯基自拍影片上傳社群平台說:「聽好,我人在這裡!我們不會放棄武器,我們將捍衛國土。」凱瑪爾認為,這是非常強而有力的訊息,「對我們多數民眾來說相當鼓舞。」 同樣是選民之聲黨與國會議員的安德利.奧薩德丘克(Andrii Osadchuk)表示,烏克蘭國會首次運作日在入侵行動後的3月3日,當時俄軍距離基輔市中心僅20公里,「相信我,戰爭時期國會議員一如既往履行職責並不容易。」 國會議員以身作則,留下與民眾一起面對戰爭,並且一如往常盡本份,回應選民所託,是維持民眾信心的重要基礎之一。 基拉時常飛往國外與各國領袖會面,提高烏克蘭能見度並連結資源協助國內戰事。台灣也是其中一站,2022年6月19日總統蔡英文接見基拉及其訪團。台灣除金援烏克蘭重建城市,也包括戰爭民生物資,例如發電機等。 基拉受訪時一再強調一觀點:非常時期,政治人物不分黨派、一致對外。 (※邱惠恩 鄭仲宏/採訪報導)
專欄
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人口紅利成崛起契機?
印度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龐大的年輕勞動力族群,被視作是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關鍵。近年印度不僅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也搶下世界重要峰會G20的主辦權。而在疫情期間,醫療產業實力更是一戰成名。不過,就業機會少、教育體制不完善,仍是印度崛起大步向前的挑戰。 印度人口世界第一 龐大勞動力成發展關鍵? 印度在今年四月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數最多的國家,龐大的人口紅利也被認為是為印度帶來翻轉命運的契機。 總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來,印度的經濟規模已從全球第十大前進到第五大,今年,在他第二任任期最後一次的印度獨立紀念日談話中,強調過去幾年來,全國已有1億3500萬人晉升為新的中產階級。 不只經濟動能活躍,今年八月,印度也成為史上第四個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探測器維克蘭號更首次成功登陸月球南極,航太科技的空前成果,帶動國防工業發展,使得印度基金後勢看漲。 太空研究組織開心歡呼,總理莫迪也連線觀看,因為印度不僅成功登月,還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南極的國家。(圖/獨立特派員) 婆羅多就是印度!展現擴大國際聲量決心 除了經濟與科技,印度的國際政治影響力也在主辦G20峰會後,更為顯著。在G20數經濟論壇上,印度總理莫迪也說:「印度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實驗室,只要在印度成功的方法,在全世界各地都可行。」 印度緊抓住在國際間擴大聲量的機會,G20峰會期間,聯合美國、法國、義大利、歐盟及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簽署共同備忘錄,力推「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透過跨國鐵路與航運網絡,強化歐亞之間的聯繫與能源運輸安全,這項計畫也被視為與中國「一帶一路」相抗衡的重要策略。印度隨後更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八項協議,強化能源夥伴關係。 耐人尋味的是,這場全球矚目的重量級峰會上,印度使用了古梵語的「婆羅多(Bharat)」一詞,取代英文的國名「印度(India)」。此消息傳出,引來莫迪政府想藉此更改國名的諸多臆測與討論。 在G20會場上,印度總理莫迪面前寫的國名不是印度,而是「婆羅多(Bharat)」。(圖/獨立特派員) 德里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蘇米特・庫馬爾說:「這顯示我們想要維護歷史傳承,以及我們堅持的文明價值體系。在這樣的概念下,最近看到『婆羅多』在G20峰會中被使用,它也凸顯了過去殖民體制對印度的價值體系造成的巨大影響,甚至國家的名稱都被改變。」 醫療產業驚豔全球 教育卻成發展阻礙? 印度政府對未來發展樂觀,因為還有一項利器。疫情期間,印度每月平均可生產約七千萬劑的新冠疫苗,是有效降低疫情的關鍵之一,也讓印度的醫療產業的實力驚豔全球。 印度醫療器材生產有著快速、自動化的生產線,一個小時可以產出80萬個注射器。(圖/獨立特派員) 根據印度政府推估,印度醫療器械市場到了2030年,可望增長到目前規模的四倍。前景雖然看好,不過挑戰也不少。印度HMD醫療器材公司董事拉吉夫・納斯說:「印度的醫療器材非常仰賴進口,對我們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工程方面。我們國家有傑出的工程人員可以製造醫療器材,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地企業需要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因此印度政府為了醫療器械製造打造健全的生態系統,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新的醫療器械園區。(圖/獨立特派員) 印度BPL醫療器材公司執行長蘇尼爾・庫拉納說:「疫情是一個觸發點,我們了解到我們沒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印度政府頒布了一些計畫,制定生產獎勵措施,促進發展,我們因此得到許可證,現在正在班加羅爾建立第二座工廠。」 印度醫療產業發展迅速,人才培訓也成為企業關注的重點,蘇尼爾・庫拉納也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印度在研發方面沒有投入太多精力。印度人口基金會執行主任普納姆・慕特雷賈說:「印度的年輕人口會持續增長一段時間,我們需要為這些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但學校教育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能培訓,市場人才需求遠超過培育的速度。」 在印度,教育體制不完善是一大問題,且許多人連受教機會都沒有。競爭激烈的環境裡,沒有受過教育,競爭力受限,工作選擇大多限於體力勞動的底層藍領階級。 產業需要人才,超過14億的人口總數,猶如印度這頭崛起的南亞雄獅身上根根相連的毛髮,而「教育」則是牠的雙眼,如何治癒與時代需求脫節的病灶、看得更長遠,是印度眼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尹雯慧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前進黨選舉大勝,卻成泰國最大在野黨!
泰國總理選舉一波多折,終於在八月下旬選出新總理。不過,好不容易組成的聯合政府,可以執政多久?參議院任期屆滿之後,是否會發動倒閣?為泰黨和親軍方組成的聯合政府,根基是否穩固?都和泰國憲政基礎有關。被寄予厚望的前進黨,有沒有機會翻轉泰式協商政治? 泰國新總理出爐 背後複雜的協商成果 泰國五月大選後,總理人選遲遲無法推出。第一輪前進黨的皮塔票數未過半,第二輪提名資格被否決。直到八月才選出新任總理,由為泰黨的謝塔當選,打破泰國總理難產的僵局。 謝塔當選為泰國第30任總理,他表示,感謝所有泰國人、聯合政府、國會議員及投票的每一位參議員,並將盡力履行職責。(圖/獨立特派員) 謝塔在參眾議院750席中,拿下過半票數,不僅是複雜的協商結果,更和前總理他信的命運息息相關。2006年他信出訪時,遭到軍事政變,引發紅黃衫軍對立,造成泰國社會長期的動盪不安,前總理他信自此之後流亡海外,而就在謝塔當選的這天,他信終於回到泰國。 流亡海外多年的泰國前總理他信高調回國,甚至有支持者特地來接機。(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學者認為,他信必須掌握這次機會,回到泰國。而台灣學者則分析,這代表了保守勢力願意和解,同時也意味著新總理即將出爐。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陳佩修表示,若沒有事先談好,他信不太可能這麼高調地回來,在泰國這個傳統協商的狀況裡面,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協商成果。 前進黨失利 為泰黨與親軍方組聯合政府 前進黨是第一大黨,卻在總理選舉中失利。皮塔第一次票數沒有過半,只獲得342票。第二次選舉時,過半議員反對他二度提名,而喪失競選資格。前進黨組閣失利之際,卻傳出為泰黨與保守派會面。 皮塔贏得選舉、組建聯盟,但卻被任命的參議院阻擋。民眾投票了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令他們感到憤怒、絕望與疲憊。(圖/獨立特派員) 向來反軍方的為泰黨,卻在籌組聯合政府時,與親軍方的合泰建國黨、人民國家力量黨合作。這樣的決定,就連為泰黨的支持者,也表達不滿。 抗議民眾吉拉蓬說:「我們希望前進黨和為泰黨攜手共組民主聯盟,現在是為人民籌組政府的時刻,我對為泰黨這麼做非常失望。」 台泰交流協會創會祕書長洪銘謙表示,其實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路線」,因為不管是為泰黨或者是軍方,他們在各自的利益上是不一樣的。 參議員明年任期屆滿之後,總理選舉完全回歸到眾議院的500席。屆時是否倒閣,前進黨、為泰黨,以及野心勃勃的泰自豪黨黨主席阿努廷,他們之間的合縱連橫,將是下一階段的觀察重點。 憲政基礎不穩 制定新憲法連署恐成引爆彈 泰國憲政根基不穩,從政變次數超過20次就可看出端倪。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陳佩修表示,泰國從1932年行憲到現在總共90年,已經有22部憲法,平均一部憲法不到五年的壽命。泰國的憲法可以說是拋棄式,沒有所謂的「修憲」。 這種為特定對象服務的憲法,造就出現在的參議院以及憲法法庭這類制度怪獸。不過前進黨在這次選舉中,為泰國政壇帶來一股新氣象。這些新科議員,能否在國會中有實質的表現,備受期待。 由公民團體iLaw發起的制定新憲法連署,已經通過送入國會的五萬份門檻,也獲得前進黨支持。(圖/獨立特派員) 台泰交流協會創會祕書長洪銘謙表示,制定憲法這件事情在泰國的過往歷史裡是不存在,也沒有人敢做,到最後這個議案有可能會被反對勢力認為有顛倒政府的想法,成為下一個引爆彈。 不過,要求改革的聲浪延續至今,前進黨的支持者以及年輕世代,對於聯合政府能夠忍受多久,是另一個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 隨著他信的回國,泰國社會是否能放下對立,進而和解,然後往前邁進?前進黨會是開啟新時代的那股浪潮嗎?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陳佩修表示,這是一個舊的泰國、舊的政治時代的一個終結,但新的時代是不是美麗新世界?就沒有人知道了。 (※婁雅君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公投突圍15年】新修公投法為我們帶來真民主了嗎?
撰文/李宜芳    公投的「平民化」,象徵民主價值更進一步,但同時我們也應認知到,台灣的公投法尚未成熟,今年試水溫的經驗將會影響整個公投制度的發展。我們想藉由以下幾個爭點,讓您知道台灣公投目前面臨了哪些問題,並借鏡國外的做法,去探討改進的空間。 同婚公投水火不容 雙方都過有解嗎?    今年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牽涉性別議題的五項公投,不僅是因為大眾對人權議題格外關心,更因為這五案的內容強烈對立,讓這次公投更加戲劇化,大家都等著看誰是最後的贏家。許多人會問,如果這些互相衝突的公投案都通過了會如何發展? ( 圖片:2016年11月17日,立法院在排審《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時,正反兩方在門外集結發生衝突。 圖源:公視PNN新聞網)    一些西方國家如瑞士、德國等,有對此制定解決方法,例如,直接比較雙方同意票數的多寡,或是在選票上加上一個附屬問題:「如果兩案都過,你的第一志願為何?」去給兩案都投同意的選民做選擇。層層的防呆機制清楚定在法規當中,就能避免掉絕大多數的爭議。    這一次愛家公投與平權公投的對立,是立法者始料未及的,現行法條也沒有相關的處置規定。東吳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胡博硯指出當初大法官748號解釋並未規定要修民法或立專法,是要給立法者一個彈性空間。如果最後兩個都過,立法機關可能因為無法解決爭議,就把法案擱置。這樣不僅會傷害到提案者,也會傷害到制度本身,讓民眾對公投失去信任,並不是我們樂見的情況。 當政黨將手伸進公投 公投該與大選脫鉤嗎?    回首過去的全國性公投,清一色都是由政黨提出的,尤其在2004年與立法委員選舉合辦的那場公投,一邊是綠營的「討黨產」,另一邊是藍營提的「反貪腐」, 公投公報上印著互相討伐的言論,彷彿選舉的第二戰場。過於濃厚的政治色彩,一直都是台灣公投為人所詬病之處。 (圖片:107年8月27日在國民黨於中央黨部前舉行三項公投案連署書送件記者會。圖源:公視PNN新聞網)    胡博硯認為,政黨發動的公投必須視情況判斷,在國外,確實有因為小黨在國會無法與大黨抗衡,而發動公投將問題訴諸民意的例子。但是政黨的主要戰場應該要在國會,過多的公投可能淪為政黨宣傳的工具。    台灣的公投法規定,公投案成立後一到六個月內若遇公職人員選舉,就得合併辦理。合辦的好處是能直接援用選舉的投開票所與選務人力等資源,能大大減少公帑支出,此外,公投投票率也得以提升。然而,公投也特別容易與政黨選情聯想在一起,畢竟誰能在大眾議題上占地較多,就掌握發言的主導權,也爭取到了較多的曝光機會。 公投處置空間模糊 公投審查權誰來擔?    重大政策公投在今年的十案中佔了六成,但現實中,政府政策真的跟的上公投的腳步嗎?重大政策公投不像法律的創制或複決,有明確的時程可以依循,法律並未規定政府要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手段完成,雖然可以展現民意,但也極有可能無法被執行。 (圖片: 中選會逐張審查公投提案團體送來的連署書。圖源:公視PNN新聞網)    難道無法從源頭管理,排除執行上有疑義的公投案嗎?事實上,中選會只會對公投案進行形式審查,除了公投法明定的不可公投事項,幾乎不會干涉公投案的議題,只要內容無語意不清,並達成連署門檻便能成案。    探究原因,是因為中選會並不是司法機關,沒有駁回提案的正當性。反觀國外,德國的各邦憲法法庭審查、義大利的最高法院都有公投審查權,確保無合違憲之虞。中選會身為行政機關,否決提案時容易被指控立場不公,為了尊重提案者意見,選擇只做形式審查,也造成今年公投案的暴增。    今年光同志相關的公投就佔了五案,東吳大學政治系黃秀端教授認為,每多一個公投案,就要多花一億元,如果有二案以上針對同一件事,為何不結合成一案就好了?此現象反映中選會職權不足的困境,希望未來能給予中選會一些處置空間,集結正反雙方討論,將多案合併成一案,以免資源浪費。 公投好像趕投胎 說好的電子連署呢?    第11、12案提案人曾獻瑩表示,他們從2月送件,經過審查、聽證會、發函、補正、開會,到5月才進入第二階段連署,10月下旬才正式成案。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原本用來倡議、溝通的能量都在前面的階段耗盡了。 (圖片: 投提案團體在回收全台的連署書之後,還必須進行、分類、編號、造冊等龐雜的整理工作。 圖源:公視PNN新聞網)    在瑞士,公投連署時間是18個月,在公投前也有一年的時間進行辯論,議題有充分發酵的時間。反觀台灣,規定公投成立之後要在六個月內舉辦,大家趕著要綁年底大選,紙本連署又曠日廢時,導致流程走得非常倉卒,提案方與審查方皆人仰馬翻。中選會應盡快履行建置電子連署系統的承諾,未來用自然人憑證進行連署,既快速又省力,也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連署的可能性。    第14案領銜人苗博雅說:「在推動公投的過程中,全台各地都長出了自發性的倡議組織,我們很期盼這些組織可以在公投之後能繼續運作下去,持續在各地發揮影響力。」公投本身是一個有力量的民主程序,可以讓意見相同的人集結,能夠讓多元的聲音被聽見,也許台灣現在無法讓公投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但希望政府和人民都能吸取每一次的經驗,最終實現直接民主的真諦。 延伸閱讀:   ♦ 公視有話好說 史上最複雜!10公投案一次搞懂! 公視獨立特派員 公投蓋什麼 【公投突圍15年】 那些年夾縫中生存的公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