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經營及規劃的方向除了建設與發展,是否也有其他可能及選擇?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在這座轉角就能遇見古蹟的小城市,人口只有約十七萬人,卻能藉著豐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每年吸引超過兩千萬的觀光人次!鎌倉,是如何以「保存」的思維經營城市?
鎌倉古都 如何以「保存」的思維經營城市?
日本神奈川縣的鎌倉市,距離東京只有一個小時車程,與關西的奈良、京都並列日本三大古都。
11世紀末,鎌倉是鎌倉幕府的首都,因此保留了相當多鎌倉幕府時期的寺院及古蹟;同時因為靠近湘南海岸,在昭和時期吸引許多文人、藝術家以及富裕階層前往,為日本西化過程中的和洋融合留下許多紀錄。在這座古蹟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有16件文化財的城鎮,有一套經營古都的方法。
鎌倉市役所文化財課北畠榮俊表示,平常就會與寺廟、神社等進行聯繫,瞭解文化資產的情況,如果發現有文化資產需要修復,就會提供補助金,同時也與國家和縣級機構合作,以便修復的文化資產得到適當的保存和公開利用。
1242年創建的光明寺有鎌倉現存最大木造本堂,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目前正在進行「令和大修理」,這整個修復工程的預算大約是20億日圓,同時要耗費十年的時間。文化財建造物保存技術協會所長鈴木雅文表示,會盡量保持現狀、只修復有問題的部分,並重新組裝,因此外觀從視覺上來看,基本上是相同的。
鎌倉市每年文化財的保存預算大約40億日圓,不過預算對象只限定被指定或登錄的文化資產。1916年興建的古我邸,是鎌倉三大洋館之一,也是相當標準的和洋式別墅建築,不過古我邸卻不在被指定或登錄的文化財名單中。
古我邸經營者新井達夫說:「一旦被指定,就會失去很多自由,這些建築就可能只能像博物館一樣存在。我們拒絕了所有的申請,自己出資來維護,雖然沒有得到政府的補助,但是我們可以自由地利用它。」拒絕被指定,對所有者來說具有更彈性的活用空間,不過也相當考驗所有者對活用的認知。
下一代的參與 鎌倉傳統技藝傳承
1995年,日本文化廳希望將日本各地區的文化與景點透過故事包裝對外呈現,而關於鎌倉的日本遺產故事,除了有眾多知名的神社跟洋館,傳統技藝也包含在其中。
13世紀由宋朝傳入的鎌倉雕,不但是一項被指定的傳統工藝,也被納入鎌倉的日本遺產故事中。不過,老師傅卻對工藝的傳承感到憂慮,目前的雕刻師傅不到120人,同時多數超過60歲。
被納入日本遺產的工藝傳承出現危機,為了讓故事可以延續,必須有下一代的參與。鎌倉雕資料館館長赤井裕明表示,目前積極推動以小學為主的體驗課程或學生畢業製作,讓學生實際動手雕刻鎌倉雕。
在鎌倉,以小學生為培育對象的傳統技藝,還包括一項日本獨有的舞台藝術。「能劇」被譽為是現存最古老的表演藝術,從2018年開始,鎌倉兒童能劇就在鎌倉能舞台開始進行培訓。鎌倉市役所文化課里元茉以子說:「我們希望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不僅是看,還希望能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
御谷騷動 由居民主導的城市規劃
在鎌倉,大量被留存的歷史建物卻沒有成為城鎮建設的包袱。從鎌倉市制高點觀察,整個城鎮並沒有太突兀的高樓,周邊山坡也沒有任何建築。鎌倉市役所企劃課課長安冨誠人認為,鎌倉的城市規劃與市民活動的歷史相互關聯,其中一個代表性的例子是「御谷騷動」。
在御谷騷動中,鎌倉的市民們站出來,展開了保護土地的運動,最終使得這片綠地至今仍然得以保存,這種由市民主導的城市規劃方式,不但促成日本的古都保存法在1966年實施,更深切影響日本歷史建築的周遭景觀。
鎌倉在1992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卻因為構成遺產的價值闡述不夠充分,受到不記載的勸告,不過鎌倉並沒有放棄,努力實踐與歷史遺產共生共存的理念,為歷史城鎮的保存效益做了見證。
(※李婕綾 張智龍/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