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最早的水道水源地位於公館,在日治時代規劃完成,並沿用到1977年。這些供水設施不是冰冷生硬的機房,而是包含數棟新古典主義建築的古蹟,其中自來水博物館更是臺北地區第一棟鋼筋水泥的建築;位在小觀音山上的蓄水池,媲美土耳其地下水宮殿,有著更為現代化的公衛設計。
為何建造地下水宮殿?臺北水道水源地的歷史與起源
位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大約建造於西元6世紀,是世界知名的觀光景點。1400年之後,北臺灣公館的小觀音山,也有一座地下水宮殿。一片草皮之下,隱藏著上個世紀臺北地區的自來水設施。
不同於土耳其地下水宮殿柱子林立的景象,2座蓄水池內各有5道導流牆,牆體的設計,不只是建築工法上的不同,更富含飲水衛生的現代思維。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展業科股長林瑜禎說明,水從蓄水池前方的管線流出來之後,就會沿著導流牆的水道流過來。其實讓水沿著導流牆往前流,目的是讓水可以先進先出,水就能保持新鮮,不會有滯留的現象。
自來水園區在2002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更名為臺北水道水源地。臺北市自來水建設的起源,和當時的歷史背景有關。
林瑜禎說:「據日本統計,有8000多人死亡,其實戰死的只有300多人,其他幾乎都是病死的。也就是說當時臺灣的環境非常的差,傳染病盛行。他們必須要把臺灣的衛生整治好,所以開始來到臺灣整治上下水道。」
自來水的旅程 從原水到淨水要經過哪些關卡?
建築師的設計,不但融合了文藝復興、希臘與巴洛克的浪漫風格,更兼具實用性。拱形建築抗震、整排的窗戶,讓不停運作的機房得以散熱。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展業科股長林瑜禎解釋,抽水機房以前稱為唧筒室,唧筒在運作時產生的熱必須散發掉。因為這裡是坐東南、朝西北,不管是吹東北季風,還是夏天吹南風,其實都是可以通風的。
此外,當時的設施設計也別具巧思。林瑜禎就提到,日本人利用地勢,將分水井設在比較高的位置,所以唧筒室的原水打上來之後,就用重力往下流,是非常節能的。
從新店溪抽取的溪水,經過唧筒室,再進入下一個步驟――沉澱和過濾。「早期的慢濾池速度比較慢,原水被抽過去後要先沉澱,沉澱完了之後再過濾。其實沉澱跟過濾的過程速度很慢,所以大概要3天的時間。產生乾淨的水之後,才由清水抽水機,打到觀音山的蓄水池。」林瑜禎介紹道。
不同於早年的慢濾方式,緊鄰臺北水道水源地的公館淨水場,可以看見現今的原水先經過混凝池,讓水中雜質與藥劑結合後,再進入沉澱池與快濾池。快濾池由無煙煤層、細砂與礫石層,層層過濾出乾淨的水,整個過程只需3小時。
蓄水池昔日風光翻頁 進入觀光、時尚新篇章
導覽解說的最後一站,就是觀音山蓄水池,它位在42公尺的高度,利用自然重力將水供給到臺北地區。遊人想要一窺其面貌,必須先爬一段步道。
臺北水道水源地導覽解說志工黃明燦說明,在進水口使用喇叭管,是為了降低沖力,避免導流牆的底座或牆壁被水沖垮。而蓄水池的牆面和柱腳,為了因應水流壓力也做了特別的設計,讓牆壁有一定的斜度,並加厚導流牆底部及柱角。
屋頂上的孔洞,直通地面,作為蓄水池的排氣通風設施。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展業科股長林瑜禎解釋,這些排氣口讓蓄水池很熱的時候,水蒸氣可以排出,空氣就不會混濁,在裡面工作的人也不會產生頭昏等現象。
1977年,因為新店溪水質遭受汙染,臺灣唯一的地下水宮殿卸下了蓄水任務,獨特的建築,如今華麗轉身,有了其他用途。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展業科助理管理師陳映霖表示,2021年,蓄水池這邊受邀成為臺北時裝週走秀的場地,模特兒在這24公尺長的走道走完一圈,非常壯觀,氣勢也不同凡響,當年還跟巴黎時裝週連線。
過往的水道設施已被現代化的淨水場取代,歷史雖然已經翻頁,然而那段曾經存在的過往,依舊靜好地展示在世人眼前。
(※婁雅君 鄭凱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