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沙箱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
醫療公衛
能源問題
社福弱勢
全球脈動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211
社福弱勢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5-06-04
看不見的金融服務
相信很多人都有到ATM領錢的經驗,但你有沒有想過,看不見的視障者要怎麼領錢呢?其實現在有些ATM有無障礙設計,通常機台下方會有耳機插入口。因此,視障者領錢,不僅要帶銀行卡,還要帶耳機,用聽的來領錢。
但是擁有無障礙語音功能的ATM,全台只有約7000台,占比22%。這樣的機台絕大部分只有火車站或捷運站才有,其他的地方只能憑運氣。您可能會想,數位時代,拿出手機打開銀行APP來轉帳或支付也可以吧?實際上,也是狀況百出。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來看看問題出在哪。
第905集
文字
邱惠恩
攝影
周明文
252
政治經濟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0-09-09
振興券的是非題
振興三倍券自從發放以來,就引發不少話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原本政府預估,將會有六成以上的民眾,選擇以數位綁定的方式領取振興券,因此振興三倍券某個程度上擔負推動數位金融的角色。
不過到8月底為止,統計下來,竟然有高達超過8成的民眾,都選擇申購紙本振興券,也就是數位綁定的總人數沒有超過2成,這樣的數字,跌破不少人的眼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振興券使用的限制,又是否合理?參考國外案例,他們又是怎麼做?
第663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