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首頁
主題分類
觀察
觀察
55
社福弱勢
文字:邱惠恩
攝影:鄭仲宏
2023-08-02
直視 無家者
暑假來臨,如果大家多注意一下,會發現不少交通轉運站等地,聚集一些遊民。這些遊民因為居無定所,因此也被稱為無家者。
從衛福部統計數據來看,登記列冊的無家者人數,近十年來,都在2500人到3000人之間,變化不大。其中,台北市無家者數量最多,有710人;高雄市跟台中市,也有300多人。
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群無家者?有一群台東的高中生們,在疫情期間,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夜晚的大街小巷,拿著從網路募集來而的物資,探訪這群無家者。學生們從無家者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呢?
第812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鄭仲宏
47
社福弱勢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2-12-07
走讀貧窮人的台北
關於貧窮,政府是以收入來界定,但是到今年第三季為止,全國低收入戶有28萬多人、只占總人口1.24%,即使加上中低收入,也只占總人口不到3%,遠低於歐美及日韓的10-20%,台灣的窮人真的這麼少嗎?
台北幾個關懷青年、社區、無家者的非營利團體共同組成窮學盟,就希望能重新定義貧窮,讓社會各種面臨無法選擇生活困境的行業及角落,都能更被民眾理解。
他們舉辦貧窮人的台北活動已經進入第七年,不但帶領參與者進入貧窮的社區、體驗無家者的生活,今年還首度加入走讀林森北路酒店公關的世界,希望透過更多的溝通,進而產生理解。
第779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5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2-11-09
友善二房東
國內房租指數在過去25年持續攀升,指數也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反映租金壓力日趨沉重。不過有部分族群除了租金因素,也因為本身生活或健康狀況在租屋市場裡受到排擠,這些族群包括獨居年長者、身障者、單親家庭以及無家者。
長期關注弱勢租屋議題的崔媽媽基金會在今年啟動名為「友善二房東」的新計畫。一起看看友善二房東計畫如何為租屋市場裡的弱勢族群創造租屋新契機。
第77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61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05-04
無家者的夢想存摺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統計,目前全國列冊的街友,也就是無家者,有2194人。這些無家者在街頭過日子,生活辛苦也顛簸。
而談到無家者的經濟問題,他們時常面臨不容易找到穩定工作的難題,且他們不安定的生活型態,也讓他們幾乎無法儲蓄。在連經濟基礎都沒有的狀況下,無家者們大多進入惡性循環,很難跳脫居無定所的日子,更別說回歸社會。洪宇綸和梁錦清兩位無家者,透過社工的幫忙,重拾生活節奏,兩人甚至下定決心開始儲蓄,一起來看他們如何逐步邁向新的人生。
第74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