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首頁
主題分類
觀察
觀察
57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2-14
金門輔具情
偏鄉地區的身障者,或需要輔具的長輩,時常會因為維修輔具的問題,感到困擾。原因是輔具廠商往往因為利潤考量,不在需求量少的偏鄉設置店面或維修部門。
例如離島金門,當地有些年長的居民,早年因為踩到地雷造成肢體損害,需要輔具,但當地沒有輔具廠商的維修中心,他們往往為了修一個小零件,甚至只是一顆小螺絲,就得搭機到台灣本島。不僅耗費時間金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來說,更添加許多困擾。該如何解決?
第78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41
科學新知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19-01-21
照護機器人
在人工智慧科技日新月異下,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台灣有些醫院,已經可以看到機器人在候診室幫忙做衛教宣導,或是帶復健體操等活動。到底機器人在照護方面的運用,還有哪些可能?
去年底在台北榮總就展開了一項實驗計畫,日本團隊研發的遠端聲控機器人Telenoid。一個沒有頭髮、沒有手腳但卻全身柔軟的機器人跨海來台,在台北榮總幫助照護者及醫療人員跟失智長輩溝通,結果三位試驗者的家人及醫療人員都很訝異。這樣一個智慧化程度不高,也沒有擬人表情的機器人,竟然讓長輩很開心的與它相處,一起回憶過去時光,甚至卸下心防,說出心裡話,到底為什麼呢?
第58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