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首頁
主題分類
民生
民生
257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2-04-28
丹麥移民照看護謀職記-專訓
丹麥的長照人員包括新移民都是合法入籍丹麥的本國人。
新移民必須經過兩階段的培養,才能和本地人一起讀正規的照服學校。
勞委會已經決定放寬八十歲以上申請外籍看護工的門檻,這會不會造成國人對外勞更大的依賴?
本地人力如何投入長照系統,又怎樣將外勞納入長照體系,提高居家照顧水準?獨立特派員上週報導了丹麥的作法,從最基本的,加強新移民的語言能力做起,真正讓這些人融入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文化,接下來按個人期待進入職訓階段,接受半年的學習,還包括要會煮飯,做丹麥人吃的東西,要做到老人願意吃才可以畢業。
第2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48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2-04-28
丹麥移民照看護謀職記-分科
丹麥對於新移民的職訓,要接受半年的學習,
還包括要會煮飯,做丹麥人吃的東西,要做到老人願意吃才可以畢業。
丹麥人不用外勞,他們的長照人員包括新移民都是合法入籍丹麥的本國人。新移民必須經過兩階段的培養,才能和本地人一起讀正規的照服學校,一唸就是十四個月。連居家布置,丹麥老人愛玩的手球,一般的穿著打扮,都要懂,如此才能確保照顧品質。相較之下,台灣引進外勞太速成而且貪圖方便便宜,怎麼不會出問題?
第24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96
能源問題
2012-04-21
終結低電價時代
電價5月15日確定要漲了,宣告低能源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
這是一個國際趨勢,也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
電價5月15日確定要漲了,其中民生用電漲幅16.9%,工業用電35%漲最多,這宣告低能源價格的時代已經過去。這是一個國際趨勢,也是台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現實。台灣長期倚賴最多的是燃煤發電,獨立特派員特地到台電火力發電基地:台中電廠實地觀察,那裡每一個半月就要進貨一次,每次十二萬噸,進口量全球第三!
我們在採訪中也發現,為了顧到夏季尖峰用電,有四成設備閒置。還有,台電人員平均快五十歲,月薪七萬。這種種,都是終結低電價時代後,需要正視的問題。
第240集
文字:
黃淑敏
/ 攝影:
李金龍
184
能源問題
2012-04-21
風光綠電
電價大漲,再生能源情勢看好,
不過,目前台電收購的辦法和價錢都還不理想,
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從目前6.3%,在18年內增加到16.1%,還有很大的挑戰。
電價大漲,再生能源情勢看好,經濟部要推「百萬陽光屋頂、千架海陸風機」的計畫,你有可能分一杯羹嗎?台南有個號稱全台最大的陽光社區,居民投資七十萬到一百萬裝太陽能板賣電,到底划不划算?不過獨立特派員發現,目前台電收購的辦法和價錢都還不理想,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從目前6.3%,在18年內增加到16.1%,還有很大的挑戰。
第240集
文字:
黃淑敏
/ 攝影:
李金龍
222
食品安全
2012-04-13
豬事告急
養豬是台灣最大的農村經濟產業,
也是我們最主要肉的來源,
現在我們就從飼料源頭、養豬場到拍賣市場,
逐一揭開瘦肉精的真相。
從禽流感到瘦肉精,一個多月來讓很多人不敢吃肉,豬價雞價跌很多。獨立特派員在連續幾週美牛系列報導後,今天將鏡頭深入雲林麥寮,台灣最大的畜產區,要關心豬的問題。養豬是台灣最大的農村經濟產業,也是我們最主要肉的來源,爆發瘦肉精,比美牛更讓人擔心。現在我們就從飼料源頭、養豬場到拍賣市場,逐一揭開瘦肉精的真相。
第239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李金龍
189
食品安全
2012-04-06
台灣牛起來
在瘦肉精美牛風暴中,
我們很少聽到台灣養牛業者的聲音,
獨立特派員為您實地探訪,
看看台灣牛有沒有可能在美牛風暴中打出一條活路。
在瘦肉精美牛風暴中,我們很少聽到台灣養牛業者的聲音,因為相對於豬或雞鴨市場,台灣牛的規模小很多,只佔國內整體牛肉市場的6%,敵不過美牛大軍,但其實他們非常努力,希望以更精緻新鮮的畜養方式建立台灣牛的自有品牌。今天帶您到台灣唯一一家通過CAS及產銷履歷雙認證的肉牛牧場,看看台灣牛有沒有可能在美牛風暴中打出一條活路。
第23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227
食品安全
2012-03-23
美國狠牛-解密瘦肉精
美牛風暴延燒至今,
連台灣豬也被驗出比萊克多巴胺毒上兩千倍的瘦肉精,
獨立特派員美國狠牛系列報導,帶您揭開瘦肉精的真面目。
美牛風暴延燒至今,進口報關量明顯減少兩三成,從昨天起採100%逐批檢驗。不但美國牛,連台灣豬也被驗出有另一種比萊克多巴胺毒上兩千倍的瘦肉精,幾家檢驗室大爆滿,送檢的肉品排長龍。今天獨立特派員美國狠牛系列報導,將帶您到實驗室,揭開瘦肉精的真面目。
第236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221
能源問題
攝影:鄭仲宏
2012-03-12
惜水求生3
以色列南北降雨量相差很大,終年晴天讓蒸發速度更快,哪裡夠植物和作物的需要?節水並非都要高科技而還是要花更多錢,創新關鍵能力是知識與材料整合且精密計算。
因此以色列很重視廢水回收,有五成的灌溉就來自回收水,而且還精密計算植物根部的吸收狀況,一週只需要澆一次水就夠了。
第23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20
能源問題
攝影:鄭仲宏
2012-02-15
集光變現
以色列二次大戰後建國,
從荒蕪中慢慢打造出今日的農業富庶景觀,
他們的滴灌系統世界有名,減少水資源威脅。
但另一項生存基本條件,電,也是大麻煩。被回教世界孤立的以色列不想受產油國威脅,所以就從太陽找出路,他們的國父本古里昂就是一個率先研究太陽能的先知先行者。獨立特派員繼續帶您尋找新能源讓地球活起來。
第23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20
攝影:鄭仲宏
2012-02-06
以色列電農
八八風災後,
台灣南部沿海因為超抽地下水而地層下陷,
現在改為架設太陽光電板,開發新能源,
也藉此靠太陽賺錢。
八八風災後,台灣南部開始動腦,把沿海因為超抽地下水而地層下陷老是淹水的土地,改為架設太陽光電板,開發新能源,也藉此靠太陽賺錢。以色列也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有一半土地是沙漠,沒水沒能源的小國,還被孤立在回教世界當中,獨立特派員拜訪當地的農民,幾乎家家戶戶在屋頂上種電,土地上則種花養牛做乳酪,充分利用天時地利。讓地球活起來,我們一同尋找新能源。
第22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02
能源問題
2012-02-06
微藻綠金濟
在能源危機和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壓力下,
一些微小生物像細菌、蕈類、綠藻
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希望!
在能源危機和人口暴增帶來的糧食壓力下,世界各國不斷尋找新能源,以及增加糧食生產的替代方案。想不到吧,一些微小生物像細菌、蕈類、綠藻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希望!獨立特派員繼續帶您到荷蘭,看他們怎樣利用一種微藻,生產營養食品和生質油,在資源枯竭的未來,或許是人類的一線生機。
第229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351
公共安全
系列報導:體檢交通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11-12-29
機車最大黨
台灣機車族一千五百萬,
好驚人的數字,
但也是最弱勢最被邊緣化的一群。
每次談到交通亂象,機車總被當成亂源,每年被開出的罰單好幾億,都成了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源,但我們就從來沒有機車政策,也從來沒有官員想解決機車問題,為什麼呢。獨立特派員也有很多記者每天以機車代步,現在抽絲剝繭,為您找尋問題的癥結。
第22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張智龍
180
醫療公衛
2011-10-28
癌症會傳染嗎
十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
乳癌在歐美婦女癌症高居第一,
在台灣也躍升到第二位,
到底它和其他癌症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科學家們一直試圖找出答案。有人認為乳癌很可能和子宮頸癌一樣,是病毒感染造成的。在同一棟大樓竟有十六名女性先後罹患乳癌,讓人驚恐之餘,科學家開始探討癌症是不是真的會傳染?
第217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192
醫療公衛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11-09-29
器官捐贈--以愛滋生
醫界龍頭台大醫院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醫療疏失,
將愛滋病患捐贈的器官:心臟、肝臟、肺臟和兩枚腎,分別移植給了五名患者!
簡直匪夷所思!
獨立特派員在調查整起事件的同時,守候了三週的時間,在台北榮總等到一名捐贈者,完整拍攝了器官捐贈的繁複過程,也帶您一起探討,台大醫院到底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移植,是這麼神聖,原本要帶給人希望和重生的機會,究竟如何把關呢?
第21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張智龍
203
食品安全
2011-08-19
油毒人生
台灣人很健忘,今年五月發生的塑化劑風暴,您還記得嗎?
有多少人早就拋之腦後。照樣吃吃喝喝,不再怕?
其實32年前,台灣中部就發生第一樁食品公害案件,惠明學校全校師生都吃下了被滲入多氯聯苯的米糠油。獨立特派員重回事發現場,找到受害者,希望藉此喚起人們的記憶,不要讓食品公害一再發生。
第209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262
能源問題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11-08-05
太陽能不能
MADE IN TAIWAN的太陽能面板,產量居世界第二;
這一個位於北回歸線上的小島,每年也擁有相當豐富的日照。
但您看到國外成功的例子後,是否也曾想過,那麼屬於我們台灣的「太陽城」呢?
為什麼這幾年來,民間對於太陽能系統總是興致缺缺,到底台灣的太陽能能源發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太陽能其實最適合一般住宅使用,它供電非常穩定,尤其南臺灣一年累積日照兩千兩百小時,十分充足!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政府提出了補助辦法,但審查上卻大塞車,針對民宅補助,也還沒有配套措施。人類因夢想而創新而進步,台灣未來的夢卻還有點遠。
第207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張智龍
最前
23
24
25
26
27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