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公共安全
59
公共安全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2-21
台鐵公司元年挑戰
台灣鐵路局在今年1月1日,正式改制為國營台灣鐵路公司,期許未來有新的氣象。2018年普悠瑪的脫軌事故、2021年的太魯閣號在清水隧道撞上滑落邊坡工程車的意外,分別造成18人及49人死亡的悲劇,是促成台鐵公司化的關鍵。
現在台鐵公司喊出確保安全、提升服務、永續經營、幸福企業的口號,但專家認為,要達到這些目標,必須和人力缺口、票價凍漲等經營困境直球對決,尤其安全文化要如何落實,備受矚目。百年台鐵局走入台鐵公司元年後,要面對什麼樣的挑戰?
第84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48
公共安全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2021-06-02
太魯閣之慟-台鐵公司化之路
台鐵安全改革已經不能再等,行政院也宣示,要透過組織改革讓安全更落實,也就是要在三年內讓台鐵走向公司化。目前台鐵公司化草案,已經送進行政院。不過這份草案也引起台鐵員工人心惶惶,工會揚言要抗爭,台鐵同時也大小事故不斷。
到底在組織變革的同時,如何化解員工疑慮,也同時不犧牲行車安全。我們鄰近的韓國及日本都有先例。日本走過痛苦改革的34年,而韓國則是透過組織的多樣化及細分職責,讓鐵路事故件數減少超過九成。
第701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57
公共安全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06-02
太魯閣之慟-火車之傷
台鐵局在5月底公布太魯閣號意外事故共12人的懲處名單,最高層級到副局長記過一次,最重則是花蓮工務段長記一大過,與2018年的普悠瑪事故最高懲處層級到副局長,最重記一大過加上調職處分,共究責17名相關督導主管,懲處輕重相差無幾。
事實上,普悠瑪事故的刑事案件還在法院審理,同時還有十多名家屬堅持不肯與台鐵和解,其中就包括當時事故死傷最重的董家。
事故發生後,罹難者家屬需要更多關注,同時避免相同的悲劇重演。 一起來看,他們的生活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人生又要面對哪些挑戰與考驗?
第70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