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16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7
復能有望 經口進食(下)
上週我們為您報導台灣照護機構如何透過專業訓練,來幫助許多插鼻胃管的人們恢復以口進食的樂趣。不過要讓患者不要長久受困於插著鼻胃管的生活,除了提供適當的食物,有效復健訓練外,更關鍵的是,必須爭取長照制度來支持這樣的理念與行動。
目前因為插鼻胃管可以得到較多給付,因此讓許多照護機構選擇便宜行事,但努力幫助患者不要插管的機構,卻沒有任何鼓勵和支持。這也令人思考,長期照護的資源分配是讓大家更痛苦?還是更能得到生活的尊嚴與品質呢?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46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8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7
復能有望 經口進食(上)
近年來隨著失能老人的增加,在安養機構插著鼻胃管進食的長者也越來越多,這些長者們插著鼻胃管,無精打采的等著被餵食,有口卻無法享受吃的樂趣,很令人心疼。
一般人一天吞口水的次數大約六百次,但對插著鼻胃管的人來說,每次吞口水都如刀割般痛苦,而插著鼻胃管多年的長者或患者是什麼樣的感受,可想而知。
所幸台灣有些照護機構開始思考要改善現狀,讓長者有恢復進食的可能。不過要拔掉依賴一段時日的鼻胃管,需要專業技巧及無比的耐心,才能恢復以口進食的能力和樂趣,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報導。
第46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