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70
醫療公衛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5-22
獨立居護所
在社區安養、在家善終是許多病患以及長者的期盼,不過有將近八成的比例都是在醫院度過人生最後的階段。
為了將安養及善終的重心由醫院轉移至居家,健保共擬會議在今年通過在宅住院的試辦計畫,也預計在七月開始試辦。
而在這個試辦計畫中,扎根社區的獨立型居家護理所可以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能。透過鏡頭一起認識獨立型居家護理所,以及他們為社區帶來哪些貢獻?
第85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4
醫療公衛
攝影:袁宏書
2022-10-26
到宅護理的幸福
近幾年台灣積極推動在宅醫療、居家醫療,而居家護理師正是回應高齡化社會及民眾選擇在宅接受醫護照顧時,關鍵的要角。
108年成立的台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目前有724家的居家護理所,其中超過一半有404家,屬於獨立型的居護所。他們選擇一條比較艱苦的路,不只得跑偏鄉,照護重症、罕見病患,還必須24小時待命服務。
但現行制度與規定,不管訪視次數與時間,或在宅住院護理人次與訪視費用的給付,都有許多限制,申報之後,不是面臨被核刪,就是常常做白工,他們的挑戰與困境在哪裡?
第77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袁宏書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