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263
醫療公衛
攝影:劉建邦
文字:鄭淑文
2025-09-10
破解!靜態生活殺手
說起運動,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根據體育署統計:只有三成五的國人擁有規律運動習慣。現代化的便利性,大幅降低了日常的身體活動和體能,當今的生活型態,讓人們面臨「靜態生活死亡症候群」的威脅。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經是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吸菸、高血糖之後。在現代人生活中,久站、久坐的工作型態中,有哪些輕鬆破解的方法?天生不愛動的人類,該怎麼讓運動充滿樂趣與動力?我們該如何設計自己的運動菜單?
第919集
文字
鄭淑文
攝影
劉建邦
586
醫療公衛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23-07-12
你所不知道的物理治療
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長時間低頭或是久坐姿勢不良,容易造成頸椎和腰椎傷害。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肩頸痠痛盛行率高達55%,一半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會遇有肩頸痠痛的困擾。
而一般求診,大部分都是接受像熱敷、電療或是牽引等儀器治療。不過國外文獻顯示,這些儀器治療只能舒緩、暫時止痛,事實上還得搭配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以及運動治療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不過徒手治療所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健保以量取勝的制度下,一般復健都是以儀器治療為主,使得物理治療師空有專業和技術卻難以發揮。其實物理治療不只復健,對健康促進、運動防護以及延緩失能都扮演很重要的功能和角色。
第80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