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57
醫療公衛
攝影:周明文
2023-07-12
你所不知道的物理治療
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長時間低頭或是久坐姿勢不良,容易造成頸椎和腰椎傷害。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肩頸痠痛盛行率高達55%,一半以上的人,一生中都會遇有肩頸痠痛的困擾。
而一般求診,大部分都是接受像熱敷、電療或是牽引等儀器治療。不過國外文獻顯示,這些儀器治療只能舒緩、暫時止痛,事實上還得搭配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以及運動治療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不過徒手治療所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健保以量取勝的制度下,一般復健都是以儀器治療為主,使得物理治療師空有專業和技術卻難以發揮。其實物理治療不只復健,對健康促進、運動防護以及延緩失能都扮演很重要的功能和角色。
第809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16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7-03-27
復能有望 經口進食(下)
上週我們為您報導台灣照護機構如何透過專業訓練,來幫助許多插鼻胃管的人們恢復以口進食的樂趣。不過要讓患者不要長久受困於插著鼻胃管的生活,除了提供適當的食物,有效復健訓練外,更關鍵的是,必須爭取長照制度來支持這樣的理念與行動。
目前因為插鼻胃管可以得到較多給付,因此讓許多照護機構選擇便宜行事,但努力幫助患者不要插管的機構,卻沒有任何鼓勵和支持。這也令人思考,長期照護的資源分配是讓大家更痛苦?還是更能得到生活的尊嚴與品質呢?來看我們的報導。
第461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