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醫療公衛
89
醫療公衛
文字:張筱瑩
攝影:賴振元
2025-08-20
好好告別
在地老化、在宅善終,是許多人的心願。2009年台灣正式將居家安寧納入健保給付,然而依健保署2021年的統計,全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比率只有8%,顯現大部分人生命的最後一程,通常都是在不斷來回醫院中度過。
最主要原因除了台灣居家安寧的醫師、護理師人力不足,現階段在各級醫院和社區診所的醫護間,也缺乏有系統的轉銜機制,可提供持續性的照護。
隨著現代家庭結構改變,獨居或老老照顧越來越多,當人生終途,如何提供完整的照顧,讓末期病人可以安心、安然地面對死亡,是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第916集
文字
張筱瑩
攝影
賴振元
252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3-01-10
丹麥在地老化-失能重建
在丹麥政界與長照界,共同的政策價值觀,
就是大家要更活躍盡量照顧自己,
出現了不同於養老院的特殊中介住宅。
在地老化就地安養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台灣講了很久,現在陸陸續續有些社區會送餐、訪視,但還有很多老人家因為子女上班,不得不住進了安養院,其實有90%的人是可以在家生活的,只有10%是真正動不了,得臥床,丹麥有一種中介住宅,專門協助中風失能的老人家,教他們在癱瘓了一邊的手腳之後,怎麼靠自己穿衣服綁鞋帶到站起來這些生活細節,甚至可以做飯熱菜,不必老是要跑醫院,或是等著別人來幫忙,當然也省下很多醫療資源和外勞人力。
第278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71
醫療公衛
攝影:鄭仲宏
2013-01-10
丹麥在地老化-預防訪視
二代健保上路,爭議不斷,
增加保費是為了永續經營?
看看丹麥怎麼做。
從元旦起實施二代健保新制,保險費費率從5.17%調降為4.91%,不過有另外六項特定所得,包括股利、租金收入、兼差賺的錢,超過五千塊將按2%加收補充保費。算起來好像可以增加兩百億入帳,可撐個五年保持現行費率,但是老化速度這麼快,老人醫療支出是年輕人的四倍,去年支出已經破五千億了,健保新制真的這麼樂觀嗎?獨立特派員長期關注老人議題,曾報導芬蘭鼓勵老人運動重視疾病預防,今天要繼續到丹麥,他們還有一項前瞻性政策:到社區做地毯性預防訪視,降低老人罹病風險,也節約醫療資源。
第278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