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
322018-12-26《非洲豬瘟風暴何時了》
非洲豬瘟在中國持續失控,台灣現在防堵非洲豬瘟可說是全面繃緊神經,防疫工作也進入新的分水嶺,不只全國民眾收到警報簡訊,政府更祭出重罰。從12月18日開始,只要從疫區例如中國或近三年有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帶豬肉製品入境,第一次罰款就高達二十萬元,再犯更是重罰一百萬,第三次也是一百萬,以此類推。
台灣養豬產業曾經因為口蹄疫重重摔了一跤,非洲豬瘟更是第一次進入亞洲國家,沒有疫苗可打,致死率百分之百,病毒又可以藏匿好幾年,等於是世紀黑死病。其實從元月開始,也就是口蹄疫拔針半年,全國豬隻體內已經沒有抗體,考驗期正式開始。偏偏又遇上非洲豬瘟虎視眈眈,面對雙重壓力,農委會已經開始盤點中央到地方防疫人力不足時,要如何補齊。
還有廚餘養豬如果不禁,要怎麼萬全準備?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我們到兩岸民眾往來頻繁的最前線金門,看金門這個高風險區的重點區,要怎麼防疫才不會失守。一起從進入金門開始,看中央到地方如何持續打這場防疫戰。
《那一年,口蹄疫最前線》
防疫如作戰,是現在各界努力防堵非洲豬瘟的心情。然而在21年前台灣爆發口蹄疫情時,第一線執行口蹄疫撲殺工作的國軍弟兄們,口蹄疫卻是他們心中永遠的最痛,許多人更因為撲殺過多病死豬得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獨立特派員攝影記者鄭仲宏退伍前就經歷了這場風暴,他現身說法當年沈重的回憶,也希望不要讓21年前的災難再來一次。
第57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252018-09-14政府鼓勵年輕人返鄉從事農作,台灣近年也有不少農民投入手作生產,不過基於惜福及變化食品風味的產品,真的是小農的「一門好生意」嗎?
將農產品再加工,除了可以增加附加價值,也可以調節產量,不過當小農們將農產品做成果醬、果乾、醃漬菜或果汁等食品後,卻可能遊走在食品安全的灰色地帶。因為小農一旦從事農產加工、產製食品,除了要符合台灣良好農業規範(GAP),還要受到像是食安法、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的管理,如果不小心違反規定就會受罰。
而農民的主管機關從栽培管理的輔導機構農委會,到食品管理的稽核單位衛福部,再加上產品通路與行銷的開發,小農幾乎得十項全能。而法令上的分段式管理,也讓小型加工的農產品隱藏食安問題。
第563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鄭凱文 -
312017-08-29立法院臨時會八月底繼續審理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裡面包括食安預算三億元左右。不過現在全台正深陷芬普尼毒雞蛋的食安風暴中,過去一年過期食品、雞蛋驗出戴奧辛、芬普尼等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都讓行政院所推動的食安五環、落實源頭管理等破了功。
源頭管理或成品出現漏洞,事後的法律救濟,就有辦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嗎?還記得幾年前混油、劣質油、黑心油連環爆的食安事件,不只消費者,連學校的團膳、營養午餐也被波及。在這一連串食用油食安事件,法律救濟成為爭取食安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包括台灣消保會與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兩大消保團體,也分別為學校與消費者提出團體訴訟。
其中,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除了針對大統提起團訟之外,104年更接受全國九十多所學校,二萬多名的師生教職員委託,向頂新、正義、強冠跟北海四家公司等提告,創下有史以來,最多消費者求償人數紀錄。而台北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為八百多位消費者提起團訟,官司一打就是二、三年,結果如何呢?
第51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16
-
10
-
222015-09-22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回歸農村,希望用不一樣的經營方式讓台灣的農業有多元樣貌,也有許多準備接班的農民第二代,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不過這些年輕的小農發現,他們面臨的挑戰比自己想像中還要巨大。
舉例來說,白肉雞,是台灣最重要的家禽養殖業,不過,受到進口衝擊影響,利潤非常低,十幾年來一些大型的飼料廠針對白肉雞產業一直在進行垂直整合,他們從飼料、種雞、經營電宰到市場通路一手掌控,以一條龍的生產方式做經營,一般雞農只剩代養的份,變成了養雞工人。 同樣有市場寡佔問題的,還有酪農業,國內三大乳品,味全、統一和光泉,台灣有八成以上的酪農都是把生乳交給三大廠。面對這樣的現實,追求安全與品質的農二代和小農想要掙脫寡占市場的枷鎖,力抗大鯨魚,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他們能成功嗎?
小蝦米究竟有沒有力量對抗大鯨魚呢?您知道全台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的養豬場有幾家嗎?答案是,34家,為什麼這麼少,因為豬肉和農作物不同,要通過產銷履歷,實在太難了。目前在超市,我們看到的履歷豬,大部分都是由大型的屠宰場或食品加工廠跟養豬戶契作經營,品牌是屠宰場或食品加工廠的,一般小農很難有談判空間。接下來的報導我們要來您來看,準備接班的第二代養豬農,卻發現辛苦養出來的無毒豬,因為具有產銷履歷的屠宰場要求的屠宰費用太高,以致找不到工廠代工,兩兄弟只好自個兒到傳統市場擺攤賣豬肉,怎麼將這些有想法的年輕農二代串聯,讓消費者知道他們的努力並建立綠色品牌,將是重大的挑戰。
第41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