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問題
-
582021-04-28極端氣候對台灣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近年我們正面臨旱澇交替的挑戰,不是淹水,就是像今年的極度乾旱。而氣候變遷導致的水資源短缺,是當今全球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根據聯合國的調查指出,全球人口中,有40億人,每年至少有1個月會面臨缺水問題,其中有16億人口,沒辦法獲取乾淨跟安全飲用水。數據更顯示,2025年,全球將有18億人口,生活在缺水的地區。到了2030年更嚴重,全球可能有近一半人口的居住地,面臨水荒。
面對水情危機,各國都在開發新水源,台灣也不例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政府也特別把水資源項目納入。傳統水資源的來源,已經因應不了水資源的缺乏,而台灣還有哪些相對穩定的水源可以取用?又可以透過什麼方式開發水源呢?
第696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512021-04-28面對半世紀來最嚴重的乾旱,水情持續拉警報。台中、苗栗及新竹部分地區,已經開始供水五天、停水兩天,如果老天再不下雨,恐怕還得增加停水的時間,而每到水情吃緊,台灣的水價問題總會被提出來討論。
根據世界水協會的調查,台灣的自來水價不到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像最貴的馬爾他是127.59元,丹麥99.13元,日本是35.96元,世界水價的平均值是47.17元,而台灣只有11.65元,不但低於亞洲鄰近國家,在世界排名更是倒數第二低,計入國民所得也一樣排名世界倒數第二。
而且台灣水價的計費級距分成兩種,台北市跟非台北市的算法也不一樣,用水大戶分布在非台北市,不過收的水費卻更低。針對這樣不公平的現象,行政院規劃明年起要針對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但到底要從幾度開始算大戶,又引發爭議。
第69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43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