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276
-
268
-
174
-
1902023-05-10一位都更案中的民眾許素華,七年來他留守在被拆的家門口不願離開,過著帳篷人生的日子。許素華是在圖書館工作的公務員,看似平順的人生卻因為住家被判拆屋還地後,完全變調。
許素華的家是,民國53年,阿嬤透過建商朋友,向三重神明會舍人公管理委員會購買土地。家人以管委會出具的「土地使用權證明書」,向台北縣建設局申請「營造執照」蓋兩層磚造樓房。房子蓋好沒有完成土地登記,依現行法律上,他所擁有的土地、建物都沒有所有權。
不過許素華強調,他們家有「三重神明會舍人公」出具的使用土地權證明書,因為「公私協力」造成他失去家園。98年許素華被告拆屋還地之後,他將自己上班外所有的時間用來研讀法律,開始寫陳情書,四處陳情,並拒絕建商的所有的補償方案。106年許素華的家被拆除之後,他堅持留在原地,從睡小貨車,廂型車,到現在已經換了第三個帳篷。
第80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277
-
261
-
274
-
2452023-04-19俄烏戰爭後,長期保持中立國的芬蘭和瑞典決定加入北約組織,經過快一年的時間,芬蘭在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
芬蘭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冠軍,不過芬蘭和台灣很像,都與軍事強權比鄰而居,芬蘭與俄羅斯有長達1300多公里的邊界,更和蘇聯有過兩次慘烈的戰爭。
芬蘭成為北約生力軍,象徵北約東擴,更讓北約深入北極圈,有更大的影響力。北約和芬蘭的這個抉擇會讓和平越來越近?還是漸行漸遠?
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芬蘭也不忘在科技發展與人性服務間繼續前進,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城市奧盧,成為6G科技城的火車頭,這股創新能量更帶動服務設計的蓬勃發展,讓芬蘭人享受科技的同時,人性需求也能被細膩的照顧。
第79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247
-
285
-
241
-
166
-
2922023-03-22
-
2892023-03-15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273
-
2402023-03-08土耳其上個月連續發生芮氏規模7.8跟7.5兩個強震,這個世紀強震提醒大家地震地質調查的重要性。以美國的地質調查局USGS為例,除了編制人力具相當規模之外,也有許多重量級學者進駐,針對美國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這次USGS對土耳其地震所發表的調查,被各國地科界廣泛引用,證明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反觀台灣的地質調查所,目前只有七十幾位人力編制,現在還面臨要和礦務局整併的命運。目前經濟部已經將組織改造方案,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等待審議,也引發台灣地質、地科界關切與憂心,擔心兩單位一旦整併之後,未來的定位與功能如果不清楚,可能產生扞格。
台灣雖然幅員不大,但是地質、地層構造的複雜程度,卻是全球數一數二。加上台灣地震、天然災害多,所有調查都必須隨著環境變化與災害發生不斷更新。地質、地科學者他們擔心的是什麼?把地調所與礦務局整併,對台灣未來發展真的可長可久嗎?
第79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