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192014-07-29四年前苗栗大埔事件縣長劉政鴻說要擴建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將怪手開進田裡,毀了即將收成的稻米,激怒了農民,朱阿嬤飲農藥自盡,也造成繼25年前520農民運動後,台灣農民的最大團結。
這幾年間獨立特派員持續關注大埔的命運和後續發展,去年,劉縣長又拆掉黃福記張藥房等四戶人家,這次張藥房的老闆張森文後來被人發現死在家附近的排水溝。這又是一個悲劇。今年年初臺中高院判決這四戶拆遷戶勝訴,內政部決定不上訴,在自救會爭取下,當年被毀掉的田給重新劃了塊地,三月復耕,就在最近收割了,幫忙義務辯護的律師選在結著金黃稻穗的田裡拍婚紗照,獨立特派員也記錄了這兩樁喜事,但是地貌已經改變,逝去的人也不會再回來,究竟誰該為這樣魯莽和錯誤負責呢?
第35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202014-07-22下個禮拜7月28日,立法院要開第二次臨時會,立委們除了得加班完成監委人事案的暑假作業,還打算審理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重大議案。臨時會的原意是要處理重大且急迫的議案,但近十年來,加開臨時會卻幾乎已成常態,立委似乎很辛苦,為國為民被迫加班演出延長賽,但事實真如此嗎? 但事實真如此嗎? 這群人民選出來的代議士,為什麼無法按時完成工作? 加班就要多領出席費,浪費民脂民膏。
究竟他們在國會殿堂裡如何問政? 其實四年前立法院就因為回應民意,架設了議事轉播系統,民眾可以不必透過新聞媒體的報導,就能直接在網路上看見立委的問政表現,按理說資訊更公開透明,但真的如此嗎? 一群年輕人從這個會期,今年三月開議後,開始監看這套議事轉播系統,他們發現問題重重:超過九百人同時觀看,系統就當機,也常常有不明原因取消轉播,甚至當議場內出現肢體衝突,畫面進入一片黑。這群年輕人集結成一股監督的力量,組成社會企業,希望揭開這片看不見的黑幕…。
三月學運過後,很快退燒,好像已經不太有人關切國會作為,也沒人深究服貿和更多攸關國家發展以及民眾權益的法案,該怎麼好好審查,完成民主法定程序。獨立特派員始終關注這個問題,追查學運的源頭,試圖揭露國會殿堂的荒謬。公民監督,講得好聽,但無論密室內的黨政協商,或議場上的藍綠杯葛花招百出,仍然在立委諸公的掌握之中,不想讓你聽的,即使進入旁聽席的民眾也會被請出去。獨立特派員觀察這個會期,進出院會好幾次,現在就要告訴你這些奇特現象。
第357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152014-07-15日本福島核災震撼了全球,也是許多國家核能政策的轉捩點。
目前、福島核一廠的狀況還沒完全控制住,仍然有很高的風險。就在上個周末7月12號清晨,福島外海又發生規模6.8的地震、引發小海嘯,再度讓各界捏了一把冷汗。而在福島核災發生以來,當地不少居民陸續離開家鄉,來到台中定居的昌子一家人、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這場突如其來的災變,拆散了他們的家庭、也打亂了原本的人生規劃。
來台灣兩年,昌子母女一次又一次走出來,參加活動,描述她們的福島經驗。公視特派員在三月初採訪時,福島縣兒童確定或疑似得到甲狀腺癌的有74人,到了月底、數字就變成89人。昌子母女現在更積極地提醒世人,不要步上福島的後塵。
我們沒有北歐國家的條件,能找到最安全的核廢料最終處置場,也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幫人家處理核廢料,如果學德國丹麥要做非核家園,電價就得多四倍,在一連串抗爭過後,我們需要的是理性思辨。
第35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82014-07-15這兩天台灣各地飆高溫,用電量激增,但離夏天結束還久的呢?台電預估、今年暑假的用電紀錄將會持續翻新。而在用電量很難降得下來、各界又反對核能的情況下,未來的電力來源要從哪裡來呢?國內外部分人士主張、這個問題或許還是得從如何提高核能安全來解答。
先前獨立特派員播出了無可奈核系列報導,深入正在進行封存的核四、以及即將屆滿除役年限的核一廠。核一目前最緊急的狀況就是、暫時存放廢燃料棒的池子快滿了,必須趕快通過環評、啟用乾式貯存場。核廢料該怎麼處理,一直是各國最頭痛的問題,目前只有北歐的瑞典和芬蘭、規畫完成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因為地點的選擇真的非常困難。公視記者這一次到芬蘭、深入地底下五百公尺,在全長四十公里的坑道當中、帶回第一手的珍貴畫面,帶您一起來看看。
芬蘭對高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置技術、是從瑞典修改而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先建造地下450公尺深的硬岩實驗室、進行各項貯存技術的實驗,整個時間長達十年,未來要使用的零件和作業模式、都是在這裡開發出來。這一些相關過程是首度對台灣媒體開放。主管單位以審慎的態度和紮實成果,贏得芬蘭人民的信任,而面對反核團體的質疑也都坦然面對,為彼此之間營造了相當大的對話空間。這些經驗很值得我們參考。
第356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39
-
14
-
152014-07-01最新一波的勞工抗爭事件、就是國道收費員安置風波。高速公路從今年起、改採電子收費,結束了長達四十年的人工收費;原有的九百多名收費員、有一半選擇領取五個月的離職補償金,另外一半由遠通協助轉介工作,但他們指控、遠通提供的許多職缺都是看得到吃不到、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因此提出國家安置的訴求。
但是這一項訴求、並沒有獲得民眾的普遍支持,有人認為、幾年前政府就告知這是一年一聘的工作、電子收費上路後就會消失,收費員應該早有準備;也有人批評、收費員不去努力找工作、卻想要順勢成為公務員,哪有這樣的道理?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一段期間、跟著失業的收費員夜宿交通部、上凱道、衝國道,慢慢體會出他們希望受到尊重的心情。而就在上個星期,自救會終於跟交通部長--葉匡時會面,達成建立一個專案協商委員會的共識,期待透過協商、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之道。
第354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342014-06-23核四確定封存,台電月底要提出機組封存計劃,估計每年得花二十億定期維修,讓機組長年保有可以運轉的功效,避免氧化鏽蝕,美國日本都有這樣的例子。不過對核四大家還是有意見,覺得何必為了一座根本無法安全運轉的機組每年耗費公帑? 台灣的核電問題還有得吵!
去年獨立特派員曾推出美國核電系列報導,探討在後福島時代的核能安全趨勢。一年不到,這個議題在台灣風起雲湧,從經濟部推出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政策,到反核大遊行、林義雄禁食,最後政府宣布核四一號機封存、二號機停工,民眾看到聽到的都只是核電廠的輪廓,人云亦云,沒有幾個人真正了解台灣幾座核電廠的現況。
獨立特派員這次深入核四廠,特別拍攝因應核災台電建立的最後一道防線: 斷然處置措施,也就是用福島經驗,模擬一旦遭遇超大型複合式天災,廠方人員如何在可能發生輻射外洩前,第一時間交由第一線人員在全黑狀態下實施斷電灌水銷毀爐心的終極手段。公布了這套斷然處置措施,能不能說服民眾,還有待檢驗。
不過民眾現在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經濟部表示今明兩年電價都不會調漲!但是回頭來看,如果核四不運轉,台灣現有能源該怎麼維續? 核一二三廠勢必要延役。
最先該退休的是核一廠一號機,107年就要到期了,更糟的是暫時儲存用過的燃料棒的池子快滿了,核一廠想另建一座乾式貯存場,計畫還卡在新北市政府,沒過。1954年蘇聯建立世界第一座核電廠,成為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範,大家都認為核電乾淨又便宜,但六十年來卻沒人能解決核廢料終極處理的問題,僅次於美國,擁有59座全世界第二多核電廠的法國就發現,核能發電成本持續增加,過去4年漲了20%,最大原因是維修和安全經費暴增,如果反應爐延役,未來二十年的總投資將高達一千億歐元,這是核能發電最終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接下來獨立特派員要帶您進入準備退役的核一廠,已經四十年的老電廠在還沒有找到替代能源前,能扛下重任延役嗎?
第35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132014-06-17台北市房價年漲14%世界第二,真的有這樣的身價嗎?有人不停買房置產卻有更多人一屋難求,雖然政府一再釋放打房政策,但一邊打一邊卻有人大開方便之門,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就是如此。
為了紓解台北市的擁擠和抑制高房價,1992年劃出1756公頃土地做為淡海新市鎮,原計畫25年後也就是今年2014年要容納30萬人口,但過程當中就發現問題,監察院對前行政院長張俊雄提糾正案,指出這個計畫大而不當,未能考量台灣地區空屋太多供需過剩,就地喊停,只興建六百戶國宅,預估人口下修到13萬。
近年中央與新北市又數度提出要蓋淡水輕軌等交通利多因素,建商一窩蜂轉戰淡水林口汐止,投資客聞風而來。在爆發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後,這個案子也跟前營建署長葉世文牽扯上關係,獨立特派員長期關心土地正義,之前就注意到淡海新市鎮的問題,在我們的鏡頭下這裡建案多、新屋多,空房也很多。居民原先盼望的美麗願景二十年來猶如海市蜃樓,聯外交通的開發至今還多變數,回頭看看自己田地沒了、老宅荒蕪,這才懷念起早期農家生活的踏踏實實。來看獨立特派員的追蹤報導。
第35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152014-06-17就像淡水林洪清家兩度被徵收,無獨有偶的在桃園機場附近也有人家因為航空城計畫甚至被四度徵收。過去當地居民也是抱著美夢一場同意政府徵收,不是開路就是建跑道蓋大樓,甚至2011年政府核定桃園機場園區計畫,要花五千億預算,面積四千公頃興建第三跑道、第三航廈、擴大自由貿易區,但幾次下來居民看不到想像中的美好願景,加上發生八德合宜住宅弊案,合宜住宅涉案人都是航空城的重要推手,一個星期前反迫遷戶又到交通部前抗議,懷疑這會不會又是一場官商勾結?
營建屬主管全國土地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當初桃園縣政府就是借重葉世文在署長任內推機場捷運A7的經驗,延攬他做副縣長,進行八德合宜住宅計畫。桃園航空城歷經兩任縣長,要拆遷一萬五千戶,五所學校完全被滅校,過程中還鬧出一條人命,這座占地4771公頃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土地開發案該怎麼走下去?
第35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林信辰 -
232014-06-17
-
252014-06-11先來聽聽接下來這一段情節。有一個單親媽媽、在幫客人按摩時、以一顆安眠藥迷昏對方、洗劫了3萬元的財物。她後來被判了五年的徒刑,而這樣的刑期,您認為太重、還是太輕呢?身為法官、經常在情與法之間衡量、擺盪;有趣的是、世界各國都發現、在人民參與審判之後、判決會有比較寬鬆的情形。
當一群法律素人進入複雜的審判程序,面臨的各種狀況遠比他們事先想像地複雜,如果制度設計不夠嚴謹、就冒然讓民眾參與審判,恐怕將會是一場災難。模擬法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儘量呈現各種可能的問題和缺失、再回到制度面來做修正。接下來,我們就繼續進入模擬法庭、了解台灣的人民觀審制度、浮現出了哪些問題?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332014-06-11台灣是一個高度重視民主的國家,但也正是因為社會上有太多聲音、彼此又缺乏互信,以至於相互質疑。就拿司法來說,這幾年有好幾個判決的法官、被外界嘲諷為恐龍法官。但到底是法官不食人間煙火、離百姓生活太遠,還是人民自己欠缺法律知識?這一點又吵個不停。
目前、世界上有78個國家或地區、實施人民參與審判的司法制度,台灣也在兩年前提出人民觀審試行條例草案,先在士林、嘉義兩個地方法院、開辦模擬法庭;但是草案一推出、立刻引起司法界許多不同的聲音。
而獨立特派員今天要帶您實地參與、深入了解這項制度。不過、在這裡要先說明的是、每次進行的模擬庭、過程上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在報導中只呈現當次模擬的版本,同時、為了方便節目的呈現、更動了部分的時間順序。好,現在我們就跟著觀審員、一起進入模擬法庭、看看一宗下藥取財案件,該如何審判?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13
-
182014-05-27核四廠動輒得咎成了眾矢之的,最近媒體報導它連續七年一共花了十三億投保核災險,相對於主體結構設備,34年來投資2838億更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台電上星期給立法院一份最新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表示如果改建火力電廠,一年供電112億度,是原先核四供電量的六成,完工後每度電價僅漲0.3角,比環保團體建議改成天然氣廠,電價上漲7%來得低,工程可行性也較高,只要在核四廠旁的空地再蓋兩座機組,不必拆反應爐,再增建運煤碼頭,總經費1100億,當然這會增加碳排放量883萬噸。
獨立特派員之前就曾訪問過一位在美國電力公司任職多年退休的台籍工程師,他舉出美國在三哩島事件後有四間核電廠成功改為燃煤跟天然氣發電的案例,應證了核四要改弦更張不是不可能,到底核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多反核人士經常把廢核的德國提高再生能源當模範,但台灣畢竟不是德國,日本在311後一度全面暫停核電運轉,因為電力不足,重啟反應爐,但最新消息是福井縣大飯核電廠民眾以安全措施不足向法院提訴,地院5月21日宣判,大飯核電廠三號與四號機組不准運轉,理由是:電力公司一再強調核電關係到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減低發電成本,但許多人的生存權不該和電費相提並論。回頭看核四,是不是也該考慮貢寮人的安全與感受?
核電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身為台灣一份子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沒有自有能源狀況下,大家選擇不用核電,到底未來能源政策是什麼?
第34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