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162014-10-13往新北市碧潭的路上,一邊是漂亮高大一坪45萬起跳的美河市,一邊是破爛的違章建築溪洲部落,三十多年前阿美族人就從花蓮遷來這裡討生活,一房一瓦都是自己蓋的,但確實住在河灘地很危險,從台北縣政府到新北市政府都想重新安置溪洲部落,在部落旁劃了一塊地,八月底動工,但因為換了首長換了作法,原先周錫瑋說只租不售,朱立倫市長上任後卻變成只售不租,提供333購屋方案: 政府補助三成,另外三分之一居民自備頭期款,剩下三成向銀行貸款。
今年初部落開始努力每戶每月存五千塊,但沒幾個月,很多人繳不出錢了,恐怕不但拿不出頭期款,將來也還不起貸款。新北市是僅次於桃園,都市原住民最多的地方,部落散居好幾處,所以新北市政府想用一套模式一體適用在其他部落搬遷問題上,真能如此嗎? 實地來看看。
第36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62013-07-04拉瓦克住民在公有地居住50年
面臨政府開發
外界的介入讓情況更顯複雜
土地與居住權利如何解套?
是誰的土地?又是誰的家?
台灣最近幾年各地都陸續發生所謂迫遷問題,不只台北市的文林苑都更事件,早年更有大漢溪畔三鶯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的反拆遷抗爭,近年,從苗栗大埔事件、南苗市場停車場問題,以及今年台北市華光社區的拆遷案,很多很多,原因各有不同,卻都是居民訴諸抗爭手段,學生和社運團體加入,讓抗爭程度升高,普遍博取媒體關注。
在南台灣的高雄,最近也有一樁城市原住民抗議搬遷事件,他們在公有地上住了50年,以前沒人管,後來因為市府要開發,希望他們搬到國宅,但是要交房租,也有人住得不習慣,於是又成了迫遷話題,引起學生的同情與關注。獨立特派員記錄了一段過程,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呈現事實,讓大家深思究竟迫遷問題該怎麼解決?
第30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