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77
-
452023-01-112019年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不過早在「地方創生」名詞還沒有出現之前, 地方創生的概念與想像,就已經在台灣不同的角落萌芽發展。
台東太麻里最南邊的多良村,有一間「向陽薪傳木工坊」,原本是一間閒置多年的小學,八八風災後,透過眾人力量催生,成了用心刻劃木藝生命的木工坊。早期以漂流木做為創作素材,提供部落族人學習木工技藝,並嘗試讓這裡成為結合木藝傳承、部落文化及社區產業的夢想基地。
除了多良,金崙更是走在地方創生觀念之前,透過兩位回到部落的年輕人,在一片荒煙蔓草中,從買地蓋民宿開始,用共好與永續的想法,改變部落的環境與觀念,翻轉金崙,讓金崙不僅成為南迴永續旅行的亮點,也吸引不少國外旅客來台灣就直奔金崙。
第78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432022-09-28一般人三餐最常吃的肉品,以雞肉和豬肉居多。市面上便當和炸雞使用的雞肉,主要是國外育種的白肉雞,白肉雞飼養只要35天就能上市,已經是全世界雞肉市場的主流。
為了保留台灣古老雞種,中興大學土雞種原保種中心多年來從全台各地採集特色土雞品種,除了保種,也做育種改良,像中興紅羽1982就是經過長期選拔所培育出的優良雞種。這種雞的肉質細緻,腿肉多、脂肪少,不過飼養時間比較長,需要十六週的時間。
之前培育出來的中興紅羽1982一直都只限學術研究,沒辦法被一般市場接受,一直到2009年88風災後,屏科大陳美惠教授為了協助部落重建,推動養雞,才讓紅羽1982從實驗室走入民間飼養,現在全台灣已經有11個部落養殖。紅羽1982的價值不只被看見,也發展出不同的在地特色。
第76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