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78
-
452022-07-13幾個月以來物價不斷飆升,通貨膨脹率已經創十年來最新高,民眾紛紛抱怨荷包瘦了!而造成通膨危機的關鍵之一是國際肥料價格上漲。
延燒兩年的疫情,加上今年的俄烏戰爭,導致國際原物料進出口受阻,今年國際肥料價格已攀升到四成以上,嚴重衝擊農業,也連帶引發通膨危機,讓農民和消費者都苦不堪言,大家也開始反思農業該如何走向未來?
嘉義青年楊智凱創辦蚯蚓農場,利用廢棄物養殖蚯蚓,生產蚓糞土有機質肥料,希望以推動「循環農業」的方式,來幫助農業「減肥」,降低農民對肥料成本的負擔。
而在南部也有一位女農因應肥料危機,改用蚓糞土取代一般化肥來經營農場,他們運用年輕人的新思維,希望在這波全球肥料之役,帶給農業轉機。
第758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張煥宇 -
592021-04-14台灣鳳梨從今年三月被中國禁止進口,原本農民很擔心鳳梨價格會因此崩盤,不過在海外台商大力支持下,包括日本、新加坡、韓國甚至澳洲都很積極進口台灣鳳梨,累計今年出口的鳳梨已經超過五千多噸。
不過同時,我們外銷到新加坡和澳洲的鳳梨卻陸續發生變質變色的問題,農委會盤點這一波品質不佳的鳳梨總共有166公噸,很多問題都出在冷鏈上。過去台灣鳳梨外銷95%都輸往檢疫寬鬆、通貨快速的中國,外銷到別的國家,缺乏SOP、溫控沒有做好,果品就發生問題。
不只鳳梨,台灣農產品外銷過去過度仰賴單一市場,經過鳳梨事件,我們終於正視問題。不過外銷除了產品品質,還有通路以及行銷策略等需要努力。
第69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662020-10-28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巧克力 ,不過我們吃的巧克力大部分都從國外進口。近年來台灣也有種植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樹,而且台灣巧克力到國際參賽,還常常得獎。像今年的ICA世界巧克力大獎亞太區競賽,就由屏東縣政府主辦,14個國家參賽,台灣巧克力業者就拿到超過一半的獎項,其中屏東更拿到7面金牌 35個獎項。
屏東大部分的可可樹都是種在檳榔園 ,以前檳榔價格好,曾經被視為綠金,不過吃檳榔對身體健康不好,政府鼓勵轉作。
18年前有農民託朋友從印尼帶回可可種子嘗試種植,花了8年時間才研發成功將可可做成巧克力。這幾年屏東巧克力種植的人越來越多,已經超過200公頃。屏東成為可可故鄉的同時,卻也 因為生產成本高,面臨產業發展瓶頸。
第67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