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66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23-03-22
不能再等的海洋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現在在市場買到的魚越來越小,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海洋生物博物館針對漁港常見六種魚類體長調查發現,這些常見的魚大部分都還沒性成熟就被捕撈上岸,也就是魚都還來不及長大,無法繁衍下一代,嚴重影響海洋資源。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
反觀台灣,我們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今年2月2日,行政院會好不容易才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還有兩部草案尚未核定,更別說要送到立法院審議。
第79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47
土地環境
2022-11-02
未聞鳥啼
原本在台灣算是常見的田間鳥類–彩鷸,因為擁有顯眼的斑點及條紋,成為鷸鳥中特殊的存在。不過這幾年受到農田整治的影響,彩鷸數量大幅減少,目前不但被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更被國際鳥盟列入「近危」等級。帶您一起看看這個逐漸消失的鳥類身影,同時思考人和自然之間的相處之道。
第774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61
土地環境
文字:邱惠恩
2020-08-19
停止獵殺海洋
在澎湖海域底下,有大量的幽靈漁網。這些漁網本來是捕撈漁獲的工具,因為氣候、海底地形或者人為等原因,最後沉入海底,覆蓋在海床上,造成許多海洋生物死亡,因此也被稱為索命鬼網。
近年,漁業署跟澎湖縣農漁局開始清除海底覆網的工作。同時,為了讓海洋能有生養喘息的空間,訂立了限期禁捕等管理措施,但卻引起漁民反彈,擔憂生計不保。人類經濟活動和海洋保育間的拉扯,難以平衡。
第660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李金龍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