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372021-12-01台灣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但木材自給率卻只有1%,國內每年木材使用量大約需600萬立方公尺,幾乎全仰賴進口。
這是因為我們早期歷經大伐木時代,大規模砍伐造成山林浩劫,為了彌補傷害,1991年政府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連帶人工林的採伐也跟著停擺,製材產業迅速萎縮。
為了提高國產木材自給率,林務局將2017年訂為國產材元年,要在10年內將自給率提升到5%,不過國產材的砍伐及運輸成本高,在市場的價格和品質,根本難以和進口材競爭。
響應政府政策,近幾年一些國內製材廠從原本進口國外原木到轉而使用國產材,從原木家具到文創,老工廠藉由創新與設計,讓國產木材貼近大家生活,希望用工藝技術創造國產材的價值。
第72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62018-06-12暑假到了,炎炎夏日,很多高海拔山區成了最好的避暑勝地,近幾年露營已經成為最夯的親子休閒活動。根據中華民國露營協會的估計,全台常態性露營人口有兩百萬人,不過隨著露營熱度高漲,隨之而來的爭議也不少。
觀光局公布資料,台灣露營區有229家位在「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其中以新竹81家最多,而且現有露營場很多都是在原住民保留地。全台1789家露營地,只有541家合法合規,但這個數字嚴格講起來並不正確,因為大部分業者只是有繳稅,但不符合現行法令。
受限農地農用,現行法令規定,農牧用地只有休閒農場才能設露營區,而1109個位於農牧用地的露營場,符合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的只有35家。高達九成露營場都沒有經過申請,根本沒人管。
觀光局五月發布「露營場管理要點」,未來如果執法,有九成露營區都得關門。究竟是法令訂得太嚴,還是業者不願守法,在原住民生計與山林保育之間,露營的難題該如何取得適度平衡?
第54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