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220
土地環境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10-01
洪水襲來 馬太鞍的警示
9月23日下午,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潰壩,洪水挾帶泥沙土石傾瀉而下,短短幾分鐘就淹沒聚落。截至9月29日為止,已經有18人罹難。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走進花蓮光復鄉的災後現場,當地居民表示,災難發生前並沒有收到撤離簡訊,相關單位也沒有積極的疏散作為。等聽到廣播,已經來不及撤離。另一方面,災後的物資、人力和機具湧入,在缺乏調度指揮的狀況下,出現分配不均的問題。
這場災難不僅揭示了堰塞湖潰壩的威脅,更凸顯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防災和疏散體系上的缺口。相較於中央和地方政府災後相互指責推諉,民間救援力量在第一時間承接起災民的需求。
第922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262
土地環境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5-09-24
泡水的鰲鼓濕地
嘉義東石的鰲鼓濕地是一處面積將近1500公頃的濕地森林園區,吸引黑面琵鷺等候鳥前來棲息。然而,今年七月接連的颱風和豪大雨,讓鰲鼓濕地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戰。上千公頃的土地,泡在水裡超過一個半月,直到八月底水還沒有完全消退。不只造成園區內,台糖養豬場上萬頭豬隻淹死,更嚴重破壞了濕地的生態環境。
台糖公司表示,今年災情較往年嚴重,主因是超過一千毫米的強降雨,根本難以防範。但是當地居民卻認為,台糖公司排水不力再加上管理疏失,才是導致久淹不退的最大原因。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一起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走進鰲鼓濕地一探究竟。
第921集
文字
尹雯慧
攝影
羅盛達
699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
文字:邱惠恩
攝影:周明文
2024-04-10
0403花蓮逆斷層強震
4月3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強震,僅次於規模7.3的921大地震,是25年來最大的一次。這次的震央在花蓮近海,屬於逆斷層地震,因此全台有感,尤其北部地區不少民眾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花蓮市區災情最嚴重的兩棟建築,一個是天王星大樓、一個是北濱街早餐店,都是在幾秒內瞬間倒塌,畫面怵目驚心。
台8線中橫公路以及崇德隧道都有巨石坍方,一度切斷花蓮聯外道路,花了幾天時間才搶修管制通行。這些災情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403地震又傳遞出哪些過去台灣在地震研究中,還沒開拓的領域呢?
第847集
文字:
邱惠恩
/ 攝影:
周明文
427
土地環境
攝影:張智龍
2017-03-23
震慟家園
永康維冠大樓在206地震中,有114名住戶罹難,傷亡最慘重。震後第一時間,獨立特派員與結構技師深入現場勘查,發現包覆樑柱主筋的「箍筋」、以及連接鋼筋的「續接器」,施工都不合格。
檢方調查後指出,大樓樑柱接頭箍筋的數量,竟比結構計算書少了50%。維冠建設負責人與建築師,因涉嫌偷工減料、業務過失,遭到羈押。加上台南土質鬆軟,產生放大效應,可以說天災加上人禍!
第434集
文字:
蘇啟禎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