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2712010-01-09台北捷運「詐胡」文湖線倉促通車,半年故障逾百次 到底哪裡出問題?誰該負責任?
2009-10 跨年夜,台北捷運瞬間湧進非常多的人潮,其中,文湖線會不會當機,成了大家關注的話題。結果雖然當天沒有出狀況,但幾天之後竟然又傳出「煞車卡鉗」,緊急疏散了兩百名乘客。 從去年七月四號到現在,文湖線已經通車滿半年,這半年來文湖線總共故障一百多次,平均每一點五天,就故障一次。
很多市民都以為,文湖線頻頻故障,是因為之前的馬特拉和現在的龐巴迪,兩種系統的整合出現問題。其實,龐巴迪是用自己的系統直接取代馬特拉的系統,所以並沒有兩種系統整合的問題。現在包括台北市議會和監察院,都已經開始對文湖線展開調查。
從民國八十五年木柵線通車到現在,台北市捷運局已經累積十幾年的工程經驗,為什麼這條文湖線還會狀況連連呢?原來捷運局這次首度引進一種新的控制系統,所有列車的訊息都是靠無線電傳輸,一旦訊號中斷,列車會馬上緊急煞車。偏偏龐巴迪之前對這套系統的經驗,只有做過距離比較短的機場接駁列車。像文湖線這種二十五公里的長距離路線,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測試,台北市政府卻在半年前決定搶先通車。這是不是一項拿市民當白老鼠的決策冒險呢?本報導請大家一起來回顧,文湖捷運的180天。
第13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1512010-01-03八八水災,這是個傷痛的記憶 ! 還好,台灣社會發揮了彼此互相扶持的力量,許多災民正在逐漸重建心理和家園。
2009年即將結束。談到今年讓台灣人民印象最深刻的記憶,我想大家可能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是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八八水災吧?這是個傷痛的記憶,還好,台灣社會發揮了彼此互相扶持的力量,許多災民正在逐漸重建心理和家園;但是也有很多問題,還在等政府解決。八八重建在地新聞網,要帶大家把這股關注的力量延續下去。
災後第四個月過完了,第五個月,一些災情不像小林村那麼嚴重的地方,難以解決的困擾卻始終沒有解決。像是台南縣好幾個鄉鎮的農田淤沙,農民們沒辦法耕作。當然也有一些好消息,像是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有一批中繼屋已經完工,五十戶親自參與家園重建的排灣族居民,對新家感到滿意。
第13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165
-
2052010-01-02在台灣的法院裡,延宕超過10年目前還沒辦法確定的刑案超過150件。司法院提出一個叫做「刑事妥速審判法」的草案,說要保障被告的權益,但對被告來說卻是禍福難料。
2000年政黨首度輪替的前夕,徐自強的母親和家屬找上民間司改會求救。經過了6年的審判,她的兒子被最高法院判決死刑定讞。司改會發現全案疑點重重,緊急聲援。救援團體不斷奔走,檢察總長先前為這個案件提出了4次非常上訴,但是最高法院也不斷地駁回非常上訴。
徐自強始終處於隨時會被槍決的狀態。直到第七屆大法官會議,總算打破了這個僵局。他們受理了徐自強的釋憲聲請,最後還宣告:刑案裡的共同被告如果指控另一名被告犯罪,就必須在法庭上接受交互詰問。指控徐自強涉案的另兩名共同被告先前並沒有接受這樣的詰問。徐自強的死刑判決終於在2005年被撤銷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宣判的前一週,救援團體還辦了一場說明會和聲明。他們做了各種努力,希望喚醒各界的熱情,聲援這個和蘇建和案一樣具有改革指標的個案。就在救援的行動展開的同時,司法院提出了「刑事妥速審判法」的法案,宣稱要保障被告的速審權。
其實長久以來,台灣的司法界對這個名詞並不熟悉。直到今年政府力推「兩公約施行法」,司法院終於看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提到的速審權。速審法是為了替執政黨的人權表現搽粉所提出的急就章嗎?這不但引發各界議論,像徐自強這種案件久懸未決的刑事被告要怎麼適用,許多人也有不同看法。
辯論的焦點集中在兩個攸關被告生死命運和清白的條文。為什麼明明大家都同意案件應該要速審速決,但這個法案卻仍然引發爭議? 速審法一旦通過,對徐自強、蘇建和、邱和順這些司改團體救援的刑事被告有什麼影響?「速審生死門」請您一起來思考,怎麼樣的司法,才有資格稱為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130集
文字:吳東牧 / 攝影:沈紘騰 -
131
-
2422009-12-24
-
250
-
2072009-12-19馬英九總統在上星期三國際人權日的前一天,宣佈國際上兩個重要的人權公約,包括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正式生效。人權這個字眼聽起來很抽象,但人權卻是我們生活週遭無時無刻都存在的議題。
就像是今年有23萬人休無薪假, 那麼這些勞工有沒有受到勞基法最低工資17,280元的保障?符不符合這兩部國際公約所訂定的標準呢?這就是勞動人權。回顧2009這一年,台灣人權促進會按照往例選出了台灣十大人權新聞,在這當中,還有很多違反兩公約的地方。他們呼籲政府在簽公約、贏得人權聲望的同時,也要回過頭來看看,台灣的人權狀況,到底有沒有名實相副呢?
2009人權問題的頭條新聞,就是馬總統宣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台灣施行生效。這兩個國際公約是聯合國在1976年宣佈生效的國際公約。是非常重要的人權法典。台灣在今年3月31號由立法院通過,12月9號由總統公佈在台灣生效,法務部也表示,將根據這兩個公約檢討台灣的法律法規有沒有違反人權之處。而台灣人權促進會也在2009歲末年終之際,邀請各界NGO,根據兩公約的精神,就台灣各方面的人權狀況,提出需要檢討的地方。
在勞動人權方面,台灣勞動陣線認為,23萬人休無薪假,政府坐視資方鑽勞基法漏洞。這違反了經濟社會文化國際公約第七條,對於工人工作條件的最低限度保障,給予所有工人的報酬,必須可以保證他們自己和家庭,有可以過得去的生活。因為不景氣而造成勞工必須無薪休假,勞陣認為,這並不是勞工的過失或責任,所以不管實際工作天數如何,勞工應該要有最低工資的基本保障。勞陣指出,許多勞工在休無薪假的同時,卻發現自己變成派遣人員,薪水和工作條件大打折扣。
在原住民人權方面,莫拉克災後重建條例讓原住民因為遷村,面臨文化滅絕的憂慮。這至少違背了ICCPR的第二十七條,少數族群享有自己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權利。
在新移民的人權方面,移民政策雖然小有進步,但是對中國配偶和其他國籍的配偶,還是有差別待遇,違反了兩公約第二條,不得歧視的規定。南洋台灣姐妹會認為,大陸配偶取得身份證需要六年,比其他國籍的外配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明顯的族群歧視。 另外在司法人權方面,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張, 羈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並不是犯人,和律師見面的談話,不應該被監聽。這不但是ICCPR第14條的規定,也受到憲法所保障。
十大人權新聞,最後在公民與政治的權利方面,集會及言論自由相關修法,無法擺脫威權陰影。並沒有達到ICCPR第19條規定的標準。台灣人權促進會主張,集會遊行法應該從許可制改為報備制。 台權會認為,當人民要以集會遊行表達言論自由的時候,如果都必須得到政府的同意,那麼政府可能以各種藉口不同意。一年前,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掌握情資優勢的台北市政府,將多數路權都申請下來,阻止反對者到場集會抗議。第四次江陳會,執政者會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抗議的群眾,在保障陳雲林的人身安全,以及台灣的言論自由兩者之間,完美演出呢?
第128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186
-
2102009-12-10
-
1772009-12-10vuvu在哭泣,還是在生氣?八八水災,沖出來義村幾十年來缺乏建地、只好向河川爭地的違章建築問題。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的山坡,因為土石崩落,看起來好像山壁上出現了好幾張祖靈,vuvu的臉孔。村民有人說是在祖靈在生氣,有人說是祖靈在哭泣。
來義村東西兩個部落,有五十幾戶被大水沖走,另外還有五十幾戶被土石重創,無法居住。不過這總共一百一十三個受災戶裡面,只有八戶被政府承認,領得到救助金。因為其他一百零五都是非法佔用河川地幾十年的違章建築。怎麼會這樣呢?原來部落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林班地,只能種樹造林,不能蓋房子住人。
八八水災之後,政府說來義村是危險部落,必須要遷村。很多村民不想走,但是留下來不但要受到水災和土石流的威脅,而且繼續是沒有門牌號碼的違章戶。而如果選擇遷村,新的部落一樣沒有土地所有權。來義村的村民,正面臨一個改變未來的艱難抉擇。
第127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2582009-12-03每到選舉,在候選人的政見中,總少不了建設承諾。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在前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台灣閒置的公共建設,列管案件超過150處,投資建造金額高達474億元,這還不包括一些隱藏在基層鄉鎮中使用率低到可憐的蚊子館。
獨立特派員選定被列入瀕臨破產鄉鎮,今年還因為官司事件被法院凍結公庫的雲林縣,從雲林縣的故事來看看台灣夢幻工程的荒謬程度。行政院推出 4年5000億元的擴大公共建設方案,第一年打算執行1491億元。為了預防有更多蚊子館出現,監察院已經通過提案,要在今年全面清查台灣所有閒置的公共建設。這份清單,能不能讓公部門在建設前有更多的警惕與思考?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
第12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1752009-12-03政府左手扛債務,右手扛水泥。不斷建設,不怕債留子孫。但是建設的成效又是如何?擴大內需,在總統大選後出現的第一筆最大型的計畫補助預算, 中央拿出了583億補助地方建設,在當時就引發了爭議, 包括八天內提出計畫送交中央,過於草率決定建設目標, 要求在一年內完工也忽略了施工品質管理的重要。
審計部在今年提出了審核報告,令人驚訝這麼大筆預算的執行率只有三成,而原本計畫可以提高0.45%經濟成長率的目標,也兩度修正至0.15%。獨立特派員追蹤擴大內需方案的執行成效, 發現有鄉鎮將路燈蓋到別鄉去,該亮也不亮,備受爭議的政治建設也悄悄完工,計畫招標。
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限於篇幅,這一系列報導透過部份縣市的例子,來看地方建設的浪費與錯誤,這並不是指責單一首長的政績,希望請您一起用這個角度思考,建設與不建設中,看不見與不被看見的建設,付出的代價成本有多大,值不值得您用選票先做決定。
第126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余榮宗 -
2312009-12-03週六就是第十六屆的縣市長選舉, 因為部分縣市升格為直轄市,今年只有十七個縣市進入選戰,其中有十位縣市長爭取連任,七個縣市將出現新面孔。 近年來媒體的施政滿意度調查推波助瀾,造成了一種現象:縣市長努力向中央爭取經費,做看得見的建設,以獲得「五星級首長」的評價。
但廢省後地方財政收入大幅縮減,幾乎都是靠中央統一分配資源的態勢下,地方建設需求,變成了藍綠兌現競選支票的機會。而有些縣市窮得沒辦法給公務員的薪水,卻照樣舉辦各種節慶、大興土木建設文物館,造橋鋪路的工程不減反增。
本報導帶您從地方政府的負債問題跟地方建設的成效 來觀察縣市首長的施政能力。明年地方政府將舉債三千八百億, 如果沒有中央補助,有十六個縣市連公務員的薪水可能發不出來。
在看縣市長做了多少建設之前,先來看看他們留下了多少債務。
第126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余榮宗 -
1922009-11-26公廣集團新聞平台的八八重建、在地新聞聯播這個星期除了持續關心高雄縣的重建進度,
也要帶您到屏東縣的佳冬鄉和三地門鄉。
佳冬鄉一些地方的排水溝裡,還是塞滿了汙泥,部分隄防淘空的問題也還沒有解決,而幾個原住民鄉的工藝產業,也因為災後沒有觀光客而乏人問津,現在一些藝術家聯合起來推出了網路銷售平台,希望不能到災區的民眾也可以上網看看他們的創作。
高雄縣部分災民在上個月25號 ,搬進杉林鄉月眉農場旁的組合屋,不過兩個禮拜下來,卻發現這個地區水壓不穩,自來水時有時無 ,家家戶戶的浴室都擺滿水桶水箱 ,趁著水來的時候趕緊儲水備用, 原來月眉地區是自來水管線末端, 原本水壓就不足, 經過加壓又把老舊水管沖裂 ,進駐兩個禮拜, 幾乎天天都會無預警停水, 紅十字會緊急加裝四座水塔, 總共可以儲存20公噸的水備用 。
不過有村民擔心,月眉農場附近是永久屋預定地 ,未來不只居住人口會增加,規劃中的有機農場也需要灌溉,政府應該及早思考供水問題,才不會讓缺水的情形再度發。八八風災過後已經三個多月,佳冬鄉的魚塭和水溝仍然到處都是泥巴,大排的爛泥至少有兩公尺那麼深。抽砂機的大水管直接伸入泥巴裡,希望可以把淤泥全都抽乾淨,村民擔心排水不通,萬一下雨社區會再度淹水,這裡的污泥早就結成硬塊,村民沖水把土軟化才能清理魚塭,不過泥砂隨著水流入水溝,排水道裡又有各種管線,根本沒有辦法動用大型機具開挖。
第125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2252009-11-26在恆春半島的東岸有幾戶人家,住在一所廢棄的小學教室裡已經住了四年。這裡頭有個小孩從剛要進小學,到現在已經讀國小五年級了,他們是一群被遺忘的海棠颱風受災戶。
四年來,地方政府每到選舉就承諾會幫他蓋房子,選完了,承諾也就隨風飄散了。今年八月發生的莫拉克風災媒體有大篇幅的報導,政府單位和社會各界都投入龐大的資源救災和重建,但是這群沒有媒體關注的災民同樣也是失去了家園,卻沒有得到相同的協助。
縣政府解釋那是因為目前除了921和莫拉克之外,台灣並沒有針對其他災害的救災與受災戶重建問題設置特別條例,因此海棠受災戶只能「回歸」一般法,問題是,一般法並沒有在重建方面多所著墨 這群受災戶同樣失去了家園,卻只能坐困愁城 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真的只能讓這些受災戶怨嘆自己「遇錯了颱風」嗎? 請看看他們的遭遇,想想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第12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