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議題
議題
153
土地環境
2010-09-29
來義要往哪裡去
去年八八,來義的山壁出現了祖靈哭泣的臉。傳言,還會有比八八更大的災難要來。
凡那比颱風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但沒想到屏東縣山上的來義部落,大水沖走了52戶房舍、河床繼續擴張,整個來義東部落的房屋,有一半都被淹沒在土石流中。來義怎麼辦呢?
第166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
李金龍
156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09-29
擱淺陳稜路
是酒家?是醫院? 是擱淺?還是準備啟航?
在日治時代,富甲一方的商人王榮,懷抱著要蓋一棟全臺灣最富麗酒家的夢想,在彰化市區蓋出一棟相當前衛的建築,並且取名高賓閣酒家。不過高賓閣酒家只繁華了四年就凋零,在國民政府時期成為台鐵的鐵路醫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彰化鐵路醫院卻成為附近居民眼中礙眼的建築 …
第16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153
政治經濟
2010-09-29
誰的戒嚴令
長達38年的戒嚴令,竟然不合法?因為總統沒有公佈!
前立委謝聰敏和另外兩位政治犯洪武雄和胡學古,去年針對戒嚴令是否違憲聲請大法官解釋,雖然被駁回,但三人轉向監察院陳情,讓監察院首次針對戒嚴令提出調查報告 … 台北150萬 / 坪的帝寶大廈對面的商業大樓,政治犯被沒收的家產,能夠要得回來?
第16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31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09-21
路不平 誰來管
首先要檢討的一個大問題是,都市有沒有提供友善的方便的,讓大家都喜歡來走路的空間?
人行道鋪面的紅磚破損,屢見不鮮。騎樓高高低低,不但難走,還有商家把整個騎樓封鎖起來據為己有做起生意,讓行人只能走到馬路上,和汽機車爭道。主管機關警政單位礙於小市民生計,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第165集
文字:
吳丹卉
/ 攝影:
周明文
147
土地環境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大雁起飛
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因為減少內鬨,積極合作,爭取政府建設基金,引進社區營造專家,發展出陶藝,民宿和有機農業,產業興盛的美好成果,令人驚奇與羨慕。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 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 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58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新山村與神木村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八八水災沖走了新山村許多房屋,水災過後大家考慮遷村,村民覺得政府的規劃方案不理想,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時間消耗在無謂的抗議爭吵,而是共同規劃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
14年前台灣民眾在這裡發現土石流驚人的威力, 多年來在遷村議題上沒有共識,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清除土石, 卻清不出一條讓村民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神木村的問題真的無解嗎? 我們也邀請觀眾朋友一起來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44
政治經濟
攝影:鄭仲宏
2010-09-09
愛沙尼亞的抉擇
強權環視,北歐小國愛沙尼亞,如何夾縫中生存?
獨立二十年,愛沙尼亞經濟水平,如何趕上台灣?
在北歐波羅地海邊的愛沙尼亞,人口只有一百三十萬,相當於台灣高雄市的人口數。小國的生存之道,愛沙尼亞聰明地減少內耗,與大國交好,提昇國民素質。
第16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46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體檢交通
攝影:鄭仲宏
2010-08-19
消費高捷
選舉支票,一定是多多益善嗎?
高雄捷運天天燒錢,還要繼續燒下去嗎?
每次一遇到到選舉,候選人和政黨,常常以爭取建設作為訴求。但是更多建設的結果,也可能造成樣樣都有, 卻都樣樣難以為繼。以高雄捷運最近的發展來說,不管是藍色還是綠色的政治人物都在爭取設岡山站,但是單單一個岡山車站就要花掉十一億。岡山如果能有捷運當然很好,但高雄的人口數不見成長,高雄捷運的運量不如預期 …
第160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30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
2010-08-19
當舖生意經
救急不救窮,萬物皆可當?
M型社會有人連進當舖的資格都沒有?
金融海嘯後大家都很關心,景氣是不是已經復甦了,評估景氣的指標有很多種,當舖也是景氣好壞的觀測站之一。日前立法院認為民營當鋪利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八,有如合法地下錢莊,提案修正當鋪法。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就扮演民眾融資中心的當鋪,為甚麼總被批上神秘的面紗呢?
第160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46
政治經濟
攝影:周明文
2010-08-13
遺忘319
全台灣319個鄉鎮,就是不可能讓你全台走透透!
因為金門縣烏坵鄉,你就是去不了......
隸屬金門縣的烏坵鄉,是目前台灣唯一還在戒嚴的行政區域,一般百姓不得進出。而且烏坵距離台灣很遠,撘乘軍艦要八個小時,但烏坵卻距離中國很近,搭小漁船到湄洲島也不超過兩個鐘頭。這麼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烏坵島幾乎和外界隔絕。島上的居民說,金門都可以小三通,希望烏坵也可以比照辦理…
第159集
文字:
范毓雯
/ 攝影:
周明文
209
司法人權
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
攝影:周明文
2010-08-05
看見被害人
一個不一樣的攝影展:日籍攝影師風間聰紀錄死囚的最後生命 !
一位不一樣的被害人家屬:為什麼父親被謀殺了,瑞尼庫欣還堅持廢除死刑?
死刑該不該廢除,在台灣社會還是有很多的爭議,但是卻不見得有討論的空間。 一討論到死刑的存廢問題,馬上就是劍拔弩張,充滿了濃濃的煙硝味。今天獨立特派員雖然還要是要探討死刑的問題,但是今天,不一樣 …
第158集
文字:
范毓雯
/ 攝影:
周明文
118
土地環境
2010-07-30
開放生命線
新科技能不能克服通訊不良,解決村民對外聯繫的困難?
政府發放的衛星電話操作簡單,為什麼民眾卻不敢通話?
八八風災即將滿一年,政府規畫的一套「緊急防救災通報系統」,又花了八千多萬,添購了684具衛星電話。而這套依照行政劃分,層層分配的緊急通報體系,有哪些漏洞?這套攸關民眾生命安危的救災通報系統,真的動得起來嗎?站在強制撤離第一線的通報窗口,災區的村鄰長有什麼話想說?
第157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余榮宗
155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07-22
0.25保衛戰
台北縣永和市的人均綠地,已經少於半張報紙大小?
而永和市內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又要砍掉更多的樹?
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台北市凌晨的溫度已經比45年前升高了2.5度,而為了減緩都市熱島效應,成功國宅在去年被選為試驗社區,計畫耗資2200萬進行社區改造;反觀人口密集的台北縣永和市,面對人均綠地小於半張報紙的窘況,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市公所又被民眾質疑將會砍掉更多的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樹的地方花大錢改造,有樹的綠地卻屢屢面臨砍伐危機?
第15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292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南韓社會議題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7-22
東大門進行曲
一年10兆韓元(2700億台幣)產值的東大門,擁有哪些成功的要素?
面對大環境的不斷改變,韓國政府和成衣業者如何攜手化危機為轉機?
不斷地更新設計花樣,快速完整的生產鏈,這是韓國東大門成功的因素。為什麼東大門可以做到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的經濟也受到衝擊。東大門的服裝業者,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之下,積極地以低廉的價格開拓外銷市場。東大門的成衣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第15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276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南韓社會議題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7-22
競速東大門
韓國成衣,是如何迅速發展崛起?
24小時不停歇的東大門,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從網路到實體店舖,大量韓國進口服飾開始攻佔台灣的成衣市場,台灣的賣家們甚至組成了批發團,大舉將韓國流行引進台灣,韓國成衣究竟蘊含了多少商機?而首爾的東大門,這個24小時不停歇的市場,又是如何大量供應鄰近國家的成衣需求?「傍晚下單,明天取貨」的供需服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第15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219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羅盛達
2010-07-15
六月圍城 - 大埔事件
怪手輾平了結穗的稻田,六月的大埔很不平靜。
從監察院到總統府,農民的心痛官員們感受到了嗎?
苗栗縣的後龍和大埔,最近都因為土地徵收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為了擴大竹南科學園區以及周邊地區特地區的開發,大埔里附近許多農地被劃入徵收範圍,苗栗縣政府採用地徵收條例,完成土地收購程序,但不願意賣地的農民怎麼辦呢?他們不懂,為什麼土地權狀不算數了?一次又一次北上抗議,官員聽到了嗎?
第155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羅盛達
最前
62
63
64
65
66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