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1502013-07-04古寧頭大戰留下來的地雷
帶給金門人無限傷痛
雷傷者們的無奈
除雷大隊的心酸
有誰能了解呢?
2013年最新登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公布了,包括我們的鄰國:日本的富士山,以及北韓代表高麗文化,在西元918到1392年,當時是高麗王朝首都的開城。被選為世界遺產是每個國家的光榮,富士山已經努力了21年,一旦被肯定代表維護古蹟文化成功,我們呢?
當然也很想、也在努力,就拿金門戰地來說,從熱戰打到冷戰,五十年,給當地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民國81年雖然解除戰地政務還給老百姓平靜的生活,但埋藏在沿岸兩百多處十多萬顆地雷卻始終是當地人的夢魘,過去總聽到有誰誤踩地雷或死或傷。
七年前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推動下要求政府排雷,就在上個月六月份完成了,這將是金門戰地文化邁向申遺之路的一項必要工作。全球目前約有47萬雷傷者,金門有多少?數字並不清楚,能獲得補償的也不多。歷史的受害者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
第302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李金龍 -
2242013-07-04拉瓦克住民在公有地居住50年
面臨政府開發
外界的介入讓情況更顯複雜
土地與居住權利如何解套?
是誰的土地?又是誰的家?
台灣最近幾年各地都陸續發生所謂迫遷問題,不只台北市的文林苑都更事件,早年更有大漢溪畔三鶯部落、撒烏瓦知部落的反拆遷抗爭,近年,從苗栗大埔事件、南苗市場停車場問題,以及今年台北市華光社區的拆遷案,很多很多,原因各有不同,卻都是居民訴諸抗爭手段,學生和社運團體加入,讓抗爭程度升高,普遍博取媒體關注。
在南台灣的高雄,最近也有一樁城市原住民抗議搬遷事件,他們在公有地上住了50年,以前沒人管,後來因為市府要開發,希望他們搬到國宅,但是要交房租,也有人住得不習慣,於是又成了迫遷話題,引起學生的同情與關注。獨立特派員記錄了一段過程,從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呈現事實,讓大家深思究竟迫遷問題該怎麼解決?
第30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282013-07-01政權改變
緬甸有如重新發動的火車
金磚上的窮國
如何擺脫貧窮?
國土面積是台灣的19倍,境內森林覆蓋率超過50%,不但林業資源豐富,還蘊含豐富玉石及寶石等貴重礦產,甚至擁有石油及天然氣等天然資源,完全符合地大物博的概念。這幾個條件講的是東南亞第二大國緬甸。
雖然具備剛剛提到的各種先天優異條件,但是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中,2011年緬甸平均每人所得只有1325美元,在東南亞國家中敬陪末座,這個結果與緬甸內部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事獨裁有關。
在過去的50年當中,緬甸內部紛亂難平,先有軍政府的奪權專政,後又有一連串對於境內各族群的強勢鎮壓,其中包括排華運動以及與少數民族的武裝鬥爭,而近年更因為軟禁民運領袖翁山蘇姬,以及由僧侶引發的袈裟革命,都讓緬甸長期壟罩在鎖國以及貧窮的陰影中。
不過這個國家,卻在2011年有了戲劇性的改變,軍政府將政權轉交給溫和開放的政黨,現任總統登盛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改革開放政策,緬甸就像一部重新發動的火車積極想在東南亞國家中嶄露頭角。
挾著豐富天然資源以及充沛勞動人口的優勢,緬甸確實引起全球矚目,包括台灣商人也躍躍欲試。從去年以來,已經超過50個台商考察團進入緬甸積極布局。獨立特派員從幾個月前就規劃這趟採訪,眼看著旅館價格往上飆高,機票一位難求,終於帶回第一手觀察。來看看這個國家的美麗與矛盾。
第30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賴秉寰 -
2372013-06-13博奕公投通過
是否將使馬祖變臉?
獨立記錄原始風貌!
如何搶下人潮、錢潮?
看馬祖怎樣搏自己的命運!
台灣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尋找搶救經濟的藥方,去年馬祖舉行博弈公投之後,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要蓋觀光睹場的離島,讓馬祖一下聲名大噪,公投通過之後,還有許多法令要解套,其他離島也在觀望,五月初行政院終於通過了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在等立法院審查。馬祖因為長期軍管,使它仍然保有最天然的觀光資源,不過也因為它的交通長期受限,成為發展觀光的最大致命傷。馬祖到底會不會因為博弈而有所改變呢?獨立特派員正在進行影像紀錄!現在就先把年初,我們特別選在馬祖最冷的季節重回螺蚌山的觀察和大家分享。
螺蚌山是賭場預定地之一,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天退潮時候附近的居民都會去撿海產,一年四季不同,冬天是紫菜,夏天這個季節是蚌和螺,不知道這個地方如果真的開發了會變成甚麼樣,所以我們趕快記錄下它原有的美麗。
馬祖自從去年博弈公投後確實有人口回流的現象,很多都是想找尋觀光的商機,連江縣政府也極力推動北竿到黃岐通航,而且最快就在今年年底,但對岸究竟能帶來多少人潮和錢潮?看馬祖怎樣搏自己的命運。
第29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2392013-06-13海子捕魚處處受限
漁業傳承出現斷層
當老船長漸衰
年輕人不再回
馬祖還剩下什麼?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又往下調,只有2.4%,算起來從2002年起我們經濟已經停滯了十年,大家都很悶,難道除了倚靠以出口為導向的電子產業,台灣就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了嗎?
獨立特派員帶您從我們最實際踩在我們腳下的土地和環境來看,良田被荒廢,廣大的漁場也在萎縮,不只之前發生菲律賓海巡槍擊小琉球漁船的南海,北邊─國之北疆的馬祖也如此。因為有福建閩江出海帶來的豐富有機質,又有洋流經過,自古以來,馬祖附近六千平方公里的海域一直是重要的漁場,曾有黃魚故鄉的美名,當時漁民靠著捕撈黃魚,一夜致富的故事比比皆是。但過渡捕撈,加上大陸漁船炸魚,漁源漸漸枯竭。在早期兩岸對峙軍事管制年代,漁民出海捕魚處處受限,漁業人才出現斷層。
當老船長凋零,年輕人不回來也不再出海,馬祖還剩下甚麼?
第299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1872013-06-06放棄律師之途
甘為樂青
為弱勢走天涯
什麼事可以讓一個人願意堅持八年,這八年來,從馬市長追問到馬總統,還跑遍行政院、立法院、文建會、衛生署、捷運局,雙北市政府,都只是為了幫台灣最弱勢的一群—樂生療養院的老院民爭取居住正義與安全,這就是我們今天逐夢世代人物何欣潔。
台灣每一個世代,都會出現年輕人,因為有熱情懷抱夢想,集體投入當時的一個運動,從八○年代的三月學運,訴求解散國民大會、國會全面改選到要求修正大學法、廢除刑法第一○○條等,到了21世紀「搶救樂生療院院運動」又是另外一個典型代表,成為時間最久、參與學生人數最多的運動,還因此有了樂青這個名詞。何欣潔就是樂青的代表人物。從19歲一腳踏進樂生,到現在27歲了,
這是一個人的青春黃金期,有人忙著談戀愛有人去遊學有人急著找工作,但何欣潔卻和樂生院民一起度過,因為他說:樂生的狀況一直都處於需要被搶救的狀態。
從原本甚麼都不懂,到後來把理想變成執行力,帶領一群年輕人,學會結合各方面資源,用宣傳和行銷爭取社會認同。過去的學運是對抗威權體制,現在台灣已經很民主,青年學生開始關心環境、土地、弱勢族群,他們成了現代社會改革的力量。
第29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1962013-06-06擄船勒贖事件頻傳
漁人出海沒保障
淪為菲船槍下魂
政府魄力在哪裡?
小琉球漁船廣大興號被菲律賓公務船槍擊事件,經過了幾個星期的波折,事情真相終於水落石出了,台菲兩邊的調查團都證實這是發生在雙方重疊的海域上,當時菲律賓海巡至少七個人朝避難的船艙位置射擊,這是我們面對長年以來漁船被菲律賓威脅挾持第一次全面反擊。小琉球到底是甚麼樣的地方,為什麼一個彈丸之地能出了上千名的船長,他們生於貧困,長於風浪,以大海為牧場,居然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三大的鮪釣國。
獨立特派員來到小琉球,探訪船長的故事!他們捕魚都是世代相傳,冒險討海是家常便飯,很多人都有被菲律賓人欺負打劫的經驗,只是近幾年鮪魚數量越來越少,衡量之下,用命換來的代價太大,於是有的船長不再跑遠洋,甚至上岸改行。今年的鮪魚季節過了一半,東港只釣到一百多條,九成的漁船空手而回,但仍有人,像洪石城的兒子還是堅持討海,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智慧?
第298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 -
2322013-06-03唸書是脫貧的機會
達祖小學復校
讓村民看到了希望
見證了美麗的奇蹟
智慧型手機正夯,在台灣持有率32%,你沒有,好像還真的有點落伍呢,但是調查有七成的青少年睡前必看手機,52%大學生在上課時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文明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就像一些少數民族因為傳統習俗文化,在接受文明的過程中產生偏差,他們來到都市反而迷失了,今天獨立特派員就將深入報導一個在四川一個在蘭嶼的故事。
中國四川涼山自治州都是大山,這裡有最大的彝族聚居區,還有其他13個少數民族,其中瀘沽湖遠近馳名,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人文風情是觀光客的最愛。就在湖畔有一所達祖小學,十多年前一度停辦,孩子因為跨區上學路途遙遠,失學的愈來愈多,幾個來這裡旅行的台灣人看到了,其中包括一個當年才22歲的年輕人林子閎,他們動員當地人一起為達祖小學復校。偏遠的大涼山什麼都缺乏,但重新啟動的達祖小學讓村民看到了希望。2009年,為了一句承諾,林子閎又回來了,並且從此留了下來,把觸角延伸到更遠的山裡,尋訪更多失學的孩子。他才三十出頭,為什麼寧願離鄉背井成為遊子?這背後有個動人的故事。
對被邊緣化、落後的大山、偏鄉來說,唸書是唯一脫貧的機會,因此達祖小學復校被視為瀘沽湖的希望工程,去年達祖小學拿到中國最美的鄉村教師團隊獎。不只如此,林子閎還把達祖的愛極大化,成立公益平台,希望在教育醫療方面,幫助更多大涼山的孩子。這一趟採訪,獨立特派員除了跟著林子閎的腳步往山裡頭跑,也看到達祖孩子特有的繪畫天份,還有,他們在學東巴文,要知道自己的民族、文化。我們問林子閎為什麼要把這些孩子的責任都揹在自己的身上,他說,只想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機會,做這些工作,讓他的人生更有意義。
第29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219
-
212
-
1582013-05-17地方要賺錢, 一定要蓋飯店?
花東基金四百億該怎麼用, 才能達到永續的目標?
最近墾丁悠活度假村惹出了一堆爭議,營運14年從來沒做過環評,有七成土地兩百多間客房竟然都沒取得執照,有人說這彷彿台東美麗灣翻版,都是財團搶蓋飯店,先建先賺。
但不同的是,美麗灣已經匯聚了民氣,花東有一群人來自台灣各地,長期守護東海岸,今天逐夢世代就來看看這些花東守衛隊。上個月四號,有一群人互不相識,他們在網路上號召,從台東杉原灣出發,沿著東海岸,花了17天徒步到台北,為的是要阻擋財團政府一味的開發風景區,除了美麗灣還有花蓮豐濱鄉的靜浦村。
年輕人比較有理想性,敢衝撞,沒有太多金錢包袱,才能在台灣延續了幾十年,以開發為主要思維的模式下,顛覆傳統。地方要賺錢一定要蓋飯店嗎?其實觀光財多半進了財團手裡,地方居民真正需要的是食衣住行以及教育、醫療這些基本需求。花東基金四百億該怎麼用,才能達到永續的目標?
第29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
2442013-05-17一連八天不吃不喝, 絕食193小時,
他們得到答案了嗎?
抗爭的路走了16年, 真的好長好長。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抗爭至今將近一年,上週這些年紀都已經七十的老人在絕食193個小時後,見到了勞委會主委,結束了這一波行動。一年來,他們曾經六步一跪到總統官邸前靜坐,在台北車站臥軌陳情,試過了各種抗爭方式,但問題仍舊沒有解決。
1996到98年間,包含聯福、福昌、耀元、東菱好幾個廠都面臨老闆跑了、工廠倒閉的命運,領不到薪資和退休金的工人組成自救會,當時也透過遊行臥軌等等方式陳情,為了趕快平息紛爭,勞委會以貸款名義把錢給了他們,卻埋下16年後今天官告民,勞委會跟他們追討貸款的紛爭,這一條抗爭路走了16年,好長好長。絕食者一連八天不吃不喝,絕食193小時,他們得到答案了嗎?在獨立特派員193個小時的紀錄中,讓我們試著找出真相和問題的解方。
第295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1622013-05-10是為了保護什麼, 他們挺身而出?
他們企求的究竟是什麼, 以致他們奮不顧生?
路易西塔大莊園的一場屠殺 菲律賓糖工血淚至今未償
五一勞動節有兩萬名勞工上街頭,反對年金改革方案,認為繳多領少。同時關廠工人在絕食抗議193個小時後,終於見到了勞委會官員,結束絕食行動,但整個事件還要進一步協商。其實不只台灣,今年五一全球都不平靜,包括剛發生工廠大樓倒塌死了五百多人的孟加拉、還有土耳其、西班牙、希臘等國家的勞工都走上街頭,抗議工作條件惡劣,失業率攀升。為什麼現階段的工作環境與條件這麼糟?做為一個人應當有的基本工作權和居住權如何保障?
今天獨立特派員特別要帶您來看一部紀錄片,製糖季節,它是發生在2004年菲律賓一個大莊園的故事,這個占地六千多公頃的農場雇用了五六百人種甘蔗、製糖,有人就在這裡出生,一輩子全家人都是糖工,但是他們到頭來一週只能工作一天,算算領不到一美元,地主本來答應耕作十年後就會分土地給他們,但始終沒兌現,最後逼得糖工罷工抗議,卻引來一場地主和警察和政府聯手驅趕屠殺事件。這個事件引起各國人權工作者的關注,台灣也有人實地去瞭解去觀察,對台灣近年的人權活動有很大的影響。
第294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225
-
2092013-05-02最年輕的國家公園
睜大眼睛尋芳蹤
國際嬌客在裡頭
台灣幾個國家公園最近提高了入園費,引起民眾不同的反應,有人認為門票太貴,但也有人認為為了保育生態,使用者付費是理所當然的。算一算,台灣幅員不大,卻一共有八座國家公園,為什麼要這麼多國家公園?每一個國家公園的特色和角色又是什麼呢?
獨立特派員將推出國家公園巡禮系列,帶您關心台灣國家公園面臨的挑戰,今天要從台灣最年輕的,卻擁有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台江國家公園看起。黑面琵鷺全世界才兩千六百多隻,但每年九月都來台灣度冬的就有一千六百多隻,今年數量創20年新高,獨立特派員這個春天在台江國家公園捕捉到了牠們的身影。不過現在沙洲逐漸減少,可能帶來生態的災難。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9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2312013-05-02綁布條 上街頭
和勞動者同陣線
追求兩公約理想國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這幾年勞動節都不平靜,因為台灣在高度經濟發展下貧富懸殊,市場向資方傾斜,底層的勞工階級更形弱勢。這幾天關廠工人再度聯合起來苦行、絕食,抗議勞委會提出的579方案:也就是利息、違約金雖然全免,但本金只給五、七、九成,關廠工人堅持這是他們應得的,一毛都不能打折。
今天逐夢世代要來看看跟勞工弱勢站在一起的一個年輕人,施逸翔。2004年菲律賓發生了一樁糖廠工人罷工遭到血腥鎮壓事件,當時糖工每周只被分配到工作一天,工資不到1美金,因此才群起抗爭,至少七名糖工被射殺。
當時還是研究所學生的施逸翔,到菲律賓針對這起事件進行田野調查,也得到很大的震撼和啟發,從此成為人權工作者。一直到現在,國內許多攸關弱勢與人權的社運現場,都有他的身影,他教育原本不懂或不敢發出聲音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權利,他說他的理想國度是一個不需要人權團體的地方,那個時候做為一個人權工作者他可能會失業。
第29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