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司法人權
44
司法人權
2024-12-04
【卓越大賞】緬甸煙硝 – 遠方的援手
自從2021年緬甸政變後,軍政府強力鎮壓抗議,並且四處追捕抗爭者。不少人選擇逃到鄰國,但來自緬甸的威脅與跟騷擾仍步步進逼,讓他們必須不斷流亡,躲避追捕。人在他鄉的流亡者生活困難、經濟拮据。但為了持續支持緬甸國內的抗爭,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尋求國際的力量。相反的,來自他國的社群也看到了緬甸人民反抗的韌性,三年來不斷輸入資源,讓緬甸抗爭的星火,得以持續下去。
第880集
文字:
楊智強
/ 攝影:
蘇威銘
40
司法人權
2023-09-13
緬甸難民潮
自從緬甸軍事政變以來,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估計,至少造成111萬難民及尋求庇護者流亡。隨著緬甸軍政府的治理不佳,前往馬來西亞的緬甸難民越來越多,也讓馬來西亞當地居民產生反彈。
緬甸難民已經成為東南亞區域政經情勢的大挑戰,5月東南亞國家協會針對緬甸難民潮,以禁止緬甸政府出席作為懲戒,但似乎效果有限。緬甸難民困境有解方嗎?
第818集
文字:
梁德珊
/ 攝影:
李文傑
33
司法人權
2023-09-06
羅興亞難民 漫漫逃亡路
疫情之後,人們的生活慢慢回到正軌,不過有一群人,想要重新回到原有的生活卻是困難重重。在馬來西亞,有許多從緬甸逃來的羅興亞難民,他們在馬來西亞沒辦法跟一般公民一樣,享有在當地就業、就學的權利。
因此他們只好自力救濟創辦學校,希望孩子們也能繼續求學。不過歷經疫情重創,許多羅興亞難民面臨失業困境,孩子也失學,這些流亡的羅興亞人該怎麼走下一步?
第817集
文字:
梁德珊
/ 攝影:
李文傑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