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土地環境
335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尊重物種平等,動物福利知多少?
2010-12-09
動物營養師
動物也需要營養師嗎?
大象老虎要吃什麼?
穿山甲只吃螞蟻就可以嗎?
目前全世界專業的動物園營養師一共也才二十多人, 面對來自全球各地的野生動物,每一種動物都有獨特的消化系統和飲食習慣,動物營養師們必須跨國合作,交換訊息,才能解決各種不同動物的營養需求。
第176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416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12-09
澎南摘星大作戰
靠觀光吃飯的澎湖,一場浩劫悄悄在蔚藍的海面下蔓延。
當海星部隊,吃掉了美麗的珊瑚礁。
過去澎湖潛水活動大多集中在北海地區,但這兩、三年來,潛水活動慢慢擴及到南邊的海域,眼看著觀光規模逐漸成形,澎南海域卻在今年出現嚴重危機。一種專門啃食珊瑚的海星,棘冠海星,突然大量出現,對澎南海域的珊瑚礁生態帶來嚴重威脅 …
第17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492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12-09
再造澎湖灣
不要賭場,澎湖就沒有前途嗎?
有機觀光生態島,澎湖人要走自己的路!
去年九月,澎湖舉辦公投,結果澎湖大多數民意拒絕博奕落腳澎湖。有的澎湖人相當失望,擔心澎湖沒有發展的未來。面對這樣的質疑壓力,一群反對博弈的澎湖人也因此承擔起要讓澎湖更好的使命。一年多來,他們自發性的進行各種計劃,從農業、觀光、醫療、教育四大方向下手 …
第17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20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11-25
容積狂想取
當隔壁的大樓遮擋了你的陽光,可以說「不」嗎?
容積獎勵政策,讓都市更新加速,讓大樓長高;對於想參與都市更新的的人來說,都市更新計畫有沒有吸引力,最大的關鍵就是容積獎勵,容積獎勵高,大家分到的利益就越多。
然而獎勵也不能只是地主得利,城市的進步與更新,必須讓公眾分享。因此就有了停車獎勵,開放空間獎勵等等名目,最近獎勵的名目就更多了,包括【與環境融合】、【創意建築】、【綠建築】,甚至配合花博,配合【台北好好看】政策,都可以得到容積獎勵。但是一時的獎勵刺激,可能換來永久的地景改變 …
第17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周明文
442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2010-11-11
外婆的美麗灣
蓋飯店,就要拆掉外婆的家嗎?不蓋飯店,台東人口直直少去嗎?
好山好水都來大興土木BOT,這是台灣這幾年拼觀光的思維。但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BOT已經破局,而台東杉原的美麗灣飯店BOT,現在是陷入僵局,好大一棟飯店,三年來就像一座廢墟一樣矗立在海灘上 …
第172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
黃棋爐
327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10-28
警察宿舍更新戰
一坪換一坪,加送停車位?
台北市都市更新,怎麼玩?
台北市歷時最久的都市更新案,忠孝東路的警察宿舍更新。在這個都更案裡面,不願更新的住戶,被扣上「貪婪釘子戶」的臭名,同意的住戶也因為案子一拖再拖,過了十年,耐性瀕臨極限,打算對建商提告 …
第170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周明文
345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10-20
虎尾眷村的身世
一個對歷史有狂熱的公務員,高丹樺、一個愛畫漫畫的大學生,陳小雅,她們挖出了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從日治時期到現在的前世今生。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有日本神風特攻隊的宿舍遺跡,有二二八槍戰的子彈孔,有國民黨部隊的電信地下碉堡 … 這個日治時期就開始的空軍眷村,陳小雅用自己擅長的漫畫,將建國一村的前世和今生記錄重現,陳小雅說,這本她投入感情和心血的漫畫,無價。
第16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199
土地環境
2010-10-14
後勁啟示錄
由一群後勁居民發起的反公害,在台灣環保運動史上,創下很多項第一的記錄:第一個用圍廠的方式,到中油西門,進行抗爭三年,第一個發起萬人遊行;第一個針對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舉行公民投票,還有第一個將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抗爭模式引起台灣。
廿年前,就在中油五輕動工前夕,爬中油煉油總廠燃燒塔的反五輕人士劉永鈴,今年已經五十幾歲,他要帶我們回到到當年的抗爭歷史現場,了解後勁人為什麼五輕,他們為什麼能堅持廿幾年。
第16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402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10-14
石化十字路
公共電視特別在這個時候推出石化週,由新聞部各個節目共同製作「面對石化,你需要的是說實話」系列報導, 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的石化業, 已經走到了面臨抉擇的十字路口。
對台灣來說,石化業的發展不但是經濟奇蹟的一部分,產業關聯性更是牽一髮動全身,遍及365行,許多行業。目前,台灣石化業每一年產值都在兆元以上,相關從業員人數也高達33萬人。台灣到底要不要繼續發展石化業?石化業在台灣還有沒有生存空間?石化業在台灣,功過難斷。
第16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16
土地環境
2010-09-29
來義要往哪裡去
去年八八,來義的山壁出現了祖靈哭泣的臉。傳言,還會有比八八更大的災難要來。
凡那比颱風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但沒想到屏東縣山上的來義部落,大水沖走了52戶房舍、河床繼續擴張,整個來義東部落的房屋,有一半都被淹沒在土石流中。來義怎麼辦呢?
第166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
李金龍
312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09-21
路不平 誰來管
首先要檢討的一個大問題是,都市有沒有提供友善的方便的,讓大家都喜歡來走路的空間?
人行道鋪面的紅磚破損,屢見不鮮。騎樓高高低低,不但難走,還有商家把整個騎樓封鎖起來據為己有做起生意,讓行人只能走到馬路上,和汽機車爭道。主管機關警政單位礙於小市民生計,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第165集
文字:
吳丹卉
/ 攝影:
周明文
389
土地環境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大雁起飛
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因為減少內鬨,積極合作,爭取政府建設基金,引進社區營造專家,發展出陶藝,民宿和有機農業,產業興盛的美好成果,令人驚奇與羨慕。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 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 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527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新山村與神木村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八八水災沖走了新山村許多房屋,水災過後大家考慮遷村,村民覺得政府的規劃方案不理想,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時間消耗在無謂的抗議爭吵,而是共同規劃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
14年前台灣民眾在這裡發現土石流驚人的威力, 多年來在遷村議題上沒有共識,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清除土石, 卻清不出一條讓村民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神木村的問題真的無解嗎? 我們也邀請觀眾朋友一起來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83
土地環境
2010-07-30
開放生命線
新科技能不能克服通訊不良,解決村民對外聯繫的困難?
政府發放的衛星電話操作簡單,為什麼民眾卻不敢通話?
八八風災即將滿一年,政府規畫的一套「緊急防救災通報系統」,又花了八千多萬,添購了684具衛星電話。而這套依照行政劃分,層層分配的緊急通報體系,有哪些漏洞?這套攸關民眾生命安危的救災通報系統,真的動得起來嗎?站在強制撤離第一線的通報窗口,災區的村鄰長有什麼話想說?
第157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余榮宗
351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07-22
0.25保衛戰
台北縣永和市的人均綠地,已經少於半張報紙大小?
而永和市內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又要砍掉更多的樹?
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台北市凌晨的溫度已經比45年前升高了2.5度,而為了減緩都市熱島效應,成功國宅在去年被選為試驗社區,計畫耗資2200萬進行社區改造;反觀人口密集的台北縣永和市,面對人均綠地小於半張報紙的窘況,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市公所又被民眾質疑將會砍掉更多的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樹的地方花大錢改造,有樹的綠地卻屢屢面臨砍伐危機?
第15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324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07-01
不能說的順向坡
內政部說,全台灣有18個社區位於A級危險邊坡,但卻不能公佈是哪些地區?民眾該如何得知住家的安全性呢?
國道三號的走山事件,又重新喚起政府對山坡地住宅安全檢測的重視,但內政部六月一號公布的18處A級危險社區,卻不能明講是哪些確切的地點,為什麼?而延宕12年的地質法,雖然曾在民國九十三年三讀通過,卻在重新復議後沒有下文,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第154集
文字:
范毓雯
/ 攝影:
周明文
最前
19
20
21
22
23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