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環境
-
469
2012-06-26 -
463
-
446
2012-06-08 -
238
2012-05-31楊逵,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
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
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
文學家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是他自家的事情?還是公共財?
文化部520上路了,象徵台灣邁向文化大國的企圖心。一個進步的城市,文學家的地景往往被視為一塊瑰寶。楊逵,無疑是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一生為弱勢發聲,他很多作品編成教科書、譜成詞曲,影響深遠。楊逵大半人生都在台中度過,去世後,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還被畫進「中科特區」裡的殯葬用地。一個文學家留下來的文物該怎麼保存和珍惜,到底是他自家的事?還是公共財?獨立特派員帶您到東海花園,一起想想這個問題。
第24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
345
-
368
2012-05-11農委會最近接獲大訂單,日本一口氣訂了4百公噸的白米,
在彰化裝貨櫃準備外銷,而這些米是經過嚴格檢驗,品質得到日本的認同。
今年三月,日本311周年,獨立特派員進入東北重災區採訪,看到一向重視生產履歷,以嚴格檢驗出了名的日本農產品,受到海嘯和輻射影響,大量減產,他們的糧商開始轉而向台灣採購稻米,結果彰化縣埤頭鄉的台南11號「雀屏中選」。台灣米能夠通過重重檢驗和把關,進入日本市場的確是一件大事,到底台南11號有甚麼獨到之處?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發現除了有一群種稻高手,這批米還得經過591項農藥殘留檢驗,連包裝袋都必須送到曼谷確認沒有含重金屬。一起來看埤頭之光。
第24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440
-
292
2012-04-13基隆,是最早開發的港口都市,卻受限於腹地狹小,越來越落後;
這個彷彿被遺忘的都市,到底都更的必要性在哪裡?
基隆都更又遇到什麼瓶頸呢?
就在台北市為了都更問題吵個不休,台灣還有更多地方停滯在三四十年前,更待更新。台灣頭的基隆,是最早開發的港口都市,曾經繁榮,卻受限於腹地狹小,越來越落後,基隆人很多以台北為工作和生活的核心,認同感也不夠。過去媒體所做的縣市調查中,居民滿意度敬陪末座。這個彷彿被遺忘的都市,沒有新的、整體的規劃,只會越來越凌亂和落後,不只市容難看,城市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更影響人民居住安全。獨立特派員本週要帶您去瞭解都更的必要,也探討基隆都更喊了好多年,瓶頸在哪裡?
第239集
文字:黃淑敏 / 攝影:李金龍 -
435
-
335
2012-04-06 -
359
2012-04-06 -
380
-
376
-
446
-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