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環境
-
377
2012-12-0621世紀基因改造食品當道,跨國企業獲取暴利,
印度卻有20萬小農因此自殺。
在印度北部有位傳奇女子,
誓言討回糧食自主權,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到底孰勝孰負?
十二月了,2012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今年全球因為暖化,極端氣候造成幾次大的天災。暖化,也威脅到糧食生產,人類面臨最基本的生存之戰。人類有九種基本糧食,稻米、小麥、大麥、玉米、燕麥、黑麥等,過去農業社會自給自足,但是因為人口暴增,於是有了第一次綠色革命,採大農制,做大面積單一作物的有效生產,施肥施農藥,後來還無法滿足,於是第二次綠色革命,進行基因改造工程,這下子完全用人類的智慧完全顛覆上帝的賜予,很多原生種子被消滅了,還有更多小農被打倒,獲利的是少數全球化的生技公司、貿易公司、農藥化學工廠、食物大廠,在印度有20萬小農因此自殺。
獨立特派員深入印度北部,小農最多的傳統農業區,那裡有一位原本是物理學家,卻轉而成為農業與環保鬥士的女性-席娃,帶領農民對抗跨國企業,要討回糧食自主權,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上天賜給我們的種子。
第27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490
-
429
2012-10-26湛藍的天空、清澈的海水、新鮮的空氣,
這裡是比西里岸,「三仙台」這個名詞或許你會比較熟悉!
生活在都市叢林的你感到厭倦了嗎?
比西里岸的工作假期,讓你體驗嶄新的假期型態!
美麗的東海岸有個知名景點三仙台,阿美族叫比西里岸,是以前族人養羊的地方,但很多遊客不知其所以,每年四十萬人來這裡都是走馬看花,留下垃圾卻停不下匆忙的腳步,後來也有一些人響應淨灘運動當志工撿垃圾,但都跟當地的部落沒甚麼互動;再後來,嚴長壽想教原住民開民宿,提高花東旅遊品質。不過,這些都不及當地部落民眾自覺來得重要。
他們因為財團大軍壓境,小店沒法開,只能受雇,觀光財都給外地人賺走了,這才想要找出只有部落才有的特色,他們現在結合友善的志工朋友,以時下流行的打工兼度假方式,把人帶進部落,住到mamu家,這是一種互惠生活新型態。
第2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 -
579
2012-10-18半世紀前的政策,帶走了一片片楓村的記憶。
半世紀後白雲石礦開採復工,是泰雅族人是否擋得住土石的沖刷,
他們最後的堅持。
在宜蘭和花蓮交界有個澳花村,是泰雅族村落,這裡有大理石和白雲石,很早就被開採,掏空的地基和亂堆的土石讓澳花村遍體鱗傷,二十多年前有些礦場暫停挖礦,讓土地有復原的機會。最近又有礦業公司想重新開發,遭到居民反彈,雖然或許能給當地人一些工作機會,但四十年前後,地質環境都已改變,是否還經得起再次開挖?
就像泰雅族語早先把這裡叫做『楓』,是因為有很多楓樹,但平地人來了,割取楓樹油,把樹一棵棵弄死,有一條楓溪也被大水和土石沖刷得變了樣,如今又有人要來採礦,會不會把村民最後一點生存空間都給剝奪了呢?
第26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463
2012-10-18 -
455
2012-10-11生命總在轉彎處會發現新的機會,
八八風災讓許多人曾經陷入困境,
但如今,他們早已不是災民,而是全新重生的農民。
今年的颱風季總算過去了,對公路工程人員來說卻是忙碌的開始,因為從莫拉克風災之後,連續幾年豪大雨不斷,山區道路一坍再坍,就拿南橫來說,本來要搶通的便道,卻在一個月前經跨部會會議評估,公路局束手無策,得歸零重新選線,選出來之後還要環評、興建,至少10年後才會通。沒了公路,不要說農產品,老人就醫、年輕人就業就學都很困難,怎麼辦呢?
這又回到老問題,為什麼八八災後原住民雖然搬到永久屋,卻始終想回山上?他們不回山上能做什麼?堅持原本的生活方式,害怕改變或對自己沒信心,可能是主要原因。獨立特派員長時間觀察,發現已經有人在改變,當認知到山上回不去了,未來不能只靠傳統技能過活,就只有改變生活方式和態度,重新學習,才能走出新的路,不必繼續靠災民這兩個字等著領補助。
第265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12
2012-09-27 -
505
2012-09-20廬山地區的綺麗飯店整棟倒塌在河床的驚人畫面一定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但「廬山溫泉區」似乎也伴隨著滾滾洪水,在人們的腦海中消逝,
你是否還記得,曾經是溫泉代名詞的老字號 -「廬山溫泉」。
今年颱風特別多,每次來得讓人提心吊膽,住在土石流警戒區的居民也習慣了每次都得撤離,然後又得清理家園,週而復始。頻繁的天災對地質脆弱的台灣來說,真的像是隨時會引爆的炸藥,不知道甚麼時候又來一次大災難。還記得2008年莫拉克風災時,廬山地區的綺麗飯店整棟倒塌在河床的驚人畫面嗎?
中央地質調查所提出警告,附近的母安山潛藏著大規模的崩塌危機,隨後展開了遷村的討論。但,四年過去了,母安山還在滑動,遷村卻不了了之,廬山溫泉照樣營業泡湯。它的難題就在於,廬山溫泉有太多非法業者,如果一起遷村易地重建,一起補償,總經費要40幾億,內政部認定這不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整個遷村案就此卡住,廬山在險中求生存。
第26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454
2012-09-13當機動船取代了獨木舟,
當濱海民宿取代了地下屋。
當核廢料面對著飛魚跳躍的碧藍大海,
當古老的達悟族傳說,成了真實的天秤惡夢。
上個禮拜獨立特派員帶您看了天秤颱風重創蘭嶼的災情,然而風災過後的重建卻透露出蘭嶼在傳統與現代間的矛盾與掙扎。馬總統巡視蘭嶼時提出穿西裝和丁字褲的調適方案,不過就和所有原住民族都會碰到的問題一樣,要結合傳統智慧和現代需求真的很不容易。
這次風災中,許多濱海民宿都遭到嚴重損壞,但蘭嶼人住了兩百多年的地下屋卻毫髮無傷,讓許多蘭嶼人思考,老祖先留下的文化智慧是不是該重新被重視 ,過度現代化或是漢化的生活方式真的適合向來崇尚天人合一的蘭嶼人嗎?繼續來看擺盪在天秤上的蘭嶼。
第26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458
2012-09-06您對自己的社區瞭解嗎?隨著生活形態的轉變,
我們常常連對門鄰居是誰都不曉得,更何況自己住的環境了。
您對自己的社區瞭解嗎?隨著生活形態的轉變,我們常常連對門鄰居是誰都不曉得,更何況自己住的環境了。尤其現在正熱門的都更議題,在沒有社區文化和情感的基礎下,很容易讓人只看到錢這個字,像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一帶,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家的隔壁,就有百年古蹟,還差點被拆了蓋大樓。
一百年前這裡曾經是北部重要的甘蔗產區,裡頭有糖廠,後來被廢,興建國宅,1997年因為要蓋大型療養院,居民七百人遊行抗議,反倒從此凝聚彼此的感情。居民要求保留綠地成公園,真的被政府接受了,這是第一次由民間提出的都市計畫案,打敗了政府版,非常難得,百年糖倉也核定為市定古蹟,還連著十二年每年舉辦甘蔗祭。讓我們走進糖廍社區。
第26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461
2012-09-06今年颱風特別多,蘭嶼就在這次天秤颱風的侵襲下,
前山兩個部落遭到重創,但是他們也發揮了驚人的重建力量。
今年颱風特別多,蘭嶼就在這次天秤颱風的侵襲下,前山兩個部落遭到重創,但是他們也發揮了驚人的重建力量。蘭嶼有三千人口,除了靠觀光,達悟族人都以捕魚維生,拼板船是他們的工具,從來他們都是大家一起上山砍材造船,也一起出海捕魚,互助是一種傳統,連收割芋頭,誰家有婚喪喜慶左鄰右舍都會來幫忙,因此當碰上兩百年來最大的風浪,沒受災的人都主動幫忙受災戶清理家園,包括才一天的工夫就打撈乾淨開元港被打沈的船隻,也才兩天就搬走路上的大石頭。
獨立特派員風災過後第一時間登上蘭嶼,我們看到從本島送來太多的物資,但當地人最欠缺的其實是資金: 一艘拼板船造價150萬,全島一百多條只倖存四十艘。
第260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422
-
414
2012-08-01四鄉五島遍佈256座防空設施世界密度最高,
完整的閩東聚落、最高的媽祖神像,
馬祖只有唯一,才能成為世界第一。
上個星期我們報導馬祖博弈公投過後,一連串的問題才正要開始,今天繼續帶您貼近馬祖的在地風情,認真想想,不管博弈特區五年後能不能付諸實現,馬祖以現有的資源該如何自救?觀光局從八月起,連續兩個週末推出卡蹓馬祖活動,有吹海風看海景聽音樂賞星星,以及到北海坑道划獨木舟、拜訪傳統聚落、吃特色料理等等,促銷只有馬祖才有的特色,預計今年觀光人數突破六萬人次。從世界最完整的閩東聚落、最高的馬祖石像,到世界密度最高的地下坑道、碉堡,獨立特派員帶您細數馬祖的唯一。
第25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電視類 專題新聞獎
李瓊月、羅盛達 -
442
2012-07-257月7號,馬祖以57%的同意票,通過了台灣第一個博弈公投,
當時有六成多的民意反對,
過去幾年馬祖曾經針對要不要發展觀光賭場做過民調,
今天,是什麼原因,讓馬祖人的民調有這樣的翻轉?
獨立特派員在訪問馬祖期間,贊成、反對者都說是為了下一代:過去大家靠阿兵哥過日子,最多的時候有三個師五萬人,現在只剩一個指揮部四千人,特產店阿伯說,有時候做不到半點生意。苦了一輩子的老人家,這回投贊成票,現實一點,就是希望能換4C機場,讓年輕人有頭路。但年輕一輩的,卻擔心馬祖的未來從此交給財團,變成財團治縣。此外,這場公投真的是民主公平、資源對等的嗎?行政資源有沒有介入?怎麼說,都是為了下一代,來看馬祖矛盾的三代習題。
第25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電視類 專題新聞獎
李瓊月、羅盛達 -
437
2012-07-25 -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