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
942011-04-23政府為了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以往有公費學生下鄉制度,
不過最近呢則是將一些輕微犯罪被判處輕刑的醫師投入鄉間。
執法單位和地方政府衛生局合作,開始一套新的作法,叫做志工醫師。
政府為了解決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以往有公費學生下鄉制度,不過最近則是將一些輕微犯罪被判處輕刑的醫師投入鄉間。執法單位和地方政府衛生局合作,開始一套新的作法,叫做志工醫師。這些志工醫師服務的目標是社區長照體系。犯錯發配邊疆的作法由來已久,在警界教育界都有先例,似乎是以離開都會之便來懲罰犯錯的人,並希望當事人可以好好反省,還可幫政府到那些缺乏人力而大家又不願去的偏遠地區來填補人力。
看來似乎是一舉數得的做法,但我們也必須思考,法官這樣判決,真的能夠幫助醫生們反省悔改嗎?而將犯錯的人送往偏遠地區服務,對這些居民又公平嗎?在公平正義和醫學倫理的多角關係中,要怎麼看志工醫師的角色呢。記者周傳久、鄭仲宏帶您一塊到高雄來了解。
第193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052011-04-09陸客自由行,要如何做到兩岸尊嚴對等,卻又能兼顧陸客商機呢?
台灣開放大陸居民來台觀光至今已經兩年多的時間,隨著團體陸客旅遊人數的增加,兩岸也開始討論開放自由行的時間,是不是能在今年上半年開放陸客自由行將使兩岸旅遊業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
陸客自由行被視為可以擴大經濟效益面向而備受各界期待,民間許多旅遊及交通運輸業者也都積極準備搶佔商機。然而以目前協商開放陸客自由行的人數一天五百人計算,要達到所謂雨露均霑的經濟效益,可能需要醞釀一段時間。再加上防止自由行旅客逾期居留的保證制度一直無法達成共識,要如何做到兩岸尊嚴對等,卻又能兼顧陸客商機呢?來看記者陳廷宇賴秉寰的報導。
第19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502011-04-08台灣氣候土壤水文變化,人要適應生存,糧食作物也是一樣。
為了台灣不論環境如何變化,大家還有飯吃,政府有個特別冰箱儲備種子....
地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農業首當其衝,過去一年,全球糧食主要生產國家,有的因為受到洪水的侵襲,或因為氣候異常導致糧食短收,有的因而出現糧食危機,所以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尋找、培養、並保存可以應付極端氣候的作物種原跟種子。
保存種子,需要有適當的環境,目前世界各國的做法是成立「種子庫」,把可以對抗不同環境、土壤、氣候的種子保存起來,而台灣也一樣,在中部的「農業試驗所」,也成立了一個國家級的作物種原中心,以短、中、長期的方式,培養、保存種子。
然而這些種子的保存,對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耕地面積一直在減少中的台灣,是否能應付未來更惡劣的天候,更大的糧食危機挑戰呢?來看獨立特派員李瓊月李金龍的報導
第19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47
-
124
-
127
-
1422011-02-17進一趟隧道要像汙染實驗室一樣痛苦,這是南部民眾通過高雄美濃月光山隧道的感受。
設計問題、通風器材、預算、行政體制......我們好多理由可以讓累積八年痛苦無法解決,這是我們要期待的政府嗎?
台灣因為地形的關係,山特別多,因此不管你是搭乘火車或開車,都有機會碰到大大小小的隧道。位於高雄市美濃區跟杉林區之間,有一座長達1670公尺的月光山隧道,從2002年通車以來,一直有民眾反映排煙不佳,讓原本應該氣定神閒的郊外之旅,反倒飽受空氣汙染之苦。
更糟的是,八八風災後,許多前往甲仙、六龜災區疏濬的砂石車、卡車,都轉由月光山隧道經過,更惡化隧道裡面的空氣,甚至到達民眾難以忍受的程度。
月光山隧道造成的困擾歷經八年難以解決,到底是甚麼原因?難道真的都沒有改善的方法,民眾得繼續這樣痛苦度日嗎?
第18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59
-
132
-
127
-
115
-
116
-
122
-
115
-
118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