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2162020-06-03軟實力也得有良好的環境空間來培育滋養。政府2002年正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2007年起,台灣菸酒公司繳回的舊酒廠土地陸續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有台北、台中、嘉義、台南、花蓮等五大據點,這五大園區,分別在不同的縣市,也因為地方屬性而有不同定位。
文創應該是門好生意,不過文創園區的商業經營挑戰重重。文化部的五大文創園區,花蓮園區去年與經營廠商終止契約、收回自管、進行轉型。台南文創園區,起初經營遇到瓶頸,去年底團隊調整後漸入佳境,才有盈餘。最「年輕」的嘉義文創園區被文化部定位為傳統藝術創新園區,每月需三百萬元營運金,至今收支無法打平。只有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屬公辦公營無虧損問題。
五大文創園區中,台北的華山文化園區最為引人注目,雖然餐廳、商店太多、藝文性不足屢遭批評,不過華山文創也足足花了六年才達到損益兩平。究竟文化創意園區該是什麼樣貌?要如何兼顧創意與營運管理,才不致陷入生存的兩難呢?
第64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 -
230
-
175
-
188
-
365
-
232
-
177
-
2382020-02-26
-
235
-
223
-
193
-
1902019-10-30台灣民主化過程,有不少第一線的紀錄者,但很少人像「小邱」邱萬興這樣,從黨外時期,就有全方位的參與記錄。
小邱,一個喜歡用相機記錄故事的人,他說影像就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邱萬興開始拿起相機記錄時,正是台灣街頭運動最狂飆的年代。從參與黨外雜誌到突破黨禁、二二八平反運動、五二○農運、野百合學運、國會全面改選、廢除刑法一百條、黑名單抗爭、總統直選、救援雛妓、反核等社會運動,幾乎無役不與。
除了用鏡頭留下歷史,小邱也拿出學生時代的各種看家本領,在好幾個重大運動議題,所有需要的布條、傳單、道具等等,樣樣自己來。
因為參與反對運動,早期邱萬興曾經被情治單位電話騷擾,也常常搬家躲避跟監,但是這些動作與困擾,無法讓他卻步。當年野百合運動時,他帶著兩歲的女兒一起參加,如今女兒已經為人母了,而他還在第一線記錄。
第62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 -
223
-
170
-
196
-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