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2312010-01-09她的美術課離經叛道 、她的畫布上 金門王是永遠的男主角、茶孃以聖母的姿態走進教堂。她是劉秀美 ──天生反骨,還沒有自畫像。
最近有藝術家推廣「泡美術館」的活動,希望告訴大家,走進美術館,就像泡咖啡店一樣稀鬆平常。其實在台灣,早就有這麼一位畫家,二十年來,一直在推廣國民美術。 在劉秀美的課堂上,甚麼都可以成為繪畫的主題。
您可能很難想像吧:從日常生活的衛生棉,到抽象概念的血拚、購物,對這些事物的想法,在她那不像課堂的課堂上,經過婆婆媽媽對話討論之後,都可以透過豐富的想像力詮釋成精彩絕倫的畫作。 這位非學院出身的畫家,還有些反骨。她為了悼念被迫歇業的淡水夜梅花茶室,故意在畫作上,將茶孃畫進了教堂,形成強烈的對比。她說自己是社會運動型的畫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畫,和她的世界。
第131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2372010-01-02肚皮舞?瘦身舞?埃及東方舞蹈?到法國學人類學十二年的蔡適任,如何變成一位舞者?又為何把那截肚皮藏起來?透過自信的肢體舞動,她想說些什麼?
做任何事情要能夠有熱情,恐怕有時候是需要帶點準備豁出去的傻勁。 譬如說這位東方舞者蔡適任,一開始立志成為人類學家,留學法國十二年帶回來一個博士學位,卻願意投身中東舞蹈教學。 不過她教的有點不一樣:別人跳這種舞,要穿得華麗、露一截肚皮。但她偏把肚皮藏在衣服裡,甚至還嘗試用台語歌來伴奏,照樣舞得自信而性感! 別人都說這是肚皮舞,她很堅持說,這是"埃及東方舞"。她要讓這個舞蹈不再被誤認為是低俗的情慾表演,也要帶動台灣女人敢於擺動姿態。 一起來看蔡適任跳舞吧!
第130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余榮宗 -
539
-
286
-
309
-
3172009-11-06台北縣淡水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物產 ,從清法戰爭、重建街和魚丸認識淡水。
台北縣的淡水是一個以觀光聞名的小港口。這裡不但有淡水河、觀音山,也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物產。在清朝統治時期,淡水叫做滬尾,是一個重要的漁港和通商口岸。當地人有句諺語說:六月鯊,狗不拖,用來形容當地漁獲過剩的情況。
現在我們所吃的淡水魚丸,就是從當年開始流傳的古早味。不過滬尾港的商業和軍事價值,也一直受到當年各個海權強國的覬覦。在125年前,在這裡發生了清法戰爭,淡水人和當年的統治者,清國軍隊,合力打贏了其中的滬尾戰役。直到今天,淡水人還用戲劇來紀念這段歷史。一起來看淡水在地劇團金枝演社,如何重現這段西仔反的傳說。
第12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
4112009-10-22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人多牽涉的資源分配、照顧品質和老年生涯發展議題,都逐漸浮現檯面。
挪威心 • 台灣情:畢嘉士醫師的故事下個月的二十三號是家庭照顧者日。我們將從這週開始,接連一個月為您報導相關專題。與老人相關的政策,包括大溫暖、十年長照、年金,還有長照保險等等,能不能把這個快速老化社會的生活品質帶入更高境界,是大家都應該關注的課題。和台灣一樣是高齡社會的北歐國家挪威,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因應日益沈的人口老化現象。
其實人口老化未必都是社會發展的負數,也可以創造許多豐富有去的生活驚奇。獨立特派員的資深記者周傳久、鄭仲宏實地到挪威,觀察挪威因應高齡社會的同時,如何維持人的價值與尊嚴。本周首先要透過一位在台灣服務數十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的故事,看看他為台灣的老人照顧和人性尊嚴的提升,可以帶來什麼啟示。
第12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53
-
3162009-10-09建築師謝英俊進入災區,提倡自力造屋和受災的村民一起蓋房子。
十年前九二一地震的時候,南投日月潭受到重創,建築師謝英俊進入災區,提倡自力造屋,他把所有建築技術的工法簡化,教災民自己動手蓋房子。十年來,有許多部落,透過自力造屋完成遷村的工作,同樣的模式,也跨海來到中國的四川,讓汶川大地震的災民受惠。
八八水災之後,當政府還在猶豫要蓋「組合屋」或是「永久屋」的時候,謝英俊又進入台東太麻里,和受災的村民一起蓋房子。謝英俊得過許多大型建築的獎項,不過現在,他覺得讓更多弱勢的人也能住得起房子,才是最重要的事。請和我們一起來看這位現代的有巢氏,如何實踐自力造屋的方法和理念
第11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509
-
351
-
465
-
3942009-09-28921 十年了 救災演習真的有確實實行嗎?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台灣人民還來不及完全從88 水災的陰影當中走出來,又要開始去回憶、並且反省十年前,921 大地震為我們帶來的傷痛。有人說,像921 這種毀滅性的災難,人類還沒有足夠的預警知識,根本來不及防範;但是也有人認為,平時多練習、多準備,民眾在災難來臨的那一瞬間,就有更高的機會,做出正確的逃生判斷。
同樣都在地震帶,日本每年九月一號防災日都舉行大規模的防災演習,今年參加的人數是八十萬人。而美國加州去年十一月十三日的地震演習,有五百萬人參加。但是這 十年來,台灣人民有認真的參加救災演習嗎?如果現在發生地震,您知道逃生的路線在哪裡?而政府可以確保救災體系即時啟動嗎?
第0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