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1112009-11-06台北縣淡水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物產 ,從清法戰爭、重建街和魚丸認識淡水。
台北縣的淡水是一個以觀光聞名的小港口。這裡不但有淡水河、觀音山,也有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物產。在清朝統治時期,淡水叫做滬尾,是一個重要的漁港和通商口岸。當地人有句諺語說:六月鯊,狗不拖,用來形容當地漁獲過剩的情況。
現在我們所吃的淡水魚丸,就是從當年開始流傳的古早味。不過滬尾港的商業和軍事價值,也一直受到當年各個海權強國的覬覦。在125年前,在這裡發生了清法戰爭,淡水人和當年的統治者,清國軍隊,合力打贏了其中的滬尾戰役。直到今天,淡水人還用戲劇來紀念這段歷史。一起來看淡水在地劇團金枝演社,如何重現這段西仔反的傳說。
第122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
1652009-10-22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人多牽涉的資源分配、照顧品質和老年生涯發展議題,都逐漸浮現檯面。
挪威心 • 台灣情:畢嘉士醫師的故事下個月的二十三號是家庭照顧者日。我們將從這週開始,接連一個月為您報導相關專題。與老人相關的政策,包括大溫暖、十年長照、年金,還有長照保險等等,能不能把這個快速老化社會的生活品質帶入更高境界,是大家都應該關注的課題。和台灣一樣是高齡社會的北歐國家挪威,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因應日益沈的人口老化現象。
其實人口老化未必都是社會發展的負數,也可以創造許多豐富有去的生活驚奇。獨立特派員的資深記者周傳久、鄭仲宏實地到挪威,觀察挪威因應高齡社會的同時,如何維持人的價值與尊嚴。本周首先要透過一位在台灣服務數十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的故事,看看他為台灣的老人照顧和人性尊嚴的提升,可以帶來什麼啟示。
第12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91
-
1172009-10-09建築師謝英俊進入災區,提倡自力造屋和受災的村民一起蓋房子。
十年前九二一地震的時候,南投日月潭受到重創,建築師謝英俊進入災區,提倡自力造屋,他把所有建築技術的工法簡化,教災民自己動手蓋房子。十年來,有許多部落,透過自力造屋完成遷村的工作,同樣的模式,也跨海來到中國的四川,讓汶川大地震的災民受惠。
八八水災之後,當政府還在猶豫要蓋「組合屋」或是「永久屋」的時候,謝英俊又進入台東太麻里,和受災的村民一起蓋房子。謝英俊得過許多大型建築的獎項,不過現在,他覺得讓更多弱勢的人也能住得起房子,才是最重要的事。請和我們一起來看這位現代的有巢氏,如何實踐自力造屋的方法和理念
第11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188
-
134
-
129
-
1152009-09-28921 十年了 救災演習真的有確實實行嗎?過去一個多月以來,台灣人民還來不及完全從88 水災的陰影當中走出來,又要開始去回憶、並且反省十年前,921 大地震為我們帶來的傷痛。有人說,像921 這種毀滅性的災難,人類還沒有足夠的預警知識,根本來不及防範;但是也有人認為,平時多練習、多準備,民眾在災難來臨的那一瞬間,就有更高的機會,做出正確的逃生判斷。
同樣都在地震帶,日本每年九月一號防災日都舉行大規模的防災演習,今年參加的人數是八十萬人。而美國加州去年十一月十三日的地震演習,有五百萬人參加。但是這 十年來,台灣人民有認真的參加救災演習嗎?如果現在發生地震,您知道逃生的路線在哪裡?而政府可以確保救災體系即時啟動嗎?
第0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賴秉寰 -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