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首頁
主題分類
人文
人文
73
藝術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4-17
廢五金的再生藝術
對很多人來說,被淘汰的冷媒管、淨水器、燈罩,或者是壞掉的汽機車零件,都是沒有用的廢棄物。不過對有些人來說,這些廢五金卻是創作的珍寶,用巧手將它們雕塑成無價的藝術品,讓廢棄物重生。獨立特派員帶大家來看兩位素人再生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第84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30
人物故事
攝影:袁宏書
2020-06-10
拾荒人・小人物・趙文正
自稱是拾荒小人物的趙文正,今年已經78歲,剛從鐵工廠半日清潔工的工作上退休,他捐了四百多萬,認養了海內外五十位貧困孩童,只希望他們能安心受教育,長大後可以脫貧。
趙文正是佃農之子,從小因為家貧繳不起學費,吃盡苦頭,也因此下定決心,等他日後有能力要竭盡心力幫助和他童年有類似經驗的孩子。而他真的做到了,一直到現在,他仍退而不休,持續做著資源回收。
今年他更一口氣認養了惠明盲校九位孩子,給惠明送暖。獨立特派員記者問他在認養這條路上還打算做多久,趙文正靦腆地說:「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等到有一天真的做不動再想辦法。」
第65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袁宏書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