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首頁
主題分類
人文
人文
83
教育
文字:尹雯慧
攝影:羅盛達
2024-11-06
店家裡的藝穗節
你有想過,在旅社房間裡,也能看戲劇表演嗎?今年十月,苗栗舉辦了第四屆店仔藝穗節,連續三個週末,六檔演出輪番上陣。演出地點不在正式場館,而是與在地店家合作,有咖啡館、旅社,甚至是古蹟空間,近距離的演出形式,是苗栗少有的嘗試。
不過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觀察,這次活動很可惜,跟在地居民互動非常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的藝術節百花齊放,這樣的活動形式如何跟在地連結?又有何侷限?
第876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羅盛達
58
教育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2-28
南華社區的馬匹陪伴
如果走在自家社區裡,不時可以看見馬兒出現在各個角落,會不會感到驚喜呢?這個景象可是花蓮縣吉安鄉南華社區居民的日常。
南華社區是個高齡化的社區,特別的是他們有一座馬場,專門做早療課程。馬兒在社區裡面也有任務。長輩們可以藉著騎馬、餵馬做長照,孩子們也可以到馬場學一技之長,成為位處偏鄉的社區,重要的資源。而居民習慣了馬兒,成為他們的生活夥伴。馬兒也喜歡在社區走動,為社區打造地方創生的觀光亮點。
第841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35
人物故事
文字:李婕綾
2020-08-26
銀髮人的地方再生
107年12月,國發會借鏡日本經驗,啟動台灣版的地方創生戰略,將108年定為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同時列出台灣134個有滅村危機的鄉鎮區優先推動地方創生,其中高雄市的旗山區就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積極進行社區營造的旗山區,在人口老化及外移的難題下,決定先從地方再生做起,而執行的主力就是地方上的長輩。他們努力創造服務與商品,希望為地方帶來亮點,一起和獨立特派員來看看他們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第661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許中熹
27
人物故事
2020-06-10
文創陪伴師
台灣受到少子化、高齡化、城鄉差距等影響,許多地方城鎮面臨消失危機。因此政府大力推動地方創生,希望藉此讓過去曾經繁榮的區域,重新活絡起來。目前台灣在做地方創生的區域多達一百多個,但常面臨規劃與執行的距離很遠,效果不如預期。
位於桃園市的博愛特區,是桃園市最早發展的商業街區,曾被稱做是桃園的西門町,三十多年前開始日益凋零。幾年前,一群有志之士著手改造計畫,但他們發現改造之路,只想硬體,沒有顧到軟性層面,商圈老闆根本無法同心。因此設立了文創陪伴師,藉由諮詢輔導與陪伴成長,商圈才慢慢恢復生機。
第650集
文字:
林佳慧
/ 攝影:
許中熹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