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教育
51
教育
2024-11-13
實驗教育三法 上路十年
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上路,體制外教育得以合法跳脫課綱,或實施特定理念、實驗創新教育。各地的實驗教育團體、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實驗教育的學生,也從2千多人,增加到將近2.6萬人,成長了11倍。10年來,學生和家長多了哪些學習選擇?教育現場有了什麼樣的創新與突破?
第877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劉建邦
47
教育
2024-11-13
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
實驗教育已經為孩子和家長,開啟另一條學習之路。但目前台灣體制外學校最多到高中為止,高中畢業後,有的家庭會選擇將孩子往國外送;但留在台灣的實驗教育學生,通常不熟悉紙筆測驗與傳統考試,如何升大學就是個難題。
實驗教育養大的孩子,跟體制內的孩子有什麼不同?由體制外進入體制內,面臨哪些困難?透過四位實驗教育學生的經驗,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第877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劉建邦
34
教育
攝影:黃政淵
2018-02-26
自學的自由
「自學」這個議題最近非常火紅,回顧台灣最早的實驗教育,是從個人自學開始。1997年台北市率先召開公聽會,允許四個小學生在家自學。現任數位政委唐鳳當時就以自學生身分現身說法,催生相關法令立法。
過去狹義的自學是「在家上學」,家長就是校長,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發生在特殊生或是資優生的個案居多。但是年輕一代的家長,不再以學業成就為導向,轉而強調自學是自己學,自動自發學,接受學校教育之外的「自主學習」。這一代父母強調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但他們發現申請自學,並不是全然自由開放的多元選擇,相對的,反而有許多框架與限制及要求,需要突破。
第534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