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
全部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藝術
69
藝術
文字:尹雯慧
2024-10-02
讓島嶼說話 文化發聲
馬祖依靠漁業維生,有「一村一澳」的說法,聚落依傍著澳口發展。1956年到1992年間,實施戰地政務,馬祖漁民出海捕魚或是到海邊撿拾螺貝,開始受到重重限制。
軍方在海岸線多處設置雷區,也為當地居民帶來危險與不便,對老一輩的馬祖人而言,這些都是不能言說的記憶。雖然近年來,馬祖漁業逐漸式微,但海洋文化也是馬祖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
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到馬祖觀察「戰地文化再生」如何說出在地的故事。
第871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劉建邦
60
藝術
文字:尹雯慧
2024-09-25
讓島嶼說話 戰地轉身
疫情期間,國境阻絕,台灣離島成為國人偽出國旅行的首選,馬祖就是其中之一。其實這個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也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
馬祖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
第870集
文字:
尹雯慧
/ 攝影:
劉建邦
66
藝術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4-04-03
公共藝術,有事嗎?
台灣公共藝術政策推行了25年,斥資近百億。花了這麼多錢,各界的批評也不少,例如製造一些公共垃圾、造成視覺汙染等。尤其去年,文化部遭監察院提案糾正,台灣公共藝術產業鏈遭少數代辦單位壟斷、機關只為辦理而辦理、經費龐大過於浪費等問題。而這些問題衍生出不少弊端。
文化部於是召集相關產業人士協商解決辦法,同時公布了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草案,修正的條文超過三分之二,是歷年最大幅度修法。其中提出簡化流程、刪除代辦等字眼,正名專案管理廠商等的十大改革方向。到底台灣的公共藝術政策怎麼了?接下來如何改善?
第84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37
藝術
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0-05-13
疫情‧藝情‧等待天明
武漢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除了觀光、餐飲等服務業受創嚴重,表演藝術產業也幾乎停擺。因為擔憂群聚問題,許多表演幾乎通通取消,業界說,這是比921甚至比SARS還嚴重的考驗。目前表演藝術產業的狀況如何?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下,他們又必須採取哪些自救措施?一起看看表演藝術界如何面對疫情的考驗。
第64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