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鐵 宜蘭人的抉擇?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AdminAdmin | 2025-06-11
北宜高鐵從台北到宜蘭,行車大約20分鐘,工程費用可能高達4000億元。對這個超重量級的建設,宜蘭人期待嗎?其實,他們有不同的看法。贊成的人,希望抓住這個家鄉發展的機會;反對的人,則擔心家鄉的純樸和農地被建設犧牲。<br /> <br /> 而北宜高鐵在宜蘭只有一站,轉乘到其他鄉鎮的規劃如何?還有居民對農地破損、區域發展不均、縣內交通壅塞等種種疑慮,都接踵而來。到底宜蘭人的選擇是什麼?全國軌道系統政策,又如何兼顧地方居民需求?<br /> <br /> <q>第906集</q><br /> 文字<a href="/about/NQ">萬真彣</a>&nbsp; 攝影<a href="/about/MTc">黃政淵</a>

宜蘭人要高鐵嗎?在地發展與家園改變的兩難選擇

結論先講

興建連接台北至宜蘭的北宜高鐵,預估經費高達4000億元。面對這項規模龐大的建設案,宜蘭人心中既有期待也有擔憂。支持者期盼高鐵帶來地方產業與就業機會,改變長年邊緣化的處境;反對者則擔心家園的純樸景致與農地資源將因此遭受破壞。若高鐵興建,區域內部的發展模式與生活節奏勢必受到影響,如何在國家軌道系統政策與地方居民需求間取得平衡,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

經濟效益:產業想像與現實差距

對於北宜高鐵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鐵道局的評估引發外界熱議。公民幫推協會彙整北宜高鐵環評表發現,其中有55%效益來自產業外溢效果、21%來自土地利用效益,交通改善效益僅佔約2成。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發言人劉仲書認為,既然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交通效益,為何最終將交通效益權重壓低,反而主要比較經濟效益和土地價值提升。

北宜高鐵效益分析表,產業外溢與土地利用效益超過七成。(圖/獨立特派員)

 

對於產業發展前景,各界看法分歧。宜蘭縣餐飲業者郭秉翰擔心,高鐵讓遊客變成當天來回,可能衝擊旅宿和餐飲業。不過宜蘭縣民宿業者廖學毅則持樂觀態度,認為中南部客人會多住一兩個晚上,表示對高鐵建設的高度支持。

鐵道局局長楊正君指出,未來將有約三分之一從桃園、新竹、台中及以南的車站前來,旅客抵達宜蘭站後,還能轉乘台鐵前往花蓮與台東,顯示高鐵有助於國土整體鐵路路網的建構。

 

土地衝擊:環境影響與發展期待並存

除了經濟效益的爭議,北宜高鐵對環境的影響也引發諸多憂慮。北宜高鐵高架橋將穿過農田深入聚落。宜蘭縣農民田菁表示,宜蘭沒有人工水庫,全部是天然的埤塘與湧泉蓄積而成的水源,高鐵路線經過恐將截斷原有的水路系統。頭城鎮農會總幹事吳立民也擔憂,高鐵軌道對農地的切割及可能發生的土地限建,將導致頭城農業沒落。鐵道局局長楊正君對此回應,高鐵規劃時會盡量避開水路,並表示綜觀西部走廊發展過程,未有限建的案例。

北宜高鐵進入宜蘭縣後,依序穿越頭城鎮、礁溪鄉、壯圍鄉,並在宜蘭市設置唯一的站點。(圖/獨立特派員)

 

而在產業單一的壯圍鄉,許多居民則寄望高鐵能帶動地方發展。即便高鐵廠房興建會使既有農地被切割為畸零地,但壯圍鄉民代表潘文益期許能擴大土地徵收,將廠房附近劃為特區,同步改善地方經濟。鄉民代表會副主席吳旺水也期盼高鐵能吸引廠商前來宜蘭投資,讓子女無需前往台北工作,改善「好山好水卻沒有好薪水」的困境。

此外,高鐵議題也已帶動房地產市場。中信房屋研展室統計顯示,2024年上半年宜蘭預售屋交易量達1220件,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超過四成;預售屋平均成交單價從三年前的每坪22.8萬元,飆升至每坪28.6萬元,漲幅高達25%。高鐵宜蘭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質疑,高鐵建設的土地增值或炒地皮的產值,獲利者僅是建商與少部分地主,不應視為整個公共建設的產值。

 

地方規劃:轉乘成本與區域失衡

高鐵宜蘭站預定設於縣政中心南側,與台鐵新站共構。高鐵延伸宜蘭監督聯盟劉仲書指出,宜蘭觀光景點分布零散,公共運輸系統無法有效串聯,通勤與旅客多仰賴自駕或接駁接送,改善交通的初衷效益有限。聯盟發言人康芳銘補充,鐵道局預估宜蘭高鐵站假日將湧入20.5萬旅次,幾近縣內人口總數的一半,人車過度集中於高鐵周圍將衍生更多問題。

此外,只有宜蘭市設站的規劃也被批評恐將造成區域發展失衡。林旺根提醒,若高鐵發展集中於特區,恐削弱原本南北向鄉鎮均衡發展的政策目標,須進一步審慎思考長期區域發展方向。

 

決策程序:資訊透明度與民眾參與度

面對各方不同聲音與訴求,關於高鐵計畫的公共參與程序也引發批評。監督聯盟召集人康芳銘指出,目前資訊不透明,缺乏讓民眾有效參與決策的機制。他認為,地方居民應有充分資訊與平台進行討論與反思,而非僅由官方單方面主導。雖然鐵道局曾在宜蘭舉辦公聽會與縣議會簡報,但過程被認為過於草率、溝通不足。鐵道局則承諾將改以說明會形式,持續與地方溝通。

鐵道局否決民眾加開公聽會的訴求,僅表示將以說明會形式持續與地方溝通。(圖/獨立特派員)


面對巨額預算與地方發展兩難,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秘書長黃柏森質疑,高鐵經費高達3000億至4000億元,在高鐵興建後,是否還有餘力改善宜蘭在地接駁系統?前交通部長賀陳旦也表示,若改採成本較低的直鐵計畫,剩餘預算可支援其他地方建設,例如提供更多公車、建構學習與照顧空間,發揮更大社會效益。

 

理性對話尋求雙贏出路

2024年適逢台鐵宜蘭線全線通車百年,象徵地方交通發展的重要節點。宜蘭縣政府前建設局局長林旺根指出,北宜高鐵或直鐵,都是繼北宜高速公路之後的重大夢想,未來如何選擇,將影響宜蘭未來百年的發展方向。

在北宜高鐵議題中,需要透明的資訊和更充分的對話辯證,才能找出兼顧地方發展,與加強全國軌道系統的雙贏之路。
 

HD 觀看人數x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