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之外,更清晰的移工面貌!
-
-
新策科技 | 2017-03-27人物故事系列報導:在勞動之外,更清晰的移工面貌!
移人的夢田
這群平均年齡接近三十歲的編輯團隊,之所以不願意放棄,是有感於台灣還有40萬的新住民,跟60萬的東南亞移工,尚未獲得真正的平權與尊重。而所謂「移人」是指「移動的人」,代表移工、新移民族群。英文名字叫「Migrants’Park」,也就是移人的園地。
為了減少營運成本,團隊暫時不支薪,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室,要延續他們的夢想,還得靠接案子來維持開銷。不過也就在《移人》創刊兩個月後,世新大學傳播學院嘗試轉型為社會企業的新《四方報》,也如期上線。但是為何新住民、移工,還是獨鐘《移人》呢?請看以下的報導。
第46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618 -
SystemAdmin | 2009-12-24教育系列報導:在勞動之外,更清晰的移工面貌!文字:張筱瑩
看見南國的聲音:越南四方報
外籍的勞工除了不能休假之外,接收資訊其實也很不方便。台灣的媒體也許很發達,不論電視或者報章雜誌,在我們的身邊總是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訊。
不過對於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五、六十萬新移民配偶和移工來說,卻多半沒辦法接觸到自己的母語和文字。三年前,有一位台灣的青年,張正,突發奇想辦了一份越南文的報紙,希望讓越南來的新移民或者移工們,可以用自己最熟悉的語文來閱讀。去年,他又出了泰文報。雖然一直面臨虧損,可是他說,只要看到需要的人拿到報紙的那份喜悅,再苦,他也願意盡力撐下去。
第12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余榮宗x 533